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侗寨·坐夜三江:山水+旅游+民俗+文化的县域旅游文化演出项目
近日,一场名为《中国侗寨·三江坐夜》(以下简称《坐夜》)的室内实景演出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上演。这部剧从演出形式到商业模式,与《印象·刘三姐》如出一辙。这样的“山水+旅游+民俗+文化”的演艺项目,正在向县域旅游文化延伸。
复制也谈到了内核
“静静地听蝉鸣,静静地听我模仿蝉鸣……虽然我们的声音没有蝉鸣那么响亮,但我们的生活却充满激情……”12月3日晚,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一曲如蝉鸣、如鸟鸣的侗族大歌拉开了“实景演出”《坐夜》的序幕:第一更,侗族男女手捧火星,如流水般开始“走寨”;第二更,哥哥爬上楼梯,敲着窗户,用歌声向“姑娘们”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第三更,开始弹起侗族琵琶、牛推琴来“坐夜”……一幕幕诗情画意的侗寨风情在竹林、水车、风雨桥、吊脚楼的实景中展开。
细心的人会发现,画面中不乏《印象·刘三姐》的“剪影”,比如从水中捞出长绸布的场景、姑娘们“洗澡”的场景等。不过,与《印象·刘三姐》的“实景”不同,《夜坐》更像是一首融合侗族建筑艺术、民俗文化、音乐、舞蹈等元素的原创歌舞诗。如果说《印象·刘三姐》是一位惊艳的星女郎,那么《夜坐》更像是一位情趣盎然的民族姑娘。
一般而言,实景演出更注重“现场感”。在《作夜》导演温海富看来,实景演出更注重“演出的内核”,因此,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侗族的民俗文化融入到《作夜》中。在他看来,最能代表三江特色的东西,也是最有吸引力、最有市场的东西。“最难的,是在呈现吸引观众的舞台效果的同时,保持侗族的原汁原味。所以,除了原有的民俗、歌舞,还要加入现代的审美意识,在灯光、舞美、音乐等多方面都要下功夫。”
将民族特色融入艺术形式,打造地域风味菜。广西一些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地区,开始推出自己的实景演出。今年9月,广西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推出了自己的实景演出《梦幻巴马》。整场演出以盘阳河、慈福湖为背景,通过“打靛蓝”“哭嫁歌”“铜鼓舞”等瑶族元素的舞台艺术,展现瑶家故里的韵味与和谐景象。无论是从理念还是演出形式上,演出都隐约可见《印象》的影子。
坚强也需要外壳
据了解,《夜坐》自2011年10月起每天演出,演出场所是三江县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侗寨鸟巢”。
几乎每天都有演出的《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开演以来,每年都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八年来已举办演出2700多场,总票房超过6亿元。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可以复制。《做夜》至今尚未盈利。《做夜》投资人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维持演出每个月要花30万元,“鸟巢”的2000个座位,每天只有100个观众才能收支平衡。现实是,每月的门票收入只有10万到15万元,根本不够覆盖开支。“最小的一场演出,只有8个观众,看我们200多个演员在台上表演。”
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资源和客源开发的问题。三江的旅游资源自然比不上国际级风景名胜桂林。虽然今年1至7月三江接待游客达85万人次,同比增长27.2%,但三江的旅游资源尚未形成大的体系。
相比之下,《梦想巴马》的投资方之所以敢投入巨资制作这场实景演出,是因为看好巴马的客源市场。近年来,巴马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来广西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团队90%都会去巴马,相对而言,巴马的市场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但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设施有待完善,成为制约客源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制约一些县区打造这些艺术形式的因素。虽然目前市场运作并不红火,但杨先生依然信心满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经过三江的四条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只要我能坚持三到五年,我相信一定会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