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传承,这座山东县城为何如此神秘?
“海岱只有青州,圣一都是小,魏和子琪道。”青州在哪里?“海”指渤海,“傣”指泰山,“魏”“子”分别指渭河和渣河。答案已经出来了,《玉公》中的“青州”指的是太山以东的山东半岛。
今天,山东省有一个县城,继承了古青州千年文化底蕴。从汉代到明初,青州市一直是山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贸易中心,有12年作为国都的历史,1065年作为省级政治文化中心,1606年作为县政府,2200多年的县政府。这座古城的遗迹众多,无声无息地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
青州市博物馆
青州博物馆作为县级博物馆,在众多强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008年首批83家国家一流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
很多人(包括我)选择青州,主要是因为博物馆里的龙兴寺佛像。1996年10月,在青州市一所学校的建筑工地上,一个深度不足3米、面积50多平方米的地窖坑里,堆叠着400多尊精美的佛像,震惊了世界。
这
这些佛像被埋葬的地方在史书上记载,公元500年左右有一座著名的大寺,龙兴寺,此后香火兴盛约800年,但在公元1300年左右消失。
汉代时期,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历经数百年,在南北两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出现了一批佛教文化中心,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佛教雕像艺术。“青州风格”佛像就是其中之一,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
青州佛像从北魏到北宋,但大部分是在南北两代完成的。南北朝是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你能弄清楚不断变化的政权吗?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图表。
晋朝在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冲击下分裂,北方出现了许多游牧政权。来自大兴安山脉的鲜卑部落建立了北魏王朝,并于439年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对抗。之后又分为西魏和东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
北魏王朝于公元398年建造了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大同是辽金时期的首都,留下了大量的辽津遗迹,如文中介绍的山华寺和华严寺。北魏建立后,佛教与政治逐渐融合,大同作为国都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那就是云岗石窟。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凿了龙门石窟。
大同云港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言归正传
,青州最早的佛像是北魏晚期的作品,从北魏到东魏,大多是三尊带背屏的立像。佛像眉毛弯曲,嘴角挂着微笑。背面的画面描绘了佛陀的闪耀光芒,这是佛教世界神与凡人区别的重要象征。
许多背屏采用浮雕手法雕刻出一组飞翔的天空,姿态飘飘然,或散花或载歌载舞,凸显极乐之美。
极乐世界是佛教传说中的天国,为了到达这个幸福的另一个世界,必须经历生命中最痛苦的磨难。在飞翔的天空下方的田野中描绘的火焰象征着这个痛苦的过程。对于当时的雕像制作者来说,这些火焰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象征。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充满了阴谋、背叛和杀戮,在此期间,宗教在饱受战争蹂躏的岁月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青州技艺精湛的工匠们,将对大地安定、静谧岁月的期盼融入到佛像的创作中。
战争和分裂并没有阻止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青州自古以来就位于南北交通要道上,南北文化早已交汇于此,佛像造型也深受南方汉代的影响。
北魏至东魏的佛像大多身材瘦弱,肩部低,是汉族人的典型姿态。脸部的颧骨略微突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形象。这种造型风格被称为“显示骨骼和清晰的图像”。服饰风格也受到南方汉朝的影响,从印度远道而来的佛祖,在中国只穿这种大袖宽大的衬衫,衣着华丽,是典型的汉族传统服饰。佛像的汉化风格是当时北方游牧政权普遍汉化的缩影。
北齐佛像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多为单圆雕像,佛像脸庞大多丰满圆润,肩宽细腰,衣着轻盈贴身,呈现出高大英俊的姿态,与以往以往以重衣遮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有的佛像,从衣服上雕刻出凸起的脊线,像湿衣服贴近身体,或者身上没有皱纹,皮肤的轮廓充分展现了人体的美感,在中原北部同时期的作品中,这种风格的佛像极为罕见, 很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曹毅出水”的风采。
北齐王朝由东魏大臣高欢的次子高阳建立,短短28年历经6位皇帝。北齐时期的作品展现出很高的审美水平,在河北省博物馆和山西省博物馆也能看到北齐时期的壁画,非常精美。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也已建成开放。
