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垦利区:精品带动黄河下游旅游高质量
近年来,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推进“富民”战略。 “旅游惠民”,助力黄河下游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以优质产品为动力
今年8月,垦利区永安镇两幅以“建党一百周年”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巨型稻田画再次成为网红热点,相关话题层出不穷。抖音浏览量超过300万次。 “去年国庆假期,我看到电影里的稻田画场景,就想来这里。这次我真的看到了稻田画,太震撼了!” 来自滨州的游客刘女士一边拍照一边兴奋地说。
垦利区是山东省重要的水稻产区。 2017年,当地将水稻种植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打造了稻田画、稻田迷宫、稻田捕蟹等项目,一经推出就迅速走红。 垦利区通过每年更新稻田画,带动了周边娱乐、餐饮等业态。 目前,稻田画项目已成为垦利区永安镇重要的旅游富民项目之一。 去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超过4000万元。
不仅如此,近年来,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着力提升项目景区水平和旅游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批特色优质旅游项目。 围绕这些优质项目,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将辖区内的景区连成一条线,形成了成熟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
文化旅游带动
今年国庆假期,来自淄博的游客杨先生一家在垦利过得很开心。 杨先生说:“我们平时喜欢欣赏老物件、老技艺,这次开车来垦利,欣赏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技艺。这种虎头鞋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所以赶紧去吧。”给孩子们买两双吧。”
近年来,垦利区垦利街道办事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重点开展文化庭院建设、乡村综合剧场建设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等项目。 以“旗袍过年、黄河世家、火草编织、黄河记忆、虎头鞋”为主题的非遗旅游线路,既加强了非遗保护,又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文化和旅游消费注入新动力。 垦利街道邵家村黄河口草编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邵家村也是垦利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试点村。 该村投资120万余元修建了生火技艺展厅和以“黄河口草编”为主题的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准备了嫁衣。振兴。 每天,村民黄大姐忙完家务后就开始织毛衣。 她说:“在家织毛衣一天能挣80块钱,不耽误给孙子做饭,也不耽误干农活,比出去打工营养多了。” ”
综合拉动
为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垦利区创新机制,成立垦利区全区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领导协调决策作用。 相关部门也在组织架构、人才储备、力量配置等方面进行调整。 近年来,垦利区各行业越来越主动地支持旅游、服务旅游、参与旅游、融入旅游。 “生态、农业、体育、科技等+旅游”已成为“新常态”。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了解农业文化,买到优质的黄河口大米。更重要的是,这里离家并不远。” 家住东营市的盛先生带着孩子来到垦利区游览。 后称外部生态养殖场。
垦利区城外生态文化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场通过融合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胜利油田石油文化、美丽乡村红色文化等,逐步打造了绿色种植、优质养殖、农业旅游及民宿、科普研究。 是一座以农业体验为特色的现代化家庭农场,每年吸引5万多人来这里学习、参观。
“下一步,垦利区将按照‘一核两带五区、多点全球一体化’的布局,延续‘核心驱动、项目驱动、活动驱动、研学杠杆’的思路’,持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