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开幕
5月16日,以“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开幕,呈现开放合作新气象。
展会扩容升级助力深化务实合作
东钱湖碧波荡漾,中式廊桥造型的宁波国际会议中心矗立在湖畔。 这是中国—中东欧博览会首个新场馆,容纳的参展企业较第二届增加了30%。
“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是我们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尤德亮表示。 今年,波兰投资贸易局组织了10多家企业参展。 除了带来传统美妆产品、农副产品、琥珀等产品外,还新增了两家服务贸易公司。
走进智能制造展区,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蝙蝠飞机以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目光。
蝙蝠飞机市场总监刘丹介绍,蝙蝠飞机于2018年引入中国,是中斯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 涉及技术引进、航空制造、产业开发、机场建设、航空服务等业务。 计划在华投资规模约为20亿元人民币。
它不仅有利于贸易,而且有利于投资。 进博会为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搭建桥梁和纽带——
吸引中东欧国家400余家境外企业参展; 展品5000余件,其中首批欧盟地理标志产品; 首次开设服务贸易展区; 分行业、分国别举办一系列贸易投资促进活动。
2019年首次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以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凝聚了各方务实合作的积极意愿。
匈牙利企业家和雇主协会联席主席科瓦奇表示,过去三年,全球供应链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双方工商界应抓住机遇,推动双边发展经济贸易关系。
进口指标可望持续释放公开红利
积极扩大进口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发展机遇。
2021年,中国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提出,未来5年计划从中东欧国家累计进口货物超过1700亿美元。
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中东欧特产常设展区,“中东欧产品进入中国的首选”巨幅标语释放着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信心。
“20年来,斯洛文尼亚民族品牌Elan滑雪装备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200倍。” 该品牌中国区总代理北京怡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丽萍感叹,中国冰雪消费呈爆发式增长。 人们对“雪从北到南”的热情非常高涨。 她专程从北京飞往宁波,出席该品牌中东欧国家特产常设馆二期开馆仪式。
漫步长年展馆,可以看到来自保加利亚的玫瑰精油、来自波兰的牛奶零食、来自捷克的啤酒牛肉、来自匈牙利的精美瓷器……“永不落幕”的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就对了就在您的面前,丰富优质的中东欧产品触手可及。 。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设馆是实现中东欧商品365天展示和交易的创新举措。 今年面积扩大一倍,旨在打造国内覆盖最全、辐射最广、模式最新的中东欧商品集散中心。
鼓励和支持中东欧国家和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博览会等在华举办的各类展会; 推动和完善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 支持宁波、浙江等地高标准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合作园区……一系列扩大自中东欧国家商品进口、促进产业发展的务实举措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但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长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实现上述目标。” 商务部副部长李飞表示。
新十年,新机遇,互利共赢前景广阔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 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加强合作。 这也是与会各方的共同愿望。
希腊中国商会会长布拉塔斯坦言,希望中希合作不仅限于旅游,还包括清洁能源、医疗、中医药等领域。
互利共赢,双赢。 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各行业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48%。 投资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家电、医药、物流、能源、矿产等。
TCL在波兰投资制造研发中心,华大基因在拉脱维亚建设高端智能制造中心和生命健康科学创新平台,亚太投资斯洛文尼亚电机公司……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表示,波兰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往欧盟可免关税。 同时,中欧班列的开通,极大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大大增强了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正在计划在中东欧国家建立第二家工厂。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路段、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已建成通车,匈塞铁路稳步推进; 中欧班列蓬勃发展,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积极推进;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新焕发活力……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迈上新的发展高度。
“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合作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商务部欧洲司司长于元堂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中东欧地区的区位优势,重点拓展绿色、新领域、新领域合作。低碳、数字、健康等业态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可持续发展。
(记者谢夕瑶、冯欣然、曲灵艳、魏东华、顾晓莉)
(新华社宁波5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