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长虹乡霞川村大石龙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改项目
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组织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努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努力凝聚爱国敬业、恪守道德的各界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中国特色。
向左滑动
发展模式一
资源开发类型
依托土地、山水、牧区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增收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典型
开化县长洪乡下川村大石龙水电站提效扩容技改工程
下川村是由原下坞村、河滩村调整新建的。 位于开化县西部边境,与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洞头村毗邻。 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土地稀疏,森林茂盛,下川村集体没有经营收入。 全村7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 是八乡“有名的”经济薄弱村。
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下川村近年来积极探索和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的有效途径,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现有的资源——大石龙水电站。 该水电站建于20世纪70年代。 前几年因机器老化、故障、合同到期缺乏维护而停产。 2017年,大石龙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改项目被列入省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 投资近300万元。 经过标准化、专业化设计和施工,大石龙水电站发电机改造成功,发电能力达320千瓦。 于2018年正式投运,并成功并网发电。
通过技改增效扩容,大石龙水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0万元至60万元的稳定收入,使下川村摘下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同时,下川村水能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利用,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村水电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模式二
物业管理类型
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或村庄预留土地建设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典型
缙云县榕江乡洪坑桥村农贸市场搬迁项目
洪坑桥村位于缙云县东部,距县城16公里。 是榕江乡政府驻地。 按照当地习俗,榕江乡每年农历初一、初六举行集市。 由于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集市时路边布满了摊位,称为“路市”。 迄今为止,“路市”已经存在了30多年。 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每年维修费用近10万元。
为彻底杜绝以路代城、占路经营的“路市”,榕江乡政府、村委会积极谋划洪坑桥村农贸市场搬迁工程。 根据缙云县南翔最大的农贸市场和茶叶交易中心的规定,目标定位是安排8亩建设用地,建设停车场、摊位、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齐全的新型农贸市场。水电设施。 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其中省级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资金128万元,地方财政资金10万元,村级自筹资金42万元。
经过榕江乡政府、两个村委会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2018年,历时五个月建成的新农贸市场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共有200余户摊主入驻新农贸市场,为村实现集体经营收入。 近28万元。 此外,新农贸市场通过收取临时集市摊位租金、茶叶交易场所租金、夜宵摊位租金等方式,为洪坑桥村集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发展模式三
资本动员类型
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的村集体会堂、工厂、祠堂、废弃学校等设施,增加村集体收入。
典型
东阳市柳市街道张马车社区文化创客项目
柳市街道张马车社区有165户586人。 荣获“东阳市五佳(示范)农村党支部”、“柳市街道招商引资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柳市街道张马车社区文化创客项目总投资42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00万元,村自筹225万元。 项目利用社区及周边闲置房屋、工厂、老电影院等资源,委托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以美化改善乡村环境为基础,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区。 社区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对原有建筑进行了修缮加固,并融合虚实互动3D视觉墙画,将泥墙、裸胸墙、水泥墙装点成美丽的风景,显着改善路边。 改善周边居住环境和商业品位,提高街区整体出租水平。 同时,社区引入专业文创公司,规划建设青年创客社区,发展集娱乐、休闲、办公于一体的轻奢众创社区,助力青少年创业创新,实现住宅社区与创客社区之间辐射互动。
项目建成后,张马车社区已从老旧街区摇身一变,成为集文化、休闲、创业于一体的首选之地。 通过旅游观光、餐饮、商铺出租、承接影视拍摄等方式,实现年营业收入30万元以上,有效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就业增收。
发展模式四
资本运营类型
将村集体多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性资产,通过参股等方式转化为营运资金,获得股权费、利息、资产增值等资本营运收益。
典型
金华市婺城区:集体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项目
