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景区实名预约成标配,冰雪大世界热度环比上涨200%
2022年冬季,也就是最后一个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当地报道称,通过景区设施智能化改造,热门项目将实行分时预约制,游客可以通过他们的手机。 那么,为什么这种智能管理方法会“失败”呢?
40,000 人
今年冬天,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尤为火爆。
飞猪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此前预售的冰雪旅游套餐的预订率快速上升,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已完成核销。 覆盖哈尔滨、长白山、漠河等目的地的“雪货”核销率超过90%。
马蜂窝数据还显示,近一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人气环比增长200%,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人气增长120%位列全国热门滑雪场第一,长白山滑雪场热度环比增长200%。过去一个月,Mountain 的受欢迎程度增加了 240%。
这些数据与“体感”相符。 程叔叔有两个来自南方城市的朋友,最近去黑龙江旅游,体验冰天雪地里更纯净的冬天。
冰雪旅游线路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上榜率较高。 12月14日,冰雪大世界正式宣布开业日期。 仅这条信息就登上了当天新媒体平台热搜榜榜首,曝光量达1.7亿。
极高的高温为后续的突发事件埋下了伏笔。 12月18日,第25届冰雪大世界如期而至。 一些无法亲自参加活动的网友跟随游客上传的短视频去“旅行”。 然而开园不久,一些游客喊“退票”的视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关注。
一名游客在视频中表示,他和家人去了冰雪大世界。 五个景点都需要预约,每半小时预约一次。 他和家人在两个小时内进行了四次预订,但都未能预订到。
另一位游客表示,好不容易订到了,还是要排队等很长时间。 “天气零下20多度,我们不得不排队等待几个小时。”
开园首日下午,冰雪大世界发布暂停售票公告。 公告称:当天预约人数已达4万人。 为保证比赛质量,现暂停12月18日门票销售。 门票将于12月19日正常发售,请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错峰出行。
这个公告让人们不得不关注一个信息:开园三小时内就有4万名游客涌入公园。 “四万人”,这是多大的规模? 程叔叔检查了其他景点——
2023年春节期间,牡丹江雪乡高峰日接待游客1.4万人次; 2023年1月22日,云南大理古城人流量达12.84万人次; 2023年7天春节假期期间,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共接待游客30.94万人次,日均游客量约4.42万人次。
当然,也有一些人流量较大的景点。 例如,西安唐朝不夜城每天接待游客超过80万人次; 南京夫子庙单日人流高峰达40万人次; 重庆洪崖洞节假日期间日客流量也达到12万人次; 成都宽窄巷子日客流量也突破10万人次; 上海迪士尼日均客流量高峰时达到8万人次左右。
与上述景区相比,冰雪大世界具有冰雪景区的特点。 零下数十度的户外景区给景区的服务能力增添了挑战。
但这并不是冰雪大世界第一次迎来“4万人”的高峰。 程叔发现,2023年1月25日,冰雪大世界启动各项紧急保障机制,“确保当晚4.4万名游客安全游览”。
可见,“4万人”会造成人满为患,旅游体验不佳,但这并不是引发今年“退票事件”的唯一因素。
需要预约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艳峰分析,冰雪大世界的游客分布并不均匀。 大家一定要去看看主塔“冰雪之冠”,玩点活动。 “但是有一些有趣的活动。” 东西不是太多,主要是超级冰滑梯、雪花摩天轮、滑雪体验区。 不像迪士尼有十几种热门项目可以预约,可以有效分散客流。”
杨艳峰说,开园当天,大量游客被这些项目“挡住”。
从此前官方介绍来看,超级冰滑梯、哈尔滨冰雪秀、雪地摩天轮、滑雪体验区、冰雪汽车芭蕾舞秀这五个项目均需预约。 从手机小程序端口进入,任意时间段想玩,直接在相应时间段预约即可。
不过,现场一位参观者算了算,“摩天轮每半小时可预留210个座位,滑梯可预留400个座位”。 冰雪大世界上午11点开门,晚上9点闭馆,10个小时里,五个需要预约的项目,每个项目只能预约几千人。 “四万人”涌入,却只有“几千人”能预约,矛盾暴露。
从过往的介绍和报道中可以看出,作为冰雪大世界的经典热门项目,景区一直在努力提升“超级冰滑道”的游玩体验。
2019年,在通往大滑道的沿途设立了指示牌,显示排队等待时间,让游客更合理地安排参观时间; 排队区设置了防风棚。
中间两版,滑道数量不断增加,设置了不同的高度、坡度、长度,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截至今年,超级冰滑道的滑道数量从8条增加到14条,长度也从500米增加到521米。 初衷是让可以玩冰滑梯的游客数量比往年增加近一倍。
