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保护绿色生态发展让生态去促进产业发展
分析蒙阴旅游资源,蒙阴将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保护性绿色生态发展,以生态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生态维护,建立以生态和农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体系,商贸与农业融合,培育文化旅游,形成良性产业。
1.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蒙阴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18年已达49.7%。这充分说明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巨大动力。
其次,旅游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是一个由多个行业、多个部门支撑的产业,游客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旅游目的地只有提供足够的设备和资源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所以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蒙阴县旅游业的融合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正向的拉动作用,随着相关产业的融合,游客也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得蒙阴县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
蒙阴县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优势,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更新旅游景观和景点,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完善服务设施,扶持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从事旅游服务相关行业。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公司、酒店等旅游服务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纳就业再就业人员2万余人,旅游业明显拉动了蒙阴县经济发展,直接带动了酒店、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旅游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蒙阴县旅游业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发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随着大众旅游的到来,各地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但旅游业的脆弱性可能导致其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近期的疫情、重大安全事故等诸多因素可能导致旅游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导致旅游经济出现波动或低迷。
目前蒙阴县的旅游产品仍以观光类产品为主,无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之近年来市场混乱,游客的信任度崩塌,也使得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没有重点,难以带动蒙阴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缺乏个性化。
个性是与众不同的体现,旅游亦是如此,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但蒙阴县的旅游商品大多是同质化太强的普通商品,不仅缺乏收藏价值,不便于携带,也无法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
虽然蒙阴县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旅游发展规划,但随着社会的变化,这一规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该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导致蒙阴县旅游业发展调控力度不够、投入不力,旅游项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更有甚者,一些经营者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管理不善,大大降低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对蒙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门面,旅游环境包括商务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的商务环境是吸引投资的基础,人文环境包括固有的文化底蕴,可以吸引较高层次的游客。蒙阴的旅游环境虽然近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有待提高。
景区建设前期或许有较大的利润,但从景区长远发展来看,蒙阴以“绿色生态旅游”作为自己的品牌,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生态,也损害了已经树立的品牌,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信心,抑制了经济增长。
3.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蒙阴县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只有不断挖掘资源潜力,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游客,增加收入,进而合理地促进经济发展。对于红色旅游,蒙阴的特色景点有沂蒙六姐妹红色旅游区、孟良崮战役烈士陵园等,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因此,在创新红色旅游产品时,应从游学入手,打造中小学生学习实验基地,通过旅游与学习的结合,不仅能为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也能丰富当地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在资金投入方面,旅游投资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前期能够打好基础,即使后期不追加投入,也会有很大的产出。应根据旅游产业的投资特点,引导政府建立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渠道,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旅游市场,提高蒙阴县旅游产业的全方位发展。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面子工程,破坏了蒙阴原有的生态面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蒙阴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整体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蒙阴县生态环境的策略,体现蒙阴县旅游业的特色,不能只顾发展,而不去保护原有的生态。
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以占用耕地为由进行违法建设,这样只会浪费人力物力。应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对必须占用的耕地用途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审查。对从事违法建设的个人和企业,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管控。
结论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就业的改善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对蒙阴县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但旅游业的脆弱性、单一性、支撑不足、对环境的破坏、旅游人才培养不够等因素,都大大降低了蒙阴县旅游业在经济中的拉动作用。
蒙阴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继续打造蒙阴县“生态”品牌,还要加强特色产品开发,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挖掘红色旅游、山地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山地旅游等旅游潜力,进行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