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旅游特色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成为应有之义
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崂山区深谙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力求“诗与远方”,就像挂牌后“订满”的山东手工·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一样。
7月1日,1000平方米的山东手工·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正式启用。 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优秀手工作品,以及崂山剪纸、掐丝珐琅、活字印刷、泥塑等传统技艺的互动,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驻足观看、体验,尽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事实上,这只是崂山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采取的众多举措之一。 不久前召开的省党代会,突出强调了“高水平建设崂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区”。 基于此,要以新时代崂山文化价值的探索和诠释为基本内容,加强崂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古琴演奏。
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年轻的地区
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崂山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道教文化资源丰富,在整个道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里的山海文化独具特色,以山海景观为特色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这里的红色文化代代相传,还有崂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地方。 红色文化资源; 还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等充满生机的民间文化,不仅体现了这里纯朴的民风,而且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与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相比,崂山区作为青岛最年轻的主城区,成立还不到30年。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青春”,崂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
在崂山,文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内生动力。 以王各庄大馒头为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传承了500多年的王哥庄大包子,近年来被贴上了网红的标签。 2021年,当地160多家包子加工商全年大规模生产包子。 生产馒头近1.6万吨,产值过亿元。
为了让这一网红产品继续走红,在鼓励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崂山区积极引导从业者为王哥庄大包子注入创新元素。 一方面,创新包子款式,不断推出好看又有意义的包子; 另一方面,创新包子运营模式,通过举办大包子文化节,促进地方特产与文旅资源的有机融合,并通过线上销售平台,打通王各庄大包子的“朋友圈”传播到世界各地。
依托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今年以来,崂山区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和振兴,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保护,不断提高文物利用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文化”进景区、社区、校园等活动,积极探索在大哈东客服中心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城区黄金地段设立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仰口风景区、二龙山风景区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
崂山的使命与机遇
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是崂山区高质量新城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 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物质发展,更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要依托山海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化城市设计、完善城市功能、引入文化元素。
这是省、市两级赋予崂山的战略任务。 青岛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模范城市。 着力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典范,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城市文化软实力成为文明创建的硬支撑; 在不久前召开的省党代会上,崂山与曲阜、淄博、泰山等地一起,被寄予厚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区。 基于此,崂山必须积极抢抓机遇,勇担使命,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给崂山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化只有融入生活、与产业融合,才有生命力。 以端午假期为例,崂山区不少景区游客量倍增,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 据介绍,假期期间,崂山区图书馆、文化馆、景区、博物馆开展了相关文化旅游活动。
其中,崂山书院推出“龙舟”跳跃比赛,创作新版皮影戏《崂山道人》,将传统神话传说活灵活现; 2月2日,农场开展旱地龙舟“包粽子”动员、扔锅游戏、端午民俗课、赛龙舟等青岛优力、崂山好产品等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亲子游客; 杯博物馆等文创企业将崂山产品与中国传统习俗相结合,推出青岛友利、崂山好品系列文创产品……
在崂山,通过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崂山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是崂山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压舱石”。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按照省党代会精神,目前正在抓紧编制《崂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抓紧实施《崂山道教建筑群保护规划》。 以博大精深的崂山道教文化为支撑,崂山正在塑造文化名山的形象。 。 同时鼓励学术界加强崂山文化研究,提升崂山文化品位,丰富崂山旅游文化内容,推动崂山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系列举措背后的核心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市场化运作,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引领。 过去一段时期,崂山区文化旅游产业一直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 依托优质资源禀赋,崂山区要大力招商引资,推动影视动漫、音乐演艺、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出版传媒等企业发展。 崂山聚会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品牌体验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年轻化表达。 近年来,故宫文创、三星堆文创的火爆,除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之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俘获年轻人的心。 拥有崂山道士等一大批优质IP的崂山区,必须摆脱传统思维,加大创新力度,开发融合崂山特色民俗风情和独特工艺的文创产品,让崂山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多元化的展示。 我们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乃至VR、AR等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虚拟现实产业是崂山区的主导产业。 在推动产业项目发展的同时,崂山区目前正在筹建VR体验中心,计划通过市场化运营,让公众体验VR的魅力。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VR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传统文化,无疑对崂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集中力量打造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文化名企、文化品牌活动聚集地。 崂山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区正在崛起。 (青岛日报/观海报记者 易涛 通讯员 梁泰红)
青岛日报,第1版,2022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