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消费热度总指数月均值达112%
报告分析,近年来,甘肃乡村旅游整体发展势头强劲。 疫情重塑了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出行偏好的变化:周边短途游、低密度自助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健康旅游更受消费者青睐。 甘肃乡村旅游具备满足上述消费者旅游需求的优势,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以甘肃乡村旅游为代表的“西北游”依然火爆
疫情带来了旅游偏好的变化,但以甘肃乡村旅游为代表的“西北游”依然火爆,尤其是夏季,乡村旅游游客数量再创新高。
近年来,甘肃省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协调发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产业振兴”等发展模式,推动餐饮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省乡村旅游的住宿、内外交通,极大地提高了游客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疫情重塑了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出行偏好的变化:短途旅游、低密度自助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养生游等更受消费者青睐。消费者。 甘肃省持续实施“文化旅游+”战略,重点打造“红色旅游”、“健康民宿”等文化制高点,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西北游》热度不断提升。
新华指数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以甘肃乡村旅游为代表的“西北游”将持续火爆,供给侧持续发力,助推暑期游客规模再上新高。 其中,2021年暑期旅游旺季,甘肃乡村旅游市场消费持续回升,7月接待游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当年7-9月,甘肃省接待乡村游客1471万人次、1275万人次、136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6.06%、0.54%、4.1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唐成才表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广阔,乡村资源原始。 此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基础近年来也得到很大改善。 西北旅游、甘肃旅游随之受到市场青睐,甘肃乡村成为东中部城市群居民的重要出游选择。
打造如意甘“住宿”和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旅游品质提升
甘肃将乡村民宿发展融入乡村旅游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挥乡村民宿在激活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农民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首批31家国家A级旅游民宿,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五福临门、酒泉市苏州区宿云向庄两家民宿成功入围列出。 甘肃成为西北五省中唯一拥有两家甲级旅游民宿的省份,这是全省旅游民宿业发展的里程碑。
报告分析,甘肃省抓住大众追求特色旅游住宿的契机,不断强化这一契机。 通过合理制定乡村民宿规划,聚焦目标客源市场,精心策划主题民宿项目,打造市场认可的差异化、个性化服务。 优质旅游民宿产品,将乡村民宿发展融入乡村旅游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乡村民宿在激活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农民致富。
报告建议,甘肃要积极开发相关优质产品,投资建设一批重点项目,让乡村民宿、康养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养生园区、生态养生基地、养生小镇和文化品味设施齐全,功能多样。 、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宿。 在鼓励、引导、做强相关企业的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提升康养民宿行业运营服务能力。
甘肃探索沉浸式乡村夜游
目前,甘肃各市州正积极尝试开启乡村旅游慢生活下的“沉浸式夜游新体验”,依托当地特色文化优势,“点亮”乡村之夜。 与此同时,甘肃乡村夜游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据了解,目前甘肃各市州都在积极尝试开启乡村旅游慢生活下的“沉浸式夜游新体验”。 比如“滴到祥云”民宿文旅村、七彩丹霞景区“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梦幻山谷表演、张掖九曲黄河灯阵等,都依托当地特色文化优势点亮壮大乡村旅游夜间经济。 这些夜游产品大大延长了游客体验时间,让乡村旅游让人留宿。
报告显示,目前甘肃省农村过夜出行人数占比为47.13%,仍有较大潜力和增长空间。 报告分析,农村住宿条件是制约农村夜游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大部分乡村住宿设施无论在质量、卫生、环境、设计、服务、接待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游客较高的住宿要求,在住宿环境要求方面与现代游客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为甘肃农村地区提供优质的住宿设施、提高服务接待水平和质量管理刻不容缓。
兰州大学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雷子涵表示,乡村旅游在保持原生态的同时,要追求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研究性、保健性。 ,让每个村民都能丰富旅游的内涵。 既要因地制宜、坚持特色,又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爱好的旅游群体,开发别处难以替代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及其衍生产品。不同的需求。 只有这样,乡村夜间文化旅游产业才能点亮。
(新甘肃·甘肃商报记者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