很多人对北齐没有任何概念,你还记得曾经有一部热播电视剧《陆震传》吗?该剧讲述了女主人公陆臻从宫女成长为权势女官,与武成帝高湛坠入爱河的故事。陆震的原型是北齐女官陆灵轩,当然电视剧已经艺术创作,与真实历史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与佛像的简约服饰不同,北齐时期的菩萨雕像大多戴着冠冕和华丽的饰品。此外,龙兴寺佛像还保留了一幅相对完好的鎏金画。金膏用于佛像裸露的皮肤,表明佛像是金身;其次,它用于装饰图案和装饰品。佛像服饰的颜色和风格、装饰图案等必须上色。这些经过镀金和彩绘的佛像让人了解它们最初的样子。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龙兴寺的这些佛像或多或少都是被毁坏的痕迹。为什么这些佛像被摧毁和埋葬?学者们不同意。《如果国宝会说话》曾说过: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
大多数凝视过这些佛像的人都已成为雕塑的一部分
曾经有人目睹他的长袍从鲜红色变成淡红色
其他人目睹了他脸上的金箔一块一块地剥落
你可能会问我
人们为什么不把所有这些碎片放在一起,让他恢复到完美的样子
因为人们发现了
在这无数的伤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细节
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苦难中的脚步
如今的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新馆,于2023年5月15日开馆,龙兴寺佛像在四楼,可以身临其境、近距离欣赏。这些佛像没有愤怒,没有痛苦,没有慈悲,却带着净化人心的微笑,从几千年前的青州而来,静静地注视着世界的沧桑,诉说着和平繁荣的世界的繁荣。
除了龙兴寺的佛像外,青州博物馆中还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珍品,比如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炳忠殿试过冠军卷,填补了中国明朝宫廷档案的空白,是国内外唯一的;东汉“易孙子”玉是稀有的玉宝;香山汉墓墓葬坑出土的彩陶陶俑,是我国同期同类文物中保存最完好的。此外,青州市博物馆还展出了可爱可爱的丑瑶,但没有说是不是复制品,山东省博物馆的珍品之一就是青州市速不屯出土的瑶丑月。
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炳忠堂试冠卷
东汉“彝族后人”玉
汉代彩绘兵马俑阵列
青州市博物馆展出的《丑瑶》
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雅丑月(市政厅珍品之一)
青州古城
这
青州历史不只在博物馆的展台上,漫步在青州古城,时间的烙印刻在屋檐石路上,青砖青砖的明清建筑诉说着人间热闹的烟花背后的历史沧桑。
娃娃园是青州古城最引人注目的历史建筑,先是明代恒王府东园,再是清代康熙时期文化大学学者冯朴的府邸。
偶园里有“福”、“寿”、“康”、“宁”四块奇石,是明恒王朱幼义过生日时当地达官贵贵赠送的,都是太湖石。你能认出这些石头对应哪个词吗?
恒王府和凤府在明清时期都对青州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承化二十三年(1487年),献宗朱建深封七子朱有义为恒王,弘治十二年(1499年),在青州,传了六、七王,历时140多年,在青州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龙生糕点是青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可追溯到明代恒王府贡品糕点作坊。传闻清顺治三年恒王府被劫后,宫中糕点匠纷纷涌入民俗,隐姓埋名。清代道光年间(1849年),土氏第十九代祖宗继承了先祖制作意大利面和油炸糕点的技艺,开办了糕点作坊,取名为“龙盛”,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冯家是青州历史上名门望山的家族之一,素有“北海家族”之称,明清时期人才济济。在青州古城,明代万历年间建有分厂,是为了展示青州凤家的连续科帝而建造的,现在根据史料在原址上重建。从明正德三年(1508年)到明万历元年(1573年),冯家考进
青州古城福彩门是南阳古城的南门,是按照原有的历史面貌重建而成的。到达青州古城时,已近黄昏,爬上福彩门城墙,遇见了非常美丽的夕阳。青州古城中还散布着许多历史建筑,喧嚣中隐藏着宁静与淳朴。
云门山
云门山海拔421米,山顶有天然门洞,夏秋两季,门内常有云雾,故称“云门”。爬山的时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没有云,从这个山洞里,可以看到一座高楼大厦,古老而年轻的青州城。
云门山悬崖峭壁之间,有历朝文人名的崖碑碑。最著名的是高7.5米、宽3.7米的“守”字。这是明嘉靖时期掌管恒王府的恒王府,周全为恒庄王寿辰时献书,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单字崖石刻,被誉为“寿碧南山”和“云门供寿”的美誉。因为“长寿”二字中的“寸”高达2.3米,当地被称为“人不寸高,何必嚣张跋扈”。
2017年,青州博物馆、云门山和古城组成青州古城旅游区,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此外,青州市还打造了一座青州不夜城,风格与距离城市稍远的大唐不夜城风格相似。
结论
回到本文的标题,青州城一直是国家首都,那么是哪位皇帝在这里建都呢?东晋隆安三年(399年),鲜卑贵族慕容德在青州光谷城建国称帝,史称“南燕国”,是胡五国和十六国之一。据说,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一心想收复国的慕容复,就想在这段时期复辟燕国。
“面朝群山,面朝古代的海王爷,美国东部第一州。”这是宋代大作家苏哲对青州的赞美。青州古名管辖范围广,包括今天的济南市、青岛市、东营市、日照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现在的青州是潍坊市下辖的县级市。就是这样一座小城,继承了古青州的美誉,千年历史的厚重和辉煌,造就了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自信。走在广袤富饶的海岱大地上,远古青州的历史不仅仅是一堆旧纸上的几句话,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印记。
文字/摄影:Rolls-Roy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