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3月2日上午,
广州召开2021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
从化区在会上介绍了从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
从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核心区,是广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基地之一。
近年来,在省、市文旅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努力建设综合协调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创新“绿谷”、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共享的生态“智谷”。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旅合作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与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粤港澳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为广州探索特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作出从化的贡献。相关工作取得新成效,呈现出六大方面亮点。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
构建旅游全方位发展新格局
以全面建设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引领,发展乡村旅游。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区内各级、各部门组成的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领导机构。出台《关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化区全面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优化城乡融合发展布局,打造一批发展乡村旅游的载体和资源。全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农旅融合、特色民宿、研学旅行、古驿道开发利用等取得显著成效。
市民游客春节期间游览从化温泉景区
乡村旅游日益兴旺,2020年接待乡村游客约1400万人次;2021年春节7天假期,全区共接待游客116.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增长20%以上和40%以上。
从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9年位居广东省67个县(市、区)首位,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广东省级旅游度假区。
在国家和省市文旅体育部门支持下,2021年从化同步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流溪温泉度假村
聚焦特色小镇建设
构建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
按照“以点为基、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实施路径和网络空间布局,规划建设20个特色小镇,西塘童话小镇、西河万花小镇、艾米米香小镇、葛塘南药小镇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成为从化乡村旅游新名片。同时,加快规划马术运动小镇、分田美妆小镇等一批新特色小镇。
西塘童话小镇
特色小镇注重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
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开辟了小城镇建设的新局面。
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供给。
生态设计小镇
比如,壬戌小镇采取“行业协会+家居专业合作社共建模式”,盘活乡村“沉睡”资源,集中出让村民闲置房屋,联合民宿行业协会,打造一批具有岭南风格的高端民宿;
生态设计小镇采取“民营企业+村集体合作共建模式”,推动老工厂、老学校、老农贸市场等旧址活化,打造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永久会址,打造中国首个生态设计小镇。
南靖竞秀镇采用“国企+村集体合作共建模式”,凸显“山、泉、林、溪、石”五大特色生态要素,打造集产业、生态、文化、智慧、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练马镇采取“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建模式”,打造红色旅游、特色民宿、练马头酒等特色产业。
乡村旅游新热点——罗东工匠小镇,采取类似连马镇的共建模式,充分整合五大国防兵工厂旧址、闲置厂房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推进村企合作,挖掘广东省乃至全国民间工匠产业资源,发展本地特色第三产业,打造鲁班特色产业鲜明、工匠文化氛围浓厚的特色小镇。
罗东工艺小镇
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小镇与农业结合,推动从化花卉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管理体系(全市唯一),先后建成省级农业园区2个、市级农业园区33个。以“农业+”为乡村旅游增添新动力,2020年全区农业园区共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成立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10个,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农业园区:香蜜山镇
关注旅游产品业态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强化对标,打造一批旅游品牌村:
南屏村、练马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南屏村、西河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小山村、溪头村等5个村入选国家森林村。
壬戌村、金儿村等10个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西塘村、金三村等6个村落入选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落。
南京和平小镇
注重以点带线,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目前有2条国家级乡村旅游线路:
从化温泉生态乡村游及休闲精品游、小镇休闲文化游;
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分别是:
慢生活康乐休闲游、红色文化田园风光游、生态休闲旅游线路。
全面推进以红色教育、本土教育为主题的“三主题六线”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建设,此外在线路打造方面,积极与中旅、春秋旅行社等知名公司合作,形成联动机制,推动精品线路市场化。
发展研学游、乡村民宿等新业态。麦田生态园等首批10个研学游基地入选,亲子研学游在旅游市场备受关注和热捧。乡村民宿备案245家,景木山庄、田园花舍分别被评为广州市红棉三星级、红棉二星级旅游精品民宿。下乡赏花赏果、吃农家菜、体验亲子体验、住民宿等活动十分火爆。
同时,着力激发老温泉焕发新生机,打好“绿牌”“红牌”,挖掘温泉、芦田等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睢北红色文化产业带。结合从化实际,推动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民宿旅游、体育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依托温泉悦创街、市区海浪商圈等载体发展“夜经济”,形成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格局。
海浪商业步行街
推动特色小镇、特色乡村提升改造,对接A级景区创建标准。
围绕创建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推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西河万华民俗小镇等5A、4A等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南屏静秀小镇、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客天下广州国际旅游度假区、麦田生态园、西塘农业秸秆公园、广州香蜜山生态度假区创建3A级旅游景区,推动罗东工匠客厅片区申报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将海浪商业街区打造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区。
麦田生态园
注重设施便利性
优化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畅通乡村旅游交通“毛细血管”,开通市区与主要景区、地铁站与主要景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点等交通专用线21条,五镇全部实现“镇镇高速通”,北部山环路全面贯通。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累计完成旅游厕所建设139座。不断完善主要旅游景点、特色小镇旅游标识体系。
探索城乡开放景区开发,新建街口街流溪御景区等绿色步道和良口镇生态设计小镇鸭洞河、温泉荔枝蜜园、风云岭湿地、从渡湿地公园等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在市文广旅局支持下,依托从化汽车站建设广州市远郊区首个城市旅游集散地。村史馆、游客咨询中心、古驿道等一批设施不断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将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延伸至特色镇、乡镇、村庄、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赋能,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
良口镇鸭东河生态走廊
利用节庆活动作为宣传媒介
构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新格局
我们注重活动引领,持续举办从化国际论坛、世界生态设计大会、世界荔枝大会等有影响力的论坛会议活动,提升从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举办全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全民登山健身大会、全国露营大会、速度马术比赛、古驿道定向越野赛等体育赛事,开展“溪里流花”——中国(广州)从化乡村文化艺术节、中国(广州)从化户外休闲体育节、罗东工匠之乡杯“乡村之约”从化全国摄影大展等文旅体育活动和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从化区以体育活动带动体育基地和产业建设,“以赛建营、以营促赛、以营促产”,在水陆空立体发展空间上取得突破,以“淡旺不分”的体育为“淡旺分”的旅游产业赋能,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丰富的体验。推出“定制荔枝”、“直播带货”等新型农旅营销模式,举办水上荔枝旅游文化节、水上婚礼等文旅活动。依托广东省首个粤菜厨师培训室平台,累计开展120期、1600余场培训,将粤菜厨师培训与旅游餐饮业融合,用乡村美食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
借助国家、省、市三级媒体宣传平台,多角度宣传报道从化乡村文旅情况。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央广播电视台近日推出《岭南春早来》,选择从化作为直播样本,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展示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展示广州超大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乡村振兴的探索成果。相关宣传报道,让从化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即将上线手机APP“智游从化”项目,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报道从化乡村振兴发展情况
破解旅游瓶颈 实现突破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协调出台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突破困局,出台《从化区乡村民宿创办指导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创新实施积分制土地供应政策支持乡村旅游业态发展,推动华南地区首个旅游资源交易平台落户从化,组建国有文旅开发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提升旅游运营管理水平。乡村旅游发展以村落保护为重点,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山地民宿、休闲度假业态发展壮大。注重乡村人才引进与培养,逐步形成返乡创业氛围。如城郊街道的水果迷宫庄园、江浦街道的井木山房民宿等,都是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
精品民宿:镜木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