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青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鼓励引导编制乡村旅游产业规划

鼓励编制乡村旅游规划

根据青岛市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将加强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科学管理。 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扶贫目标认定标准、方法和程序,建立全市贫困村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台账,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殊需求。 ; 开展贫困村旅游资源普查和基础研究,梳理资源、人力资源优势、投资项目等基础信息,填写旅游扶贫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实行科学分类、动态管理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

指导经济薄弱镇、薄弱村、贫困村编制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多元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鼓励引导乡镇旅游产业规划编制,对大沽河流域经济薄弱乡镇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完成后给予规划设计费50%(最高30万元)的补贴支持。 坚持“青山绿水也是宝贵财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贫困村旅游生态资源保护,实施科学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一村一品”

特色鲜明乡村旅游_打造特色乡村旅游_鲜明乡村特色旅游发展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相关奖励支持政策,新建青岛乡村旅游特色镇(街道)、特色村(社区)、特色景点、合作社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 奖金1万元、10万元、10万元; 对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的乡村旅游节庆等项目给予财政补贴。 引导贫困村所在镇创建省级旅游强镇,贫困村创建省市级旅游特色村和A级景区。 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采取宅基地抵押形式,争取政策贷款支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贫困村发展,重点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

通过“大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乡村振兴”等方式,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场、精品采摘园等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和旅游相关企业。电商平台+农户”。 让更多贫困户纳入产业链。 依托贫困村的区位、资源、文化、生态优势,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自驾探险、游学、康养养老、农业园区等新业态。 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农家娱乐、特产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生产等特色产品,实现“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格局,吸引更多游客,增加贫困户人均收入。

加强贫困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城市发展格局相衔接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建立健全重点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制度和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建设,对考核验收合格的给予一定的投资支持。

特色鲜明乡村旅游_打造特色乡村旅游_鲜明乡村特色旅游发展

引导企事业单位与贫困村结对子

实施旅游扶贫“互联网+工程”,用好青岛旅游政务网等网络平台,深化与旅游电商合作,对贫困村产品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实现网上形象宣传、线上产品营销、线上项目投资、线上食宿预订、线上产品销售。 支持贫困村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加强宣传推广。

引导各类协会动员企事业单位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 星级酒店结对贫困村,引导提升农家乐服务质量; 旅游景区与贫困村结对,纳入营销体系,引导游客购买贫困村农副产品。 旅行社与贫困村结对,将其纳入营销路线,运输客户。

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增加农民收入。 深入挖掘整合果蔬采摘、海贝采集、农(渔)活动、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资源,整体包装培育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提高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群众化。 引导贫困村参加各类乡村节庆活动,宣传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农村土特产销售,带动农民增收。 以促进乡村旅游就业创业为导向,创新培训方式,举办乡村旅游知识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就旅游接待、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相关知识进行讲座。 组织贫困村干部赴国内乡村旅游先进地区培训学习。都市报记者 刘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