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务员面试热点:传统节日文化自信文化的主体性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 【中文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节日是民族和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是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时间观念和礼仪秩序。 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融合、完善和变化,逐渐形成了成熟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模式,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滋养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节日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能够赋予我们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进、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一方面,这种力量来自于当代中国人对民族传统和文化意识的反思。 另一方面也与外界的关注和认可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在人们年复一年的节日活动实践中,文化主体性被确立。 在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使其更加有机地融入当代生活,可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丰厚的物质、社会和精神效益,真正使之成为“我们的”节日。
20世纪的传统节日:从批判反思到文化自觉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个从自我反思到自我革命再到文化自觉的文化进程。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西方强烈的政治、军事、经济冲击下,一直处于自我混乱的状态。 仁人志士试图通过文化创新推动制度变革、民族自强。 她们剪掉象征保守和落后的辫子,穿西式服装。 她们鼓励女性放开双脚,走出家庭,接受新的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推翻旧习俗、新文化、引领新文化潮流的号角。
1928年,新成立的南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文化改革规定,包括以新历代替旧历,一切传统节日必须在新历日期举行。 但由于民国政府缺乏动员全社会共同实施改革的能力,一些节日习俗仍残留在民间。 一时间,元旦和春节并存。 1949年后,政府致力于改革节日习俗,将春节期间的祭祀活动(迷信)、燃放鞭炮(火灾和人身伤害)、饮食(浪费)视为迷信、危险、浪费,予以劝阻。 。 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政府从关心人民生活的角度出发,开始提倡举办春节联欢会,倡导社会各界在团结的气氛中共同庆祝春节,并着力确保开展春运和节日期间物资供应等惠民活动。 1980年,国家恢复春节三天假期制度。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思潮快速涌入国内,中华文化再次受到质疑和挑战。 社会上有些人天真地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习惯于以自己理想化的西方为参照。 一时间,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纷纷到来,受到中国人的追捧。 商人也为了赚钱而利用它们,夸大它们,使许多外国节日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日常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挤压。 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人们开始怀念过去,探寻祖国、民族的文化根源。 再加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也有了闲暇和闲钱从事文化活动。 传统复兴的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 它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20世纪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文化意识的概念。 他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有‘自我认识’,了解其起源、形成过程、特征和发展趋势,没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义。它不是什么‘文化回归’。” “复古”,也不是提倡“全盘西化”、“全盘他化”,是要增强适应新环境的独立能力,实现新时代文化选择的独立地位。
从反思批判到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否定自身传统的过程,也是一个现代国家走向独立、自立、富强的必由之路。 欧洲的德法、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初也经历过类似的自我否定、思想混乱甚至迷失方向的时期。 他们也不同程度地从祖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有效运用民族文化遗产,重新找回了文化自信和国家发展动力。 因此,文化自觉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和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的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节日文化主体性构建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复兴热潮主要是地方或民间力量推动的,那么2004年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则是政府主导的全国性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赋予包括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合法性和合法性,让这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传承的民俗文化有机会走进殿堂,充当“根”和“魂”社会主义中国文化。 ”,得到保护、传承、发扬。 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前后,一批民俗学家和社会各界向政府发出强烈呼吁,要求政府改革节日制度,允许传统节日放假,并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支持。 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全国法定假日制度。 全年假期总数由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元旦休息一天,国庆、春节休息三天不变。 5月1日国际劳动节由三天调整为一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一天。 这是中国政府在时间管理制度上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走出了20世纪的文化反思时期,进入了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作为一项国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年来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建立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机制和从国家到地方、基层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 它不仅从外部确立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地位和价值,而且注重提高传承人、传承群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区的行动能力,培育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 目前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节日有76个(其中汉族节日42个),约占492个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的15%。 这不仅因为节日作为重要的文化空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还因为节日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神话传说、祭祀仪式、音乐舞蹈、体育娱乐、节日美食等,往往附属于大型传统节日活动,只有在节日期间才能集中展示。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走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有了文化主体性,我们就有了文化意识上的坚定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基础。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坚实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可以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秉持的核心理念,即特别强调个人、群体和社区在保护传承中的作用,以及传承人在保护实践中的主体性建构。强调。 这种主体性的建构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支撑。 只有在深刻认识自身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国家的自然和历史,记住我们是一个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其中有一些是无价之宝)的国家,记住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自主性和自主性。”主动介绍外国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节日,梳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和节日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找出现有节日文化遗产的整个家族背景。 ,已成为当代民俗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21世纪以来,节日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中国节日日记》是2009年经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原文化部全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中心策划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委托项目,由文字、视频和数据库三部分组成,旨在记录和研究我国传统节日的原貌、演变和当代意义。 据已故学者、文化部全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介绍,截至2021年,仅文本就形成了超过5000万字的成果,“其中约800至1000字”。实地调查,包括历史文献的检索,对节日的系统回顾。”
与此同时,中国民间作家艺术家协会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倡导下,自2008年起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该项目利用各地传统节日以国家为载体,组织节日论坛、节日考察、节日展览、演出等活动,旨在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声音,为节日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笔者从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处获悉,2017年至2023年,“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共举办140场,平均每年20场左右,且参与人数已突破百万。
增强文化自信 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活动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有了主体性,就有创新发展节庆文化的信心和动力。 节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也能得到提升,参与者会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节日活动可以促进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节日的复兴也能为逐渐空心化的乡村带来人气和活力,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同时,城市传统节日的复兴也可以为新移民提供融入当地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这些都是构建文化自信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自信时特别强调:“文化建设只有端正才能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造新思想、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真正做到古今中外、洋相中用、辩证取舍、创新,实现传统与有机结合。 “诚信与创新是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必须坚持的行动原则。 只有坚守诚信,才能坚定对节日传统的信心,在外界冲击面前不至于迷茫、动摇; 只有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才能让古老的节日传统在今天重新焕发光彩。 事实上,节日习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 比如寒食节、上巳节和清明节在历史上不断相互融合,最终融合成清明节。 立春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而如今,许多与立春相关的习俗都被融入到了一系列的春节活动中。 只有少数地区保留了立春、迎春等习俗。
从节日的变化和发展可以看出,节日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节日的制度体系、主题和活动形式必须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完善。时代和人民的精神心理需求。 勇于创新,实际上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一个社会只有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有足够的认知和自信,才能认真研究它、管理它、调整它,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本文系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传统节日体系构建与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
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②高秉忠:“作为过渡礼仪的两种庆祝——元旦与春节关系的一种表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③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意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