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高校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在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中,大学生占据了怎样的份额以及如何开发这部分市场值得分析和研究。 为此,我们对吉林省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掌握大学生旅游消费规律,为发展大学生旅游提供意见和建议。市场。 1.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目的。 近年来,吉林省一些旅行社在高校推出了一些旅游项目,但效果不佳,不被学生接受。 按照常规思维,大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时间,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充满幻想,敢于挑战,冒险意识强,接触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应该成为一些旅游项目的参与者。 但相反,种种信息表明,大学生旅游市场打开困难重重。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制约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进而寻求开发这一客源市场的对策。 通过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为旅游景区规划者和管理者提供建议; 我们还为旅行社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产品定价、旅游产品推广等方面提供建议。 2.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研究框架。 旅游心理学认为,旅游行为来源于旅游者对旅游的认识和动机,是旅游行为的驱动力。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意识和动机,进而解释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 本研究采用初级研究方法,基于特定的研究目标,通过调查从现实中获取直接的数据和信息[1]。
访谈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采用抽样和问卷调查技术[2]来尝试获得相关问题的答案。 问卷设计遵循简单性、适用性、目的性、针对性的原则,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相结合。 调查内容分为三大类、22个调查问题。 第一类是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调查,第二类是个人消费水平调查,第三类是旅游消费心理调查。 为保证问卷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尽量避免受访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并采用匿名方式填写。 问卷回答内容分为单选、多选、文字描述三类。 为了便于统计,对选项进行了编码。 从2005年9月到2006年3月,历时半年时间完成了访谈、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和问卷统计。 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问卷294份,回收率为86. 5%,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8. 3%,共计余共收集信息20300条。 如果调查问卷中的某些项目没有得到答复,统计时将从调查总数中扣除。 此次调查对象是长春、四平等9个部委、省属高校的68名文理科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受访者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校众多,学生来自广泛的地区,具有各个学历层次。 3、受访者基本统计将受访者家庭住址分为市、县、农村三类。 受访者生活费用来源包括依靠家庭固定工资收入的154人、依靠家庭农业收入的85人、依靠政府救济的85人、自谋职业的17人(其中依靠两份收入的52人)。
表1显示了不同学生消费水平的构成及比例。 表1 学生来源及每月消费水平构成资料来源:月消费水平(元/月): 300 300- 500 500- 800以下 800以上 城市 149 15 68 60 6 县城 48 7 29 12 0 农村 91 40 36 15 0 合计 289 62 133 87 6% 100 21 . 5 46. 2 30. 2 2. 1� � 大学生每月生活必需消费占总消费的61. 5%,其次是交友,占总消费的10%,其余消费所占比例为:买书9. 84%,上网5. 54%,其他消费10. 35%,旅游消费最少,仅为2. 77%。 大学期间旅游消费为零的人有16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3.1%,而旅游消费占比超过20%的只有10人,占总人数的3.8%。 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旅游消费占比 旅游消费占比 30%及以上 29% - 20% 19% - 10% 5% - 9% 5%以下 人数 263 3 7 31 27 29 166% 100 1. 1 2. 7 11. 8 10. 3 11 63. 14.大学生出行影响因素分析 4.1. 大学生旅游态度及影响旅游因素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喜欢旅游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1。3%。
图1 大学生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喜欢旅游,但在大学期间有过旅游经历的,占调查总数的47. 6%。 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出行的因素集中在缺乏资金和不愿意花家里的钱。 紧张的学习时间也对大学生的旅游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如图1所示。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学生依靠家人来支付微薄的生活费用。 他们缺钱,只能维持温饱。 有的必须靠奖学金读书、勤工俭学才能生存。 这类学生有良好的旅游愿望,但无法做出旅游消费决策。 4.2. 对大学生选择出行方式和时间因素的分析显示,74.3%的受访者普遍认同与朋友一起出行的出行方式。 跟旅行社组织跟团游是大学生不太看好的一种旅游方式,占受访总人数的5。7%。 我们拜访了吉林大学和长春大学的一些学生。 他们认为,旅行社组团时,人员过于混杂、陌生,难以沟通和游玩。 但同学、朋友朝夕相处,互相理解,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互相照顾,默契地协调活动,玩得其乐融融。 达到旅游的目的。 与父母一起旅行和独自旅行也不是受欢迎的选择,分别为11. 4%和8. 6%。 大学生认为暑假可以作为出行黄金时段的首选,其次是五一、国庆,三者之和占88%。 其他时间并不是学生出行的最佳时间,尤其是期末考试期间。
4.3. 大学生旅游项目选择因素分析游览文化历史景观、登山等户外休闲活动是大学生旅游项目的首选(本题为单选题),如图2所示。 55第6期� � � � � � � � � � � 李晓东等: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实证分析 图 2. 受访者对旅游项目的偏好比较 4. 4. 大学生对旅游促销方式的看法 大学生选择的旅游促销方式有:广告,占受访者总数的34%; 面对面讲解,占受访者总数的30%; 发传单,占受访者总数的24%; 召开产品推介会的,占受访者总数的24%,占调查总数的12%。 4.5. 出行信息获取方式分析大学生主要通过家人、朋友、熟人、同事等介绍获取出行信息,占受访总人数的47%; 其次是媒体传播,占受访总人数的30%。 一般来说,大学生对景点了解不多。 采用问卷第13、16、18、19、20、21、22题从不同方面调查学生对吉林省旅游的了解程度。 根据统计数据,他们知道的并不多。 。 长白山、净月湖、松花湖、查干湖较为知名,分别占受访人群的59. 4%、42. 5%、38.3%、35. 1%。 其余排名依次为:伪皇宫、关马洞、三角龙湾、长影世纪城、南湖、吉林北山。
