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宣威市文旅指标连续3年在行业考核第一
一是旅游要素品质快速提升。 着力提升旅游元素,挖掘以宣威火腿美食文化资源为代表的地方特色菜,全市餐饮企业发展到2000多家,餐饮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加强多层次、专业化住宿供应,打造一酒店四星级酒店,埔里云雾谷民宿通过国家级民宿考核,一批高端度假酒店项目持续推进。 主城区拥有住宿单位240余家,客房8000余间,有效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推动旅游景区、景区公共服务软件优化和硬件升级,与云南交投集团签署北盘江大桥交通旅游一体化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旅游通达条件持续改善。 围绕“一城一圈三线”旅游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中国宣威火腿美食文化名城,打造全市旅游圈,打造4条精品旅游线路。
二是提升旅游景区建设水平。 狠抓精品景区景点创建,泥珠河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板桥永安·依古花海旅游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快速推进,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A级景区实现了“零的突破”。 2020年以来,成功创建东山风景区、泥珠河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葫芦湾旅游风景区、万松居旅游风景区4个国家3A级景区。
三是产业融合格局快速形成。 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面推进旅游与文化、农林、体育、医疗卫生、商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美食体验、自驾旅游、探险旅游、养生保健旅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东山镇芙蓉村被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铺里乡攀枝嘎村、东山镇芙蓉村、杨柳镇科都村被评为曲靖市旅游特色村。
四是以节庆为媒介,打磨旅游品牌。 中国宣威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以及3月3日、彝族火把节等地方品牌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大力推介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据统计,中国宣威(2023)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共接待游客46万人次。 餐饮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大型商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
五是文化赋能旅游业发展。 坚持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彰显文化,积极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积极探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旅游” “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快速发展。 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7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曲靖市级9项、宣威市级56项;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1个,曲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2个。 宣威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9个; 全国“四季乡村联欢会”云南启动仪式暨“春之花”宣威火腿村联欢会示范活动成功举办; 云南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创作的原创大型灯剧《石榴红》荣获曲靖市新剧目展演、表演、编剧、戏剧三项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