湖南省汉寿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创新实践
——湖南省汉寿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创新实践
作为中部农业大县,如何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实现新突破,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和工作的难点。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新农村建设全局,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主动性,积极创新模式机制,努力探索途径方法,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汉寿县特点、具有汉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1.坚持村企共建,创新“区区互动”建设模式
为培育看得见、问得着、学得着、推广得上的示范典型,我们按照“村企共建、区区互动”的思路,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与示范区“村企共存”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村企共建”新模式,初步建成了具有“产业园区新农村”特色的太子庙示范区,在农民更富、企业更强、村庄更美、关系更融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创新了三个机制。
一是从“村企合作”入手,创新“以减促增”富民机制。努力寻找农民致富愿望与企业帮扶致富的结合点,坚持把农民工工厂化工作作为“村企共建”的突破口,充分依托企业力量,想方设法转移农民,最终实现“减农富农”的目标。在转移渠道上,一是订单培训转移。新村办、劳动局、村委会与企业按照“一村一书”“一请一训”“一训一转移”的要求,联合举办电工、焊工、电子技术等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1236人,其中552人顺利转移到企业就业。二是牵线搭桥招工转移。辖区内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推荐或招工。 各级政府积极搭建农企见面平台,举办“减农富农——关注农村、关爱农民”专题招聘会,40家用人单位当场与620名劳动力签订就业合同,其中示范区5个村的劳动力230人。三是学徒转岗。企业安排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对村里推荐的劳动力进行免费实习,实习期满后,经技能考核合格,既可留厂工作,也可由企业推荐转岗。三年来,示范区共有518人到企业学徒,其中留厂工作246人。 截至目前,示范区6068名劳动力已成功转移4456人,其中1550人到当地企业就业或经当地企业推荐转移,月收入均在1000多元。
二是推进“村企联动”,创新“牵头带建”帮扶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17家企业与5个示范村进行对口帮扶,实施精准帮扶。在帮扶重点和方式上,一是实行规划引领。企业帮扶联络员、企业主要负责人积极参与村庄规划讨论,对村内水、电、路、渠、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村庄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前瞻性。二是实行结对帮扶。辖区内企业采取赞助、捐赠、投入等多种方式,帮助硬化村内道路、疏通硬化沟渠、新建沼气池和文化娱乐设施,帮助改水改厕,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企业出资、群众出土地、出人力,开展联合开发经营,创办了一批村办企业,建设了一批示范基地,新建了一批商业店面,显著提升了结对村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实行全员帮扶。辖区内企业以“体验生活”、“民企共建”等形式,组织3000余名职工参与路基平整、“三清”整治、绿化造林等活动,同时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结对扶贫、教育帮扶,近3年来向特困户、贫困学生捐赠现金和物资100余万元。
三是大力抓好“村企联动”,创新“和谐促共赢”互动机制。一是强化“共赢”理念。对农户,要着力帮助农户树立“厂兴村兴”理念,引导农户自觉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对企业,要着力帮助农户树立“村强企兴”理念,引导农户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自觉维护群众利益。二是倡导文明新风。支持村企双方开展联谊、竞赛、研讨等活动,积极营造“村企争做文明人,共建和谐新农村”的氛围。目前,已有以村民为主、企业职工参与的腰鼓队、篮球队、铜管乐队等群众文体队12支,队员200余人。 在企业的支持下,各示范村都建起了文化宣传栏、农家书屋、体育休闲场所等。三是共建良好环境。成立了由村企双方领导共同参加的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共建领导小组,建立了村企联合巡护制度和联防队,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突发事件明显减少。在周边群众的支持下,企业的效益也不断上升,2008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税收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102%和60%。
2.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特色驱动”建设模式
立足“中国龟鳖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珍珠之乡”四大特色之乡的品牌优势,按照“特色产业、宜居乡村”推进思路,积极探索“高效产业富农”新路子,开创了“新产业、新乡村”良好局面。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主要创新了三种模式。