还提到了世界园林、莲花山、雕塑公园、文庙。 他们最想去的城市中,只有吉林省的几个城市。 吉林市、长春市、延吉市、白山市上榜。 其中,想去魅力之城吉林的只有6人。 4.6. 旅游消费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旅游消费决策的因素调查列出了时间、价格、距离、身体状况、意识形态、景点吸引力等六大因素。 图3 旅游消费决策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时间、价格、景区吸引力是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 有183人将时间因素视为影响旅游消费的第一因素。 50%的学生认为,如果学期开始的课程不紧张的话,他们可以去旅行。 在最终审查期间,当被问及是否旅行时,有 245 名学生选择“否”,占调查总人数。 84. 8%。 可见,充足的空闲时间是大学生旅游的前提。 对于大学生来说,出行关键是时间的选择!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去旅行。 制约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基础。 受访学生中,月消费水平在500元以下的占受访总人数的67.7%,大多数学生选择生活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出行。 从消费结构来看,大学生消费占日常收入的90%。 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61%的人仍然贫困。 47. 6%的学生没有将旅行纳入他们的消费计划。 如果你有时间但没有钱,你就无法去旅行。
在影响旅游消费决策的因素中,价格因素被156名大学生视为首选因素,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推论。 景区吸引力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仅次于时间和价格因素。 也就是说,即使有时间、有合理的价格、有足够的资金,如果景区不理想,学生也不会做出出行的决定。 景区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选择。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旅游项目:一是沉浸式、参与科普活动,如滑雪、登山、户外游戏等;二是沉浸式、参与科普活动,如滑雪、登山、户外游戏等。 另一类是学习知识、增长知识、满足好奇心的项目,比如参观名胜古迹、参加科普活动,而购物、享受美食不会是旅游项目的首选。 5、建议与想法:大学生对旅游的认识只停留在需求阶段,而没有转化为旅游动机和愿望。 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的产生基于知觉,而知觉的形成又依赖于对大量信息的掌握。 因此,要开拓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就必须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旅游相关信息,使学生产生偏好,形成旅游动机,最终做出旅游消费决策。并采取行动。 5.1开展多元化营销渠道建设。 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景区,推广旅游产品的方式都不能单一。 大学生群体文化水平较高,消费相对理性,商业宣传和炒作的效果不佳,因此不被大学生接受。 。 因此,建议:(1)邀请部分大学生参与服务,优先安排景区开园庆典活动。 这些先锋要广泛宣传景区,提高宣传的可信度和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6 长春大学学术报告第十七卷 (二)旅行社应与各高校学生组织建立联盟。 学生在旅行社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组织团体,提出旅游项目。 旅行社专门办理吃、住、行等服务,收入按比例分配。 这将有助于旅行社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发设计新的旅游产品,同时帮助大学生改变旅游消费观念。 (3)旅游行业管理者在导游考试等方面偏向大学生。 他们一方面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另一方面让大学生参与导游社会实践,了解旅游、宣传旅游、服务旅游、参与旅游。 5.2. 从传播方式上选择焦点媒体营销策略。 可以说,我国旅游业还没有足够多的旅游单位明确细分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制定特色营销策略。 这就使得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将面临相同的宣传需求和一致的信息接受渠道。 因此,旅游信息的接受在传播渠道的限制下无法完成信息源与信息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 信息 传出的信息与反馈无法匹配,导致本次调查中出现了大学生忽视商业广告的情况。 鉴于大学生特定的细分市场以及大学生相对固定的生存空间和接触渠道,笔者认为应利用对大学生信息接触有影响的分众媒体来开展传播活动,即通过选择特色媒体,目标受众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并有效利用信息传播资源。
例如,在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杂志上发布广告、增设折扣版面、定期赞助校园刊物、在校园报纸上组织标题征文、举办旅游知识讲座、模拟旅游公司招聘会等,引起高度关注。以及大学生的接受度。 积极沟通渠道,提高旅游单位在大学生心目中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5.3. 采用更加灵活的价格促销策略。 大学生普遍热衷集体郊游。 专业、班级、宿舍、校园社团的成员都有集体郊游的主客观条件。 人员相对统一,参与者数量较多,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背景知识。 对于这群集体旅游特征明显的人群,旅行社、景区等单位应在价格上倾斜,根据人数进行价格折扣。 情侣游、宿舍游、班级游等 5.4. 开展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开发。 纵观各旅游景区的旅游项目,旅游项目多,参与性项目少,适合大学生的就更少了。 开发一些内容丰富、有趣、刺激的产品,如登山、寻宝、野外生存、对抗模拟、动植物园、科普观察演示、户外约会等,深受大学生喜爱。 大学生精力充沛,精力充沛,接受新鲜事物,对旅游消费持积极态度。 全省有数十万大学生,客户市场潜力巨大,亟待开发。参考文献:[1]·何辉。 现代广告教程[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赵涛. 旅游市场问卷调查抽样技术[D]. 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2002.[3] � 刘纯。 旅游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 严英,安仪. 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与引导[J]. 昆明大学学报,2004(1):54-59.[5] � 黄国庆、赵毅. 我国青年学生旅游营销策略[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6):422-424。 主编:沉红梅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实证分析李晓东1,张子一1,吴耀翔2(1.长春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12, 中国;2. 长八山自然保护管理局, 白河 133000) 摘要: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市场,如何发展、盈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及制约因素,从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组织形式、旅游线路选择、出行时间、营销宣传等方面提出旅游建议。关键词: 大学学生; 旅游; 消费心理学; 分析57第6期�����������������李晓东等: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