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雅古韵焕新描绘潮州时代发展新画卷
对于潮州来说,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关键一年。 要牢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起直追,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是党主席嘱托的奋斗之年,也是丰收之年。我们乘着时代东风,描绘新蓝图,取得丰硕成果。
今天的潮州,胸怀嘱托,肩负重任,奋发图强,人民心怀感恩,迸发出前所未有的锐意进取。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城市品质和实力不断提升。 它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正在努力建设沿海经济带。 特色高品质城市,加快构建“一河两城一湾”空间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双区”“双城”联动建设,着力打造中小城市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 在庚戌,在保留千年古城文化文脉的同时,也着力描绘潮州时代发展的新画卷。
文化优雅
古韵更新 描绘潮流文化蓝图
潮州功夫世界茶。 8月,“潮州手拉朱泥壶”正式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与潮州首个成功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凰单丛茶”一起,形成了潮州茶文化体系,并将进一步打造潮州茶文化体系。 具有茶文化特色的金字招牌。
事实上,成千上万的潮州人用这种高雅精致的茶文化艺术结交了世界各地的顾客。 他们通过工夫茶局,连接了几千年的潮州文化,架起了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的桥梁。 去年以来,潮州功夫茶这块金字招牌的高分也备受关注。 潮州凤凰单丛(丛)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列入首批“中泰3+3”地理标志互认。 《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相互保护试点产品名录和首批10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
这背后,是潮州人致力于传承、保护、弘扬潮州工夫茶艺术的忙碌身影。 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工作机制,《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枞(丛)茶》为市级地方标准,《潮州工夫茶具茶壶、盖瓯》、《潮州《功夫茶具茶杯》《茶具四宝》、《潮州功夫茶具砂碎器》、《潮州功夫茶具土炉》等四项潮州功夫茶团体标准相继发布。 此外,“潮州功夫世界茶”迪拜世博会启动活动、“潮之汇”潮州文化沙龙等活动也相继开展。 凤凰山茶旅游走廊总体规划持续推进。 凤凰、皇岗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城镇。 以潮州工夫茶为灵魂的农业旅游、茶旅游、文化旅游得到融合升级。
打造潮州茶文化,可以探索的远不止工夫茶本身。 可以品凤凰单丛茶,畅谈千年潮州文脉。 作为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的工夫茶也与潮州文化创意产业联动起来。 快速发展:今年潮州大力实施工艺美术发展“八个一”工程,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总数达到17个。潮剧荣获全国优秀实践案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文化研究基地、国内首个两个华人华侨文化(潮汕)研究中心相继成立……
肉眼可见,潮州风情文化的新蓝图正在绘制——走在潮牌坊街,浓浓的古风扑面而来,街道两旁的复古建筑都已成为定格全国各地游客手中的影像。 在游客慕名而来的同时,潮州也陆续谱写了“保护与振兴”的新篇章,启动了潮州古城提升计划,探索了“领导班子+实体机构+市场运作”模式,引进华侨城参与古城运营,开展“百个修缮工程”百措(祠堂)”推进镇海楼、廖措祠等历史文化地标重建修复工程、汉文公庙升级改造工程139处文物古迹、1288处古民居已全面竣工,与万科集团一起,在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饶宗颐故居区域内建设了一座。唐、宋、元、明、清各代建筑的“活的博物馆”正在逐步成型,进一步展示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雅与“新”美。
同时,潮州还以古城旅游为龙头,将1345处文物古迹景点连成链条,与涵碧楼、毛智会议纪念馆、左联潮州英杰故居等红色基地融为一体加快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美食之都“三区一城”,先后荣获全国“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城市”、“最受欢迎的国内旅游目的地”,迈向“中华古誉第一梯队”、“世界级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的美好新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浓郁的潮州文化中,潮菜抓住了文化资源爆发时抢占新机遇的最佳时机,成为这座旅游“热搜”城市的热门关键词之一。 2020年,潮菜烹饪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也抓住这个契机,打造潮州市“十大美食村”,实施“一村一店一菜”工程,推动“农家菜”、“农家乐”产业链的发展,大力发展。推动江东镇竹笋文化节、文慈镇杨梅节、凤凰镇美食节等一系列特色美食主题活动的实施,充分发挥“潮菜第一中华菜”的品牌效应,建立国际潮菜标准体系,探索“中央厨房”产业化新路径,聚焦“潮菜+文化旅游”产业新模式。
