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旅局“疯狂内卷”,旅行团“叫板”了吗?
但在各地文旅局千方百计吸引游客的同时,云南导游却在背后暗中“出力”。 当整个旅游团在一家店消费超过80万元时,无奈之下花钱买手链的游客被赶下车。
即使这种情况也不是例外,而是一种普遍情况。 现在的旅游团都这么嚣张到可以“挑战”文化和旅游局了吗?
旅游混乱
以前,大家生活都不好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去旅行。 现在正是因为生活条件改善了,他们才想走出去,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今年也恰逢当地文化和旅游局的发力,所以今年各地的游客都非常多,而且很多旅行团的服务质量也比往年更好。 毕竟,也要给文旅局“面子”不是吗?
但云南的旅行团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当其他文旅局在各自城市疯狂内讧、打击各种坑蒙拐骗的时候,云南的旅行团却不像以前那样嚣张地说“不买就可以”。不要离开。 但他却嚣张得不买就下车。
但现在互联网发达了,那些被赶下车的游客就不仅仅是吃哑巴亏了。 相反,他们选择在网络上曝光此事,并向当地文化和旅游局投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此事并没有像其他文旅局那样直接针对当地存在的敲诈勒索现象。 相反,他们只开出“不强制购物”、罚款2万、暂时吊销导游证等规定。 经过三个月的处罚,导游仍然接受旅行,甚至没有道歉。
网友对云南文旅集团的处罚表示不满。 毕竟,小范围来说,这起事件可能是个别导游处理不当造成的,但大范围来说,就会给整个云南文旅集团带来颜面扫地。
事实上,这种旅游乱象不仅存在于云南,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存在。 就像几年前北海一个旅游团发生的事情一样。
本来,到北海旅游的游客已经把钱交给旅行社了,但上车后,导游却声称还要再交200元,不交钱就不能走。
不知道这件事调查起来是不是比较麻烦。 直到新年结束,北海文化和旅游局才给出答复。 虽然北海文旅局的回复比较慢,但对于此事的处罚,北海文旅并不在意。 做得相当不错了。 但报道称,旅行社和导游被发现无证经营,罚款也是无证经营。
就连今年以文化旅游闻名的哈尔滨,也有游客因不愿购物而被导游赶下高速公路的报道。
虽然给旅行社的钱终于退回来了,但是被踢出车外的感觉一时间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各地文旅局都这么插手了,还存在这样的黑团、黑导游,那我们平常遇到的黑团、黑导游岂不是更多了?
旅行团花样百出
以前,人们喜欢自助游,但自助游毕竟不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催生了大量的旅行团。
这些旅行团可以帮助游客规划路线、规划景点、购买门票和门票,甚至包括吃住行。 听起来让人能感觉到,只要报名了旅行团,就不用自己操心,可以体验其他地方的所有景点。 相同的。
一开始确实如此,但随着旅行团数量的增加,为了增加竞争力,旅行团只能降低价格来吸引游客。 然而,降低价格来吸引游客会赔钱,所以旅游团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价格。 想办法。
最简单的就是强制购物。 现在的各种酒店和旅行团,尤其是低价旅行团,都设有几家专卖店或超市。
虽然酒店说游客报名跟团游时没有强制消费,只是个人娱乐,但真正过去之后,无论是导游还是销售人员,让人花钱的方式有很多。
只是大部分都是靠口才,少部分是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才会威胁。 就连发出威胁的人也不是少数,而是大多数。 所谓的专卖店里卖的东西都不好。 大多数质量普通,而且价格昂贵。
除了店里强制消费外,还有承诺三餐的威胁。 如果当天买的东西够用的话,就可以正常吃三顿饭了。 游客们肚子饿了,但提供的食物只能说够填饱肚子。
甚至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去购物,这些旅行团不仅将半日或一日游的行程减少一半,甚至要求游客每天早点乘车,只是为了方便自己说服自己。游客筋疲力尽后。 游客买东西。
当然,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多了,很多游客就会想先报名跟团游,到达景点后就脱团自行游玩。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享受低价的机票和酒店,还可以拥有良好的旅行体验。 。
但是这些旅行社和导游对于这些事情也是有办法的。 最简单的就是提前说明如果需要离团需要缴纳多少离团费。 这个出发费一点也不便宜。 对于游客来说,加上不跟团旅游,比自己买票要贵很多。
如果游客不想交团费,想中途退团,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到达接载地点后,这些导游会想尽办法收走游客的身份证。 这些借口通常都是非常合理的。 大部分都是为了订机票或者酒店。
这基本上杜绝了那些不想交团费、想中途退团的游客,但对于导游来说,这些游客的身份证就在他们手里。 游客想去哪里,需要买多少钱? 由导游来领取您的身份证。
即使在住宿方面,旅行团也有自己的“省钱秘诀”。 虽然景区内大部分酒店的价格都不是很便宜,但是对于旅行团来说,这个价格是可以商量的。 旅游团与酒店协商好价格后,将酒店对外报给游客。
为了省钱,这些旅行团不仅偷偷把约定的三餐换成酒店提供的免费早餐,甚至对能否开空调还有“文章”。
到了景区,充电的借口有很多。 例如,一些在宣传时列入景区的景点,到了进入时间时就需要额外收费。
如果游客实在不愿意付这个钱也没关系。 其他游客则花钱乘坐景区巴士或缆车,五分钟即可到达景区。 那些没付钱的游客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竟然还到了。 还没等我们到达,其他结束游览的游客就已经到了山脚下,准备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游客即使不愿意也必须付费。 毕竟门票钱都花了。 如果连景点都不能参观的话,岂不是更浪费了?
诸如此类的套路层出不穷,让花钱放松的游客不仅无法放松,最后还充满了愤怒。
消费者想花钱省心有错吗? 我以后就不能跟旅行团了吗?
旅游团还可以吗?
事实上,这种旅行团套路近年来已多次受到严厉处罚。 虽然也有旅行团在旅行时实行各种套路,但不敢走得太远。
他们大多会在出发前讲清楚沿途要参观多少个景点,要进多少家商店,景点内包含哪些自费项目。 他们还将解释这些自筹资金项目的总成本是多少。
虽然强买强卖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总体来说还是少了很多,更多的是让消费者自愿购买。
所以,久而久之,喜欢参加低价旅游团的中老年人已经熟悉了这个套路,而且这个套路也是有解决办法的。
大多数愿意参加这种低价团的人都把这次旅行当作一次放松的旅行。 毕竟旅行团不能强迫他们买东西。 只要他们不买,这个价格还是很划算的。 在这些中老年人的清醒下,这些低价群体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再加上各地对文化旅游的严厉打击,虽然仍有不少旅游团在服务过程中诱导消费,但已经克制了很多。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如果他们真的想玩得开心,就必须规划自己的路线。 只有自己规划的路线才是最适合他们、最轻松的方式。
但如果允许消费者自己规划旅行,那就与旅行社无关了。 旅行社和旅行团如果还想生存,还需要一定的改变。
旅行社完全放弃专营店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整体服务和提前通知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除了旅行社需要改进之外,监管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改进。 毕竟,只有更严格的监管,才能让这些旅行社、旅行团的从业人员更加规范。
当前,国内旅游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想要国内旅游业更好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游客权益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或许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各地的美丽风景才能更好地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