(一)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实施“大户”发展。三年来,新培育引进养殖大户319户,新拓展特色产业基地19万余亩。南湖示范区建成龟鳖基地2000亩、黑杨基地1000亩、珍珠基地2000亩、水禽基地5万只、脆枣基地300亩、乡村旅游基地2个,初步建成了具有“特产镇”示范特色的示范区。特别是小南湖村今年引进养殖大户8户,投资3000余万元,发展优质龟鳖苗基地700亩,形成了2000亩连片龟鳖基地。二是实施“龙头”发展。 三年来,新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特色农产品品牌11个,形成了杨树加工、苎麻加工、珍珠加工、果蔬加工、水产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集群。三是实施“园区化”发展。三年来,全县新增高效产业基地3万余亩,新建示范园区13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1个,珍珠加工“一条街”、竹木加工“一条街”、苎麻加工“一条街”等产业园区逐渐成为亮点。
(二)创新“文明社区”建设模式。一是打造“两型”社区。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最大限度节约用地,连片规划,建设新型“农民公寓”,引导农民“进镇落楼”,吸引更多农民进镇,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二是推进“两会”管理。按照“一项目一主任”、“一业一协会”要求,全县成立各类新农村建设理事会550余个,参加人员5000余人;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50余个,带动农民5万余人。 “两会”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创造意识、创业热情和创新主动性,解决了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弱化、农村社会管理缺位的问题。三是开展“两村”建设。在建设规划上,倡导规划“生态新村”、建设“文明新村”;注重保留“原生态”,建设“宜居家园”;既有新楼房,又有老木屋;既有高围墙,又有篱笆墙;既有“新村”,又有“农家乐”。注重基础设施、乡村书屋、休闲广场、宣传文化墙、农民文体队等乡村文明建设的“三清三改”和长效管理,解决了“两手抓,两手都不牢”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金盆岭社区严格按照村庄改造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76户村民搬进了风格相似、间距合理的农家乐,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农民生活和谐。
(三)创新“宜居村”整治模式。在村庄整治中,我们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不搞华而不实的亮点,而是充分尊重群众的主动性,从探索整治模式和机制入手,因势利导,创特色。一是创新“三清三改”等农户环境整治模式。在组织开展清扫垃圾、清淤污泥、清扫路障、改水改厕改厨房等环境整治行动中,逐步探索并不断完善一套整治模式。 如社区建设的“八个一”(一块牌匾、一条环路、一道宣传墙、一个娱乐队、一个休闲场、一张平面图、一个民主议事会、一个高效农业区)、农户室外环境整治的“十个必须”(刷墙、刷门窗、围菜园、圈养畜禽、清扫水沟、除草、整理杂物、绿化庭院、门楣挂匾额、硬化进户道路台阶和屋檐)和“三有六必须”(干净水、卫生厕所、沼气灶;人畜要分开、炉灶要卫生、床铺要整齐、有线电视要开通、家具要摆放整齐、卫生要干净)等,都是由群众自己逐步总结推广的。二是创新“以路养路”等公益设施管理养护模式。 如在公路通道完善上,采取“以林养路”“以林养渠”模式筹集养护资金;在集镇社区建设上,采取“集镇土地”“新房入镇”方式完善配套设施;在安全饮水工程上,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工程管理维护难题。三是创新“挂牌挂牌”等集镇管理模式。在集镇社区管理上,采取“分段组团、标记户、责任到人、奖惩到位”等措施,完善长效管理维护机制;在长效环卫保洁上,采取“入户收集、村收、乡镇运输、集中填埋”等方式建立垃圾处理机制。 如周文庙乡陈郡地集镇采取以集镇土地换取资金的方式,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立长效机制,吸引120余户农民在此落户,逐步做大集镇规模。
三、坚持联动,创新“村村联动”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为形成合力,我们按照“连片示范、镇村共治、普惠拓展”的推进思路,积极探索“村村联动”的推进模式,取得了镇村同步推进的效果。
(一)坚持“镇村共治”。重点实施以整治主干道、清理路障、拆除违章建筑、道路绿化为主的交通畅通工程;以农村集镇整治、垃圾清运、建设垃圾处理场、组建保洁队、公共场所绿化为主的美丽街道工程;以集镇周边村庄整治、沟渠疏通硬化、入户道路、晒区硬化、改厕为主的美丽乡村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沿太子庙示范区至南湖示范区沿线设立整治示范带。 通过拆除违章建筑、整治晒路、新增路肩、新栽花草、成立保洁队、完善长效机制以及组织农民粉刷房屋、修建晒区、修缮入户路等措施,一举解决了汉寿进城道路多年来“脏、乱、差”的问题,使沿线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通道、风景长廊、宜居社区”,为大规模整治积累了经验。
(二)坚持“农村带动”。一是注重财政投入“小钱”。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在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惠及农民的同时,特别注重财政投入与各项支农项目集中捆绑,实行以奖代投。近三年,县财政每年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村道改水改厕、沼气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的扶持奖补。“三清三改”和“穿衣戴帽”主要针对农户,政府只对个别困难户给予扶持。如今年县财政直接用于示范区建设300万元,但示范区实际投入已超过5000万元,充分体现了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注重抓好设立示范点的“空头活”。 积极推进“百个局连村、千名干部进农户、万名能人帮社区”工作机制。全县已开展2个示范区、52个示范村、400多个示范点,实现了“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点”。特别是在前两年太子庙示范区初步建成的基础上,今年又建成了具有“特产之乡”特色的南湖示范区。今后还将建立具有“西湖水乡”和“丘陵林果”特色的示范区,为大面积建设提供可学习、可推广的全方位样板,努力让“空有工作”见效。三是注重基层基础的“软件”。 在工作中紧紧依靠支部带头人、党员带头人、能人带头人,使他们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三年来,全县完成村庄整治规划编制200余个,硬化乡村道路700余公里,建成水利工程500余项,实施土地整理5万余亩、农业综合开发3万余亩,受益农户4万余户;完成改水8万余人、改厕近3万户,新增沼气户6200余户、电视户5万余户,新建、改造村办事处190余个,新增“新农村文明社区”62个、“新农村文明示范户”3112个; 建立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团体358个,新建宣传文化墙144面、农民书屋138个、体育休闲场所155个,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9所、村级“五保之家”53个、乡镇卫生院18所、村卫生室108个,落实农村低保1.5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2%。