确实,当你深入潮州一线,你就能从日益高涨的人气中感受到潮州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机与活力:在潮州市宝石园创意馆里,有300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非基因艺术家齐聚一堂。 博物馆继承了传统,拥有3000多件不同类型的展品,令人眼花缭乱。 这个集传统工艺展示、研究、旅游、文化创意开发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 近年来,累计接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人数超过40万人次; 在潮州玉德堂茶壶艺术学院这个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新一代年轻人为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时尚元素,同时将大学人才的培养嵌入到传承中。传统技艺的协调。 多所高校大学生陆续走进潮州非遗,传承中华文化遗产; 在良好势头下,今年潮州市新批准使用“凤凰单丛(芳)茶”地理标志专用商标企业18家,累计获批并申请使用的企业达70家。 地理标志企业数量加速增长,街头出现的雅致茶馆,就是潮流文化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的生动缩影。
新技术
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漫步凤城,一方面可以看到这座古城几千年的底蕴,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日积月累的创新能量。 新旧两种力量融合共生,创新前行。 科技创新的能量在这座古韵之城不断积聚,驱动着科技产业的效率和速度。 这是潮州开新局、培育新机遇、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时刻。 解释。
从加快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迭代升级,打造潮州市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为加快5G基站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已累计建成5G基站1485个……
汉江实验室不断开展科研攻关,累计投入省市建设资金9766.46万元。 大力推进微纳米陶瓷粉体、功能陶瓷薄膜等核心技术研究,与三环集团合作开发5G通信MLCC等自主核心技术。 科技产品; 进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金融服务,利用金融机构为潮州市49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资金2.49亿元……
潮州创新发展方向日益明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加快高新技术、综合能力建设。 跨行业、跨领域、行业应用广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找准5G与工业发展的结合点。
为此,潮州大力支持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深圳加强战略协作,推动科技产业、文化旅游、智慧城市、能源等领域合作环境保护等第一批30件重大事项、21个重点项目启动落地。
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也相继推进。 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投产。 中国平安、中建四局、中国保利、太平洋建设、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纷纷投资落户潮州,为潮州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加快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大市场开拓和品牌打造,外贸全线提速。 据悉,今年1-8月,潮州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5倍,位居全省第一; 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分别增长38.1%和92.3%,双双位居粤东地区第一。 亮眼的成绩单是潮州注重创新增效、现代产业升级的最好注脚。
沙聚成塔,腋聚成裘,滴水可以汇成河。 今年,潮州“小规模升级”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小规模升级”任务80项。 正是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潮州涌现出一匹具有发展潜力的黑马企业,预计今年全市工业企业数量将达到1000家。 值得一提的是,潮州还引进北京创业黑马集团设立潮州产业加速器。 第一期选拔50名潮州本土企业家进行加速培训。 8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增长,营业额同比增长20%以上。 接下来,黑马的创新资源、产业资源、资本资源也将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潮州本土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做强做大,培育源源不断的行业“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 公司。
不仅如此,潮州传统企业改造也得到进一步落实。 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不断推进,实现智能装备应用1万余台(套),“上云上平台”企业1461家。 今年1月至7月,潮州技改投资增长35.3%。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迭代升级。 上半年,潮州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7.88亿元,同比增长27.6%。
在此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选和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也启动。 潮州提出,到2025年,全市传统产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 打造一批国内同类企业的领军人物,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望向城市的另一面,不难发现,聚焦科技创新也在乡村蔓延,“数字治理”乡村振兴正在全面推进——