婺城区西南山区是全省典型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功能区。 它有5座中型水库,是百万市民的“大水箱”。 为了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周边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经营项目被关停,导致部分村集体“返贫”。
饮用水源保护功能区行政村以“飞地”形式参与婺城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项目,促进饮用水源保护功能区村级集体致富。 项目总投资1.28亿元,其中国有资本6000万元,村级股权投资6800万元,涉及85个参与村。 为降低经济困难村参与项目的融资成本,村级股权投资资金中包括省级试点资金1350万元和区财政配套补贴1350万元。 与此同时,婺城区政府与当地农商行联合推出金融细化产品——“乡村振兴·富村贷”。 经济困难村可享受贷款基准利率3.625‰,月利率最高50万元; 此外,对参加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经济薄弱村给予70%的贷款贴息。 产业园重点发展汽摩配产业,委托第三方运营团队进行厂房租赁、小微企业落户、基础设施维护、消防安全等日常运营管理。
“飞地组团”项目形式打破地域和资源限制,让更多行政村参与其中。 园区建成后可容纳约10家小微汽摩配企业入驻,每年可产生租金收入约1000万元。 扣除税费、经营成本等必要费用后,85个参与村每个村平均每年可获得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
发展模式五
基金运作类型
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建立发展集体经济资金池,由政府国有企业运营,利润收入返还给纳入扶持范围的经济薄弱村。
典型
三门县:基金式扶持助力淘汰集体经济薄弱村
三门县有大量经济薄弱村,资源匮乏。 他们主要通过异地建设或购买房产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为加快经济薄弱村脱贫改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门县探索实施基金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村集体获得稳定收益。
通过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15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00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设立基金。 由三门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管理,用于支持有关部门确定的经济薄弱村。 基金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对于目前没有自主开发项目并经有关部门确定纳入三门县乡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股东的经济薄弱村,资金暂时存入公司,由公司然后将资金下放到村里。 向县国投公司贷款,国投公司支付的利息收入每年以股东分红的形式支付给股东,作为经济薄弱村的经营收入; 其次,对于纳入基金式支持的经济薄弱村,有比较成熟发展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投资资金可以退回,专项用于项目建设。
基金成立6年来,累计获得利息收入近1100万元,发放支村分红1025万元,淘汰了38个不具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薄弱村,发展村村通。集体经济水平。 村集体每年至少有5万人。 稳定收入1万元。
发展模式六
村庄管理类型
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乡村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山”。
典型
桐庐县:峨山畲族乡新丰村“空心村”二次创业试点项目
桐庐县峨山社乡是杭州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新丰村戴家山自然村是一个位于海拔600米高山上的偏远畲族小山村。 由于地处偏僻,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戴家山自然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 常住居民多为空巢老人,一度陷入“空心村”的困境。
新丰村戴家山自然村环境幽静,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有千年古树群、万亩竹海和畲族风情,非常适合发展休闲旅游。 为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戴家山自然村通过统一征集、投资,经营开发特色民宿,并以1.5亩集体预留土地入股。 公司将投资建设4栋民宿,村集体固定分红。 30年,最低保障300万元,每年可直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10万元。 为增强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村集体还与企业签订了500万元的风险分担协议,明确如企业因不可抗力而遭受损失,村企业将分担风险。
此外,村集体还投资建设了乡村旅游集散中心、民宿住宿服务中心、会议活动场地、停车场等功能区,并为戴家山民宿有偿提供配套服务,助力戴家山民宿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目前,除了集体预留土地每年10万元的保障分红外,乡村旅游集散中心、民宿住宿服务中心、会议活动场所等每年可产生约50万元的收入,注入了“新鲜” “血液”注入戴家山自然村的集体经济,让这个沉睡的小山村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展模式七
产业发展类型
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与发展区块经济结合起来,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典型
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霞浦郑村米粉产业发展项目
高桥街道霞浦郑村位于高桥街道东北部。 全村有393户、1265人。 霞浦郑村制作米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米粉口感滑爽,米香浓郁,销量占台州市米粉市场份额的60%以上。 霞浦郑村米面产业以低端、小批量加工作坊为主。 整体加工水平不高,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品牌、质量、效益不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推动霞浦郑村米面产业转型升级,高桥街道依托省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通过资源整合、产学研结合、农旅结合,打造了生产加工、游客体验、三业融合的结合体。 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示范高地。 项目按照一馆一车间一园一区一馆(文化礼堂、生产车间、米粉公园、体验区、展览馆)规划,建设占地10000平方米的特色米粉产业园占地1500多平方米,拥有10个生产车间。 、统一配置米面加工设备,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彻底杜绝米面加工废水进入河道,保护村庄环境。
