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扩建第七个主题园区中国主题乐园市场潜力十足
进入成功运营第七个年头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近日正式公布了新项目、新体验,以及在建扩建项目的新细节。
在今年的迪士尼终极粉丝大会D23博览会期间,上海迪士尼正式公布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第八大主题公园“疯狂动物城”主题公园的一些新细节,涵盖了最新的施工现场照片以及部分主要角色的照片和视频机械动画人物。 据悉,开园后,该乐园将成为全球迪士尼乐园中首个“疯狂动物城”主题乐园。
开业六年多来,上海迪士尼乐园经历了两次扩建。 多位受访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迪士尼之所以持续扩张,主要源于公司对中国旅游市场的信心。 同时,迪士尼不断创新的能力让游客对迪士尼乐园保持新鲜感。
中国主题公园市场潜力巨大
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开门迎客。 同年11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上海迪士尼乐园首个大型扩建项目——玩具总动员主题公园破土动工。 2018年4月26日,“迪士尼·皮克斯玩具总动员乐园”开园。 开业不到一年,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9年1月23日宣布“疯狂动物城”主题乐园开园。其中,玩具总动员主题乐园创下公司扩张最快纪录,上海迪士尼乐园成为扩张速度最快的迪士尼乐园迄今为止。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迪士尼不断扩张有两个原因。 首先,推出新事物是迪士尼的传统。 正如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名言所说,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想象力,迪士尼乐园就永远不会完工。 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可以让园区保持新鲜感,维持客流。 其次,中国的主题公园市场份额非常大,这增强了迪士尼在中国投资的信心,促使该公司在过去多年不断扩张。
《旅游绿皮书: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绿皮书》)提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主题公园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开发主题公园旅游点近3000个,其中大型主题公园300多个,其中包括大型和特大型主题公园,总面积600亩以上或总投资5000多万元。 15亿元。 及93以上。
《绿皮书》还指出,根据近五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大型主题公园市场主体数量增速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客流量增速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交通量很大。 结合“十四五”相关指标预测,我国大型主题公园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曾参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谈判的上海浦东新区建设交通委员会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叶永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扩建从第六个主题公园到第七个主题公园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是世界上任何迪士尼乐园都没有达到过的。
他补充道,上海迪士尼乐园六年来的扩张速度表明公司对中国和上海浦东充满信心,相信中国市场能够满足盈利预期。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板块实现盈利最快的海外项目。 在华特迪士尼公司(纽交所代码:DIS)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发布会上,时任迪士尼首席财务官克里斯汀·麦卡锡表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第一个完整运营财年实现盈利,这也超出了迪士尼当时的预期。 期望。 2017财年年报显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业和运营帮助迪士尼集团抵消了本财年集团的部分服务收入损失。
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第一年接待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 叶永平认为,这在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预计这一规模即使在未来也难以超越。 叶永平补充道,上海迪士尼的出色表现不仅体现在开业第一年游客新鲜的时期,更体现在开业六年多以来深受游客欢迎。
创新和知识产权成为主要竞争力
随着中国主题公园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主题公园进入中国,希望共享发展机遇。 2021年9月,北京迎宾影院正式开业。 与此同时,默林集团还正式宣布旗下三个乐高乐园(上海、成都、深圳)的中国扩张计划,派拉蒙也将落户昆明。
不难看出,迪士尼的竞争对手日益增多。 那么,迪士尼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呢? 对此,林焕杰认为,迪士尼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品牌。 迪士尼三个字在全世界游客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远远超过其他主题公园。 其次,迪士尼的服务也是名列前茅的。 无论是园区服务、项目互动还是销售服务,以及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都让人印象深刻,让游客愿意重游或二次购买。
林焕杰补充道,与其他主题公园相比,迪士尼的游客群体跨度更广,几乎没有年龄限制。 “迪士尼创造了一种在乐园里共享体验的幸福感。” 此外,上海迪士尼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体验,让游客“重游有新体验”,吸引游客不断打卡。
创新不仅体现在主题公园的扩张上,还体现在新IP的不断推出上。 一百年来,迪士尼创造了无数经典IP:米奇和米妮、唐老鸭、狮子王、加勒比海盗、皮克斯、漫威……这些IP已经从电影变成了游客可以体验的公园项目,让影迷有机会与角色零距离接触,找到情感共鸣。
林焕杰告诉记者,迪士尼创作的电影、动画经久不衰,影响了几代人。 迪士尼乐园出色的转化能力,让这些经典IP能够走进园区,成为游客可以体验的项目。 “在这方面的水平”高于同行业的任何一家公司。 ”
以电影《阿凡达》为例。 作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它在国内外拥有无数粉丝。 随着续集《阿凡达:水道》即将上映,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9月22日推出沉浸式主题展览——“阿凡达:发现潘多拉”,带领游客探索更多精彩的互动体验。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裁兼总经理薛宜军表示,这是全球首个在迪士尼乐园举办的《阿凡达》主题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3月。“在电影上映之前,我们希望为中国游客提供一个新的体验。”以及进一步的经验。”
除了经典之外,很多IP近年来也火了起来,比如《达菲和朋友们》。 申万宏源主题公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指出,达菲家族与迪士尼以往的IP有显着不同,而且都诞生于东亚。 其中《达菲》(2005年)、《雪莉·梅》(2010年)、《杰拉多尼》(2014年)、《群星》(2017年)、《奥米拉》(2019年)首次在东京迪士尼上映,《茧》(2019年)首次在香港迪士尼乐园上映,《莉娜》则首次在香港迪士尼乐园上映。 《贝儿》(2021)首次在上海迪士尼上映。
根据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五周年披露的相关数据,2018年以来恒星销售的恒星主题产品总高度相当于119座珠穆朗玛峰。
莉娜·贝尔是达菲家族的新成员。 去年9月,她一亮相上海迪士尼乐园,就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上述报道显示,2021年9月29日,IP形象“莉娜贝儿”发布,短短几个月就引发高度话题讨论,从上海迪士尼乐园,到抖音小红书,再到微信表情包,莉娜贝儿成功破圈。 截至2022年2月4日,#lingnabeier#微博阅读量达8.4亿次,讨论量达608.4万次。 圣诞系列甚至在得物等交易平台上卖到了近万元。
林焕杰向记者解释,《丽娜贝儿》的火爆离不开迪士尼各个团队从开发到运营的密切合作。 这些团队的成员包括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管理科学家等,他们能够准确捕捉市场信息,研究和推出新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什么颜色和产品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以及这些必要的元素将被添加到产品的设计和规划中。 “首先引起共鸣是加深人们对迪士尼产品的喜爱,其次是刺激游客消费,促进二次消费和重复游园。”
叶永平补充道:“有了这些大师级人才,迪士尼可以借助文化IP不断创新园区的内容,人们也会因为热门IP而持续对园区内的娱乐项目和体验产生兴趣。”
从中国上海到美国加州阿纳海姆,莉娜·贝儿正式出海,这无疑将为未来更多中国元素的IP出海奠定基础。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与中国相关的IP和项目将会出现在迪士尼乐园中。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从设计之初就采用了“原汁原味迪士尼,独特中国风”的设计理念,并且这一理念也贯穿于上海迪士尼的设计、开发和运营的始终。 林焕杰认为,未来上海迪士尼应该会不断涌现具有中国经典元素的项目,但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要求高,仍需要时间。
叶永平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目前在中国元素方面有很多经验,但迪士尼的创新精神不会让它固步自封。 现在你进入了中国,你会逐渐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