茶产业数字化是亮点之一。 潮州不仅大力推进凤凰单丛茶数字茶园建设,还在茶旅游走廊试点数字村庄建设。 同时,用科技创新开拓新领域,“以竹代塑”的竹科技公司获得了急需的国家战略专利和国家标准,为乡村振兴打开又一个“数字窗口”。 此外,潮州还积极开展产学研和科技人才支持乡村振兴,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和农业对外合作研究院研究院,并成立了“潮州单丛茶产业研究院”,重点为“三农”培养科技人才。
生态美
软硬结合,通过“组合拳”提升城市品质
潮州古韵,依山傍水。 汉江的一个海湾蜿蜒穿过城市。 雄伟的广济古建筑、古桥与波光粼粼的江水相得益彰。 一幅绿色自然诗画长卷徐徐展开。 这些都是很多欣赏者中的“汉江印象”。
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韩江软体动物在消失30多年后在韩江潮州盆地重新出现。 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首次发现并成功救助海龟,也是潮州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汉江水质持续优良的最好例证——是的,汉江正在变绿。
今年,汉江潮州段以高分通过国家示范河湖建设验收,水质继续保持在二级标准以上。 上半年地表水改善率位居全国第19位、全省第一; 潮州供水枢纽和韩江榕江连江“三江通”工程和韩国引饶河工程,使粤东地区超过1300万人受益,改善了粤东水生态; 枫江流域整治同步推进,投资2.3亿元建设21座污水综合处理设施,连接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等管网,仅用3个月时间实现逆转被动局面,水质连续达到Ⅴ类标准……
为了让汉江美丽的水域常绿,共同打造生态发展的绿色之路,潮州近年来在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方面的努力也备受关注。
据悉,目前潮州正以枫江流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投资6.71亿元弥补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深入推行“河湖长制” ”; 推动全市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扬尘治理。 同时,附有《潮州市韩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潮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白皮书》、《潮州市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潮州市加强水土保持《生产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优化生态资源配置; 完成优质水源林1.64万亩,全市135万亩生态公益林100%参保; 大力开展毁林、植茶整治行动。 投入12.82亿元,深化农村“三清三洁”。 拆迁改造、“四好农村路”、“厕所革命”建设及污水处理; 目前,潮州市已将68个绿化项目纳入2021年“绿色美丽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推荐40个行政村为“广东森林村”候选村。
美丽的韩江水映照着新的潮州。 目前,潮州市全市上下正在区域、跨部门协调,人们争相成为保护汉江的志愿者。 “水秀美,清恒久”逐渐成为自觉追求,共同巩固韩江全国“最美家乡河”和韩江潮州段国家示范河湖建设。 成果打通了“水网”,恢复了“水生态”,改善了“水环境”。 不仅如此,在生态环境稳步改善的基础上,潮州还借鉴“水利+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治水文化”创建示范河湖的成功经验,大力继承和发展弘扬特色水文化,丰富乡村文化形态,推动潮州文化旅游发展,推动潮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城市品质也在悄然提升。 “十四五”33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934亿元提上日程。 汉江、北溪等城市发展新轴正在开发建设,围绕“两新一重”。 汉江广场、世界潮人文化旅游基地等重点项目即将竣工。 大潮高速、潮汕绕城高速已建成通车。 34个老旧社区、21个城中村、11个农贸市场加快推进。 “城市大脑”建设全面推进。 中心城区初步实现5G网络覆盖,已征集项目626个。 具有服务功能的“i潮州”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营。
当然,除了在城市建设上走在前列,还必须软硬结合,打出提升发展的“组合拳”。 为扭转营商环境,潮州搭建平台、强化保障、组建专项队伍,打造优质高效的招商引资服务环境。 今年,潮州出台7大方面150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实。 政务服务、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 政府网站集约化程度位居全省第一。 催生了“全国优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企业开办、出口通关、电力水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服务效率,高于国家和省目标要求; 制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办法》,加快深潮地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战略合作。
正在升级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潮州,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吸引了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和外商:2020潮州投资推介会等大型活动规模化的招商活动成功“引凤筑巢”。 截至8月30日,已联系金风科技公司等20批投资商在潮州市洽谈投资项目,签署并落实多项合作协议; “借船出海”探索建立合作公司平台,成功引入多家城市建设运营企业携手“城投”加快邗江新城开发建设; 2021年重点项目开工仪式拉开帷幕,总投资577.4亿元的269个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此刻,潮州正乘着产业重大升级时代的浪潮。开始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