(三)坚持“农民为主体”。一是坚持让农民成为建设的“主力军”。各乡镇巧妙利用天时、地利、人和,采取成立同乡会、发信、组织联谊活动、举办募捐会、树立功勋碑、列光荣榜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三年来,全县农民自筹资金和社会捐款共计2亿元,占新农村建设总投入的50%,户均1000多元;投入劳力1200多万元,人均20多元。今年4月,军山铺镇杏花村20天就为新农村建设筹集了46万元。二是坚持让农民当管理的“主人”。 在坚持农民当董事上,采取“群众管群众、群众教群众、群众评群众”的自治管理方式,通过群众做群众工作解决很多问题。如公益事业建设的宣传动员、筹资的管理使用、工程招标和质量监督、“三清三改”验收评定、奖补资金发放等,都是由董事会来操作。三是坚持让农民当创新的“主角”。在具体实践中,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造的积极性,把群众的智慧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在创建“文明新村”上,我们按照村规民约,组织群众定期开展清扫卫生、文明示范户评比、“好岳父”、“好岳母”、“好孝子”、“好儿媳”等评选活动。 成立“妇女戒赌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群众组织,扶持诗词团体、渔鼓、三棒鼓等内生性群众文化,为帮助农民戒除陋习、树立新风、创建文明发挥了良好作用。
四、坚持文明引领,创新“文化兴市”建设模式
汉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龙舟之乡”“西洞庭湖国际湿地保护区”,文化底蕴深厚。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紧紧围绕“乡村文明”目标,突出乡土文化发展,努力打造精品文化,广泛弘扬主题文化,坚持用新文化培育新农民,用新文明引领新农村,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育人”二字,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县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县图书馆藏书楼、数字影城、文化剧场、文化休闲广场等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新建市级示范乡镇文化站4个,改造恢复乡镇文化站12个,采取“公私合营、自营经营”方式建设“农家书屋”65个,初步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县有文化站、村有“农家书屋”的格局。同时,积极保护传承深受农民喜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政府出资培训了一批汉剧演员。完善农村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各乡镇安排一名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一名或多名文化专职人员,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进一步壮大。
(二)坚持在“给”字上下功夫,突出农村文化软件建设。一是突出节庆文化活动。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举办三届西洞庭湖湿地文化旅游节,今年又举办了第四届湿地文化旅游节。2002年以来,举办各类专题晚会、书画展等节庆文化活动70余场,实现了“每月一场大型文化活动”。二是实施精品文艺战略。支持农村文艺爱好者创作各类作品578件,市级以上出版作品565件,268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中获得奖励。其中,常德汉剧高腔小戏《西地西施》获第十四届全国“星光奖”表演奖、首届中国老年艺术节—老年风采大赛戏剧类银奖; 大型汉剧《芙蓉姑娘》进京报道演出,一批作品获第二十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奖、文化部优秀作品奖、丁玲文学奖提名奖等。三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心系三农”政府付费文化下乡活动,每年为农村提供免费话剧演出30余场、数字电影6200余场,实现每个村每月看一场电影的目标。每年在农村乡镇组织“乡村广场文化”活动500余场,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坚持在“种”字上下功夫,抓好农村文化载体建设。一是抓好群众文化协会建设。扶持成立了诗词协会、文学协会、书法协会、舞蹈协会、曲艺协会、音乐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间管弦乐团、民间艺术团体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使全县群众文化协会达到60多个,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超过3万人。二是抓好群众业余文化指导。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农村,帮扶农村组建农村腰鼓队40多个、管弦乐团15个,舞蹈队、秧歌队等艺术队伍60多个,培养农村艺术积极分子900余名,并以此带动周边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艺术活动。 三是做好对农村民间业余艺术团体的扶持工作。我们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农村民间业余艺术团体大力扶持,先后举办了三届“全县民间说唱艺术大奖赛”和两届民间艺术团体大赛,使一大批农村艺术团体真正在广大农村扎下了根。我县周文庙乡业余汉剧团已有50多年的历史,每年在农村演出200多场。该乡“高老庄”歌舞团每年为农民红白喜事演出300多场,深受群众欢迎。
作者为汉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