园区顺利建成后,已有十余家米面加工作坊入驻,通过共享厂房、设备、水电等,实现米面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同时,通过塑造米粉生产基地、米粉文化展厅、米粉文化节等米粉主题文化,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利用稻米发展面条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随着霞浦郑村米粉产业规模进一步形成,米粉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1.3万人次,新增经济效益400万元,实现了米粉产业和村庄的发展振兴。级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八
生产服务类型
以村庄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建立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服务实体,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农机具、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或提供中介服务,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民,或设置兴办农产品企业等专业批发市场,通过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典型
桐乡市:梧桐街道安乐村牵头专业劳务合作社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
桐乡市梧桐街道安乐村地处城区与郊区交界处,面积5.5平方公里。 现有农户808户,户籍人口3000余人,新增居民约2.3万人。 村里出租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量新居民涌入村里,脏乱差的环境卫生问题更加突出。
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和管理问题,安乐村以省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为契机,成立专业劳务合作社,提供卫生、绿化养护等服务。 专业劳务合作社注册资本359万元,村合作社出资71.8万元,占股20%。
项目总投资702.8万元。 村合作社将建设一栋八间四层的生产管理楼,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 还将购置相应的机械设备,建设配套设施。 专业劳务合作社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路长制”、“河长制”承包制,明确每位保洁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实现保洁自我清洁、自我管理。村庄。
2018年以来,村合作社将建成的管理用房按市场价格出租给专业劳务合作社,累计收入116.48万元; 专业劳务合作社通过承接物业管理、社区道路保洁、绿化养护等服务,实现年收入200元。 一万元。 如今的安乐村村容环境干净整洁优美,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民生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发展模式九
村庄建设类型
以历史文化名村、中心村建设为载体,通过保护开发、宅基地整理复垦,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典型
庆元县:昌隆村支持集体经济试点
清远县玉上乡昌隆村,东与五里根生态自然保护区接壤。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越。 已入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重点村。
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长龙村充分利用闲置农房、闲置土地等资源,通过土地民宿入股、保本分红、集体委员会和其他方法。
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200万元,支持长龙村集体经济发展。 长隆村斥资150万元对民宿进行修缮,按照古村落标准重新规划和管理,然后租赁给公司运营,每年收费15万元。 租; 剩余50万元用于向村民流转25亩土地,租赁给昌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流转村里1000多亩土地,与村集体合作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 前三年,村民获得的土地租金为每亩300元,之后逐年增加。 此外,村民还可以在公司从事蓝莓种植、管理和采摘工作,每年最高可赚取4万多元收入。
据统计,项目实施第一年,长隆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万元,比试点前分别增长137%和8%。 目前,长隆村拥有古村落民宿三栋,床位15张; 大型蓝莓基地一处,年产3万多公斤,可为村创收15万元左右。
发展模式十
土地股份合作社
通过村集体举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
典型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
莲花镇是农业特色浓郁、产业优势明显的省级镇。 是曲江区粮食主产区之一。 辖23个行政村。 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6.8万亩,土地流转率50%以上。 莲花镇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已惠及10个行政村、1.92万人。
为了实现土地经营收入最大化,村集体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合同签订、股本分配等事宜。 农民或村民小组以1亩地/股入股合作社,保证最低价格为500公斤大米/股。 /年。 除合作社实际取得的土地面积超过承包面积和整并后溢出面积的40%以及招投标承包地价收入外,预留作为最低资金,剩余60%作为年终股利。 目前,莲花镇7个村已流转土地3500余亩。 根据村产业发展规划,村集体将连片流转土地承包给当地家庭农民,创建家庭农场集群村,或承包给外商发展现代农业。
项目实施后,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和集体收入的增加。 例如,联东村将300多亩土地外包给玉环市的客商种植白枇杷。 村集体年增收8万多元,带动4名农户种植白枇杷80余亩,帮助8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拿到“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