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红池坝景区接待游客8.9万人次创近5年新高
这意味着巫溪在以全域旅游为统筹、大力培育旅游业第一支柱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巫溪县将全力打好“人文历史、休闲度假、宁河画廊、科学探险、美丽乡村”五张牌,大力打造红池坝、大宁古城等重点景区,全面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打造长江三峡旅游新高地。
努力消除交通瓶颈
巫溪县地处陕南、湖北西部,与四川东北部相邻。近年来,随着凤(界)(巫)锡高速公路的通车,该县对外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当前,交通特别是大通道仍然是制约巫溪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
随着乌镇高速、乌云开高速、梁乌高速的加快建设,无锡将进一步突破交通瓶颈,改善对外交通。
其中,作为重庆首条直通陕西的高速公路出口通道,巫锡至镇平高速公路项目正全面推进,预计2023年底通车。届时,巫锡至陕西镇平行车时间将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重庆市民可从主城区驾车经万州、奉节、巫锡、镇平、岚皋等地前往陕西安康,并可继续沿高速公路前往西安、银川等地。
“十四五”期间,无锡还将重点构建“M”型铁路网和“一环八放射”高速公路网,重点切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和周边区域高速公路网,力争通过启动通用机场建设、大宁河水道改造提升、加强与长江黄金水道对接等措施突破交通瓶颈。同时全面畅通县域流通,开通红池坝景区至城口高速公路,修建红池坝景区内路大环线、小环线,实现“周边通达、一景一景”。
擦亮红池坝景区“金字招牌”
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巫溪县红池坝风景区以绝美的高山草原、云雾缭绕的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
巫溪县红池坝风景区 图片来源:巫溪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红池坝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拥有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原,森林草原总面积35.7万亩,覆盖率达98.5%。加之每年积雪时间长达120天以上,更有秦巴山区、三峡库区独有的下冰洞、西流溪等一系列奇特景观。
巫溪县红池坝风景区 图片来源:巫溪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无锡除了生态景观独特,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无锡建城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老县城是三峡库区唯一一座未被淹没的古县城,宁厂古镇有4000多年的产盐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吴盐文化。
巫溪县红池坝风景区 图片来源:巫溪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正是因为人文、生态这两大“宝藏”,巫溪县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培育旅游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大力打造红池坝、大宁古城等重点景区。以红池坝景区为例,目前,景区游客大多以避暑为主,景区120天的积雪期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下一步,该县将深度挖掘红池坝景区战国文化、草甸文化、红色文化、巫巴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快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同时,着力做好红池坝景区的“冰雪”文章,通过推进建设红池坝天子山滑雪场等举措,将其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冰雪产业基地。
同时,该县还将在盘洪池坝风景区等全县海拔1200米左右区域因地制宜分散布局旅游度假节点,打造一批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创建国家综合旅游示范区
国庆假期,市级乡村振兴重点镇巫溪县桐城镇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同比增长1.7倍,兰英大峡谷、兰英“天路”、桐城镇红三军指挥部旧址等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目的地。
国庆7天长假期间,位于无锡西北角的红池坝镇迎来3.5万人次的客流高峰,该镇九坪村、茶山村等地的民宿、酒店、农家乐等均呈现“一房难求”状态。
“巫溪将围绕打造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全域生态化、景区品牌化、城市景区化、乡镇景区化、乡村田园化的目标。”县有关负责人说。巫溪县将依托县域独特的山水人文特色,坚持县城景区化建设,保护好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滨水区,让秀山秀水成为城市最美的背景。同时,充分挖掘大宁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高水平进行规划和保护改造,展现大宁古城“依山而居、依水而兴”的独特魅力。
在农村,以红池坝生态旅游综合发展区为支撑,带动周边乡镇集体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重点村。
巫溪县还将以红池坝景区为核心,以精品线路为带动,区域联动,统筹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康、学、闲、恋、奇”六大主题,大力实施“旅游+”行动,推动旅游与乡村振兴、工业、农业、商业、城乡建设、文化体育等深度融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大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