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丁克三十年,那些选择丁克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丁克”(双收入无子女)概念传入中国,已近三十年。
从字面意思来看,一个家庭、两份收入、没有孩子似乎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60多万个丁克家庭。
有些人认为,丁克可能是年轻时的一种潮流,但当这些人老了,难免会面临各种危机。那么,那些在上世纪 80、90 年代选择丁克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后悔当初的丁克岁月吗?我们来听听那些经历过的人怎么说:
我和老公都是60后丁克族,当时是一对大龄女和小龄男,我比他大五岁,现在我们都60多岁了。
“姐弟恋+无子女”在如今或许不算什么,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却足以引爆家庭关系中的两颗炸弹。我爸在银行上班,我妈是知识分子。按理说,这样的家庭组合应该比普通家庭更能接受新鲜事物,更能理解子女的选择,但我家却是一个反例。
别说丁克了,那时候谈恋爱,家里闹得天翻地覆,80年代自由恋爱挺流行的,可我的情况,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拆散。不光我爸妈,连亲戚都来劝我,说男人31岁正值壮年,女人越老越显老,他要是现在爱你,以后还是会出去找个年轻的,以后吃亏的就是你了。
谢谢先生,至少我目前还没为此担心过。说到丁克,说实话,我们一开始是瞒着家人的,毕竟结婚费了不少劲,要是直接说不要孩子,我怕连母女关系都维持不下去吧?
最初几年我并没有那么紧张,不是因为我父母觉得我年轻,而是因为他们还在生我的气,不想插手。当我三十出头的时候,我妈醒悟过来,说:“怎么了?这丫头怎么还没动手?我有结婚的念头,但为什么一直拖着要孩子?”
我想过各种迂回的办法,说工作忙,没精力,对孩子没有特别的感情,甚至想过去医院开个证明,但后来又想了想,不想给自己添麻烦。
但为什么我不想要孩子,归根结底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不喜欢孩子。我是家里的大姐,从小就要照顾两个比我小5岁多的弟弟,觉得很耗精力。第二,我父母的榜样也让我意识到,有了孩子,就好比被夺走了一半的注意力,很多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不是他们有时候不得不做什么,而是他们没得选择。我更想为自己而活。
我确实这么做了。退休这几年感触颇多。帮老公经营生意的时候,自己也非常忙,私人时间很少。后来慢慢地,我又有了一些私人爱好。我喜欢弹古筝,一开始是在网上看视频学一点,后来也报了外面的课(不是那种小孩子的测试课)。我还有一个有点“时髦”的习惯,没事的时候,喜欢下午去有咖啡馆的书店看书。看到很多年轻人去,他们也会互相拍照,不过我也不凑热闹。
我跟我哥的孩子相处得还不错,她今年读大学三年级,一直觉得我是个“挺酷”的阿姨(这是我从她的朋友圈看到的),有什么好玩的都会邀请我一起玩。她私下里还跟我说跟我聊的话题比跟她妈妈聊的还多。我听后心里有点说不出的滋味,一方面觉得自己心态年轻,挺开心的,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想,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还能这么坦诚地跟他/她说话吗?
但我个人觉得丁克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它要求一个人有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至少一个人的时候不会经常觉得闲着。如果你希望做任何事都有人陪伴,有很强的自我表达欲望,最好还是有孩子,毕竟孩子能分散你大部分的精力。中国父母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爱操心,对吧?都说养孩子到18岁就好,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他们不是还在忙着安排买房、结婚、找老婆……永无休止吗。
对于退休,我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有孩子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依靠他们,但没有孩子也不一定意味着你会孤单一人。老年生活的质量最终取决于你的健康,所以我现在坚持每周去湖边锻炼,定期做体检。说我一点都不担心是骗人的,但我会尽我所能,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养儿防老”这个说法。生儿育女本该是自愿的,但这样说就变得很功利了。你的孩子听到了会怎么想?