同时,担心游客在寒风中等待太久、太冷,2021年12月,当地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冰雪大世界时,提到了时间等措施——研究共享预约、分段排队,防止游客在寒风中等待。 天寒地冻,排队时间太长。 同时,要加大智慧景区建设力度,研发“云”预约和“掌上”排队系统,打造畅通景区。
上届冰雪大世界对几个热门项目实行了分时预约制。 景区提醒游客,手机预约完成后,即可前往园区商业服务空间热身休息。
杨艳峰介绍,国家一直在倡导智慧景区、智慧旅游建设。 分时预订可以利用景区的线性资源,增加游客容量。 在不少景区,分时预订、手环管理、交通预警等智慧旅游系统已经投入相对成熟的使用。
“但是像分时预订这样的智慧旅游系统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小程序那么简单。” 杨艳峰提到,智慧旅游系统需要地面管理、分流调度等各个环节的配合,完成有效的客流管理,实现出发前预警、分流疏散、引导沟通等功能,“只有预约”系统,但没有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会造成一些失误,目前4万人的客流比较激烈,而且在开园第一天,缺乏磨合体现了不足。当地的景区管理和活动管理。”
经济火热
“退票”事件发生次日,冰雪大世界发布道歉声明。 第三天,哈尔滨文化和旅游局回应称“预约系统已取消”。 北方风光千里冰冻,现在正是冰雪经济的旺季。 今年的冰雪经济,冰雪大世界和哈尔滨都不想错过。
哈尔滨素有“冰城”之称。 1953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和1963年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均在哈尔滨举行。 今年也是哈尔滨冰雪文化诞生60周年。 每年持续近五个月的冰雪季节,造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冰雪文化,打造了中国“冰雪文化之都”的品牌IP,成为哈尔滨最鲜明的标志。
2023年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提到:哈尔滨作为我国冰雪资源高度集中的代表性地区,已经经历了服务初级阶段。人类交通以冰雪运动为主。 利用冰雪资源带动城市发展已进入高级阶段。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意味着哈尔滨冰雪旅游这个“小产业”正在向建设、竞赛、产业、活动、招商、城市等冰雪经济“大体系”转型。名片、交通、生态、文化、人才……一切都将被冰雪烙印,全方位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2022年5月,哈尔滨专门印发了《冰雪文化城(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 规划到2025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 到2030年,冰雪产业总产值将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对于黑龙江来说,哈尔滨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老大哥”。
黑龙江规划“三圈两带”旅游板块,哈尔滨纳入“三圈”。 其中,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冰雪旅游核心圈”,链接黑龙江重点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制造等城市,形成全方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2022年3月,黑龙江还发布了全国首个冰雪经济规划——《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 冰雪经济定位为“黑龙江经济发展新标杆”。 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1亿元冰雪产业发展资金,助推冰雪经济发展。
今年入冬后,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冰雪消费”急剧升温。 “冰雪热”比往年来得更早。 就连Madiel冰棍的销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变极寒为极美,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冰雪经济必胜。 当然,如果把旅游业的发展比作一场大规模的考试,黑龙江和哈尔滨或许接到了最难的考卷之一——极端的气温带来了极致的风景,但同时也降低了游客的耐受力。
“从目的地营销和冰雪产品打造来看,哈尔滨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算领先。” 杨艳峰提到,但景区管理,特别是像冰雪大世界这样的季节性景区,景区管理需要快速跟上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