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2023年春节旅游受疫情影响呈现几个特点?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3年春节数据显示,文化和旅游行业从业者一片叫好。 国内旅游人数突破3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3%。
注:以上为前10名旅游客源城市,而非目的地城市。 重点旅游客源城市主要景区的广告投放将获得更好的回报。
我参考了携程网的《2023年春节旅游报告》,整理了一些数据和自己的观察。 受疫情影响,春节旅游呈现出几个特点:
1、游客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几乎没有老年旅游团。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继发感染。 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在人流量大的节假日出行。
2、自驾游作为出行方式更受青睐。 自驾出行更加灵活,可以有效降低高铁、飞机等密闭空间内的感染风险。
3、气候温暖宜人的地方是旅游目的地的首选。 海南三亚、云南西双版纳等热门旅游城市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出境旅游逐步恢复。
4.休闲度假旅游更加流行。 春节期间,家庭出游较多,且大多偏向运动量较少的休闲度假旅游。 亲朋好友合租小民宿,合家团圆度假成为庆祝春节的新方式。 这种方式未来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包括春节送餐、定制旅行、特色活动等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
总结了2023年初的旅游市场,我们结合数据和市场情况来谈谈今年的文化旅游市场将如何变化。 注:以下均为个人判断。 由于后疫情时代文旅市场的不确定性,尚待时间验证。 。
1、旅游目的地以东南亚城市为主,美国、日本、韩国受到一定影响。 国际政治将对出境旅游产生较大影响。 布林肯访华给中美关系带来小阳春后,他们将重新回到与麦卡锡台上对峙的状态。 台湾问题将疏远韩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情绪将影响今年的旅游市场。 但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旅游业将发展良好。 泰国作为高品质、低成本的境外旅游目的地,下半年游客人数或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春节期间跨境旅游逐步恢复
2、国内主题公园将率先带动各类文旅产业复苏。 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仍然是吸引旅游业的龙头企业。 广州长隆、自贡灯会、常州恐龙园等国内知名主题公园IP也将跟进。 。 我国主题公园仍有巨大需求,但目前主题公园发展水平仍较低,缺乏文化IP、游乐创新、精细化管理。 但城市主题公园的需求依然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西南地区开始试点国有园区项目市场化运作开发。 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是向城市公园注入文化IP,打造旅游文化城市公园。 例如,日本的熊本县(熊本熊)、富山县(哆啦A梦)、台湾的宜兰县(几米)都制作了IP化的城市公园。 未来,它们将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逐步呈现在游客面前。 目前,城市市民公园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每年维护成本较高,且无收入。 未来,市民公园的升级改造,通过精细化管理形成新的主题公园,引入消费品产品,打造IP品牌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吉米广场公园
3、乡村旅游科技与农业旅游融合趋势更加明显。 国家发展乡村振兴的基本核心是解决城乡发展、收入、资源不平衡问题。 而且,中美贸易战、俄罗斯乌克兰战争,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名世界120多位,乡村振兴仍需立足农业发展旅游业。 抛开农业谈旅游和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有些偏颇。 农业发展还需要发展集体经济所有制农村合作社、科技兴农、提高农业产业链效率、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在这样以农业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谈文化旅游。 未来,如果有乡村文旅工作室,可以利用资本力量与乡村农业公司合作,包装一两个特色农业园区,这样就不再有过去的农业园区了。 属性转化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科技农业园区,旅游与产品相互流动,形成盈利叠加效应。 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复制。 这也是日本“木木农场”成功将养猪业转型为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原因。 如果现在的乡村旅游仍以地产、小镇的形式呈现,没有核心产品或文化内涵,未来将面临衰落、破败的风险。
莫库莫库农场
4、政府投资减少和债务水平高企将影响今年及长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疫情冲击下的文化旅游产业运营遭受重创。 所有链接均受到严重影响。 多位文旅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新开工的项目很少,回款特别困难。 受地方政府债务影响,2023年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并不乐观。 此外,转型文旅的房地产企业也因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进入了短暂的蛰伏期。 融创、伟光汇通等大型文旅企业负面消息较多。 文旅项目投资减少的同时,带来了盘活存量资产的机遇,也为国有文旅资产的包装、运营、营销、升级原有项目带来了新的需求。 2023年文旅项目的核心是运营。 虽然前端项目投资和新建项目仍存在机会,但随着新建项目减少,市场竞争将加剧,人们的出行度假需求属于刚性需求。 如何通过运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此时的需求对于文化旅行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今年,文旅风潮将再次摆脱务实,回归市场和产品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