我出生于70年代,出生在东部沿海的一线城市,我和丈夫相恋结婚,现在我们都移民美国,有房有车,养狗,生活还算富裕。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堕过胎,是意外怀孕,当时我们已经领了结婚证,但是还没有办婚宴。其实我完全可以把孩子生下来,但是我内心太抗拒了,不敢想象自己接下来的几十年人生,会被一个可能降临的新生命所绑架。怀孕后的十几天,我每天都为各种事情操心,食欲不振。老公见状,也没逼我,只是安慰我说:“你还小,以后想生可以生。”
虽然知道堕胎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很大,但是相比于意外怀孕的恐惧,我还是咬牙选择了前者。
经过那次经历,我深深思考:如果我有孩子,我能教育好他吗?我们的经济状况能让他享受更好的生活吗?当时我并不知道答案。在和丈夫详细讨论后,他完全尊重了我的选择。
我是一个对事业很有想法的女人,不满足于现状,想要给自己更好的生活。年复一年,忙碌的工作分散了我对“生孩子”问题的注意力。再想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35岁了,可以归类为“高龄妈妈”。那时候,我的经济条件足以承担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但我“恐生”的重心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毕竟我曾经流产过,年纪也大了,如果生下一个不那么健康的孩子,我会面临两难的境地……
现在回想起来,我虽然不是死忠家长,但在犹豫中也曾“实践”过丁克理念。相比那些认为“生孩子”是人生任务的人,我并不后悔。但如果看到那些年轻夫妻和孩子一起长大,心里会羡慕不已,夜深人静时也会自责自己缺少一些勇气和责任感。
其实丁克族群里还有一些细分,很多都是“白痴”(指那些丁克多年,最后因为各种原因生了孩子的人),尤其是男性。我就遇到过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女方是我在国内的一个好朋友,夫妻俩原本说好一辈子做丁克,但男方后来反悔了,四十多岁时在外面找了个情妇,跟老婆商量离婚……
我暗自设身处地地想过,只是觉得有点害怕。所以相对于男人来说,女人选择丁克的成本更高。毕竟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没得选择了,而男人从生理角度来说还有出路。
我32岁结婚,妻子比我小两岁。
回想那个年代,没有孩子似乎是一件很奇怪、很严重的事情。当我告诉父母这件事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你们俩谁身体有问题?有病了,赶紧去治疗。”我和妻子因此受到批评。
但正是因为那个年代信息还不那么发达,我们受到的指责全部来自于家人。
先说一下我现在的生活,我和妻子目前住在北京,有两套房子,身体健康,兴趣广泛。
我以前不知道“丁克”这个词,后来网络流行起来才知道。
我个人觉得没有孩子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唯一的负面影响就是偶尔看到同事的孩子高考、结婚,有点遗憾,不过看了这么多次,好像也习惯了。
那么让我们来谈谈积极影响。
首先是健康。我觉得我和老婆身体这么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孩子。不是我们为了孩子太辛苦,而是我们老了以后,都为对方着想。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对方着想。老婆经常跟我开玩笑,“我们真的要多运动,以后就算生病,也不能一起生病。”
所以在养生方面,我和老婆是比较极端的,每天早上7点起床晨练,8点吃早饭,早饭后去公司逛逛,4、5点逛街回家做饭,7点半看新闻,夏天散步,冬天看书,10点准时睡觉。规律生活的好处之一,就是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就拿我来说,很多人说我看起来只有40多岁,但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
因为没有孩子,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分成两部分:给自己,给对方。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不想要孩子的人很少,主动不想要孩子的夫妻就更少了,所以我们结婚这么晚。
但对于婚姻的谨慎,使得我们不仅对丁克有相同的看法,而且在人生的很多价值观上也趋近一致。
我常常被身边的人视为爱情的榜样,是“中年也能有爱情”的典范。的确,没生孩子之后,我们不仅因为孩子争吵得少了,而且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彼此,互相陪伴,一起出去旅游。即便到了这个年纪,我还是会时不时地在朋友圈发她的照片。
平时就我们两个人。当我们喜欢看书的时候,我们就坐在沙发上,透过老花镜互相看见对方。
其实丁克是一个比较个人的选择,一生中会做很多次决定,比如生孩子,这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只要你做了之后不后悔就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当然,人的思想随时都在变化,现在还不能说我到七八十岁的时候会不会后悔,但到了我这个年纪,我觉得少生病比什么都好。
关于丁克,
你怎么认为?
采访及文章:MK、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