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旅市场“开门红”重燃城市“烟火气”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成都文化旅游市场开局良好。 成都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6.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44.2万元。 其中,冰雪旅游、温泉旅游持续火爆,西岭雪山吸引2.7万名游客体验。
回望2022年,一批文旅新场景将点燃成都文旅消费。 从搭帐篷露营,到冬天在火边泡茶,成都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及时推出文旅新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大成都地区露营营地不下600个。
在寻找诗与远方的同时,成都自然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相继开业。 仅2022年前三季度,成都就推动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开工48个,总投资529.96亿元。
成都文旅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在变化中把握趋势,加速文旅市场复苏,重燃这座城市的“烟花”。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西岭雪山
从露营到在火边泡茶
文旅场景持续“更新”
冬末,成都市民肖伟和朋友们坐在成都三圣乡的一家民宿里。 面前的炉子上正在煮茶,旁边放着桂圆、栗子、红薯等。 等待的时候,小伟和朋友们聊着身边的事情,冬日的阳光温暖地照在他的身上。 “我很喜欢这种慢生活,一切都刚刚好。” 小伟说完,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张在炉边泡茶的照片。
入冬以来,炉灶泡茶的热度持续走高,走红各大社交平台。 在成都,不少民宿、酒店、餐厅、酒吧、文创园区、景区都推出了“炉茶”套餐产品。 据统计,仅2022年11月,大众点评上,成都“炉边泡茶”搜索量位居全国第一,较10月增长13倍。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锦江边的炉边煮茶
热爱潮流的成都人不断开拓新的玩法。 12月15日起,每天下午2点至4点,游客可以在锦江边的炉边泡茶。 每天有10组客人,每组2、4人。 在 Living Water Park 码头或东门码头登船。 在游轮上的炉灶旁泡茶需要1个小时。
“游船结束后,客人可以继续在岸上的茶馆享受无限量的炉边泡茶。” 锦江夜游负责人表示,游客也可以自带食材在炉边泡茶。 据悉,夜游锦江壁炉煮茶开始接受预订后,目前咨询量不少。
2022年以来,成都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升级消费体验。 环城百公里绿道骑行、夜爬龙泉山、帐篷露营等新方式,为成都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露营为例。 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新签约露营地数量将跻身全国前六。马蜂窝《2022年露营质量研究报告》显示,成都成为城市露营热门目的地排名第二,与“北上广”一起贡献了全国30%以上的露营游客。
“彭州30多个露营地,可提供2000多个露营地,大部分露营地都设有卫生间、淋浴房、特色餐饮、自助烧烤、水果采摘、山林音乐酒吧等消费场景。” 彭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帐篷露营等新场景吸引了更多游客来到彭州。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彭州、成都
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
前三季度,签约引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81个。
1月2日上午,戴玉强声乐艺术中心落户成都高新中心演艺剧院。 中心将通过举办练习班、大师班、艺术节等方式搭建声乐艺术教育和演艺平台,全方位、多渠道推广声乐艺术。 戴玉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邀请声乐界大咖共同开展声乐培训、合唱、指挥教学等一系列活动和项目。”
成都高新华演剧院将于2022年12月正式开业运营,是成都高新区2022年建成的最新、最大的专业剧院。其中,功能剧院最大座位数为1400个,可容纳室内音乐会、音乐节和产品。 艺术展览、高端品牌产品发布会等各类活动。 剧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19日,这里将举办20多场国内热门的高品质演出。
在成都市成华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为继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之后又一热门打卡地。 成都自然博物馆目前藏品近7万件,展出展品约1万件。 在博物馆里,市民和游客可以看到许多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矿物晶体和宝石,并可以近距离接触“恐龙世界”。
2022年,成都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期间,成都遴选13个项目参加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412.6亿元,涵盖数字文创、主题娱乐、康养度假、农业融合等重点领域、商业、文化、旅游。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成都市将重点打造强大产业链和“三提升、强”。 今年前三季度,签约引进重大文旅项目81个,协议投资总额8687.8亿元,带动48个文旅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总投资529.96亿元。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都江堰
出台政策、发放文旅消费券
推动文化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2022年,成都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文旅市场加速复苏。
2022年3月,成都市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20条“真金白银”措施的目的是切实减轻疫情对文化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全力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为帮助文化旅游企业纾困,成都市还在市文化产品专项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了“文化旅游纾困资金”。 资金将用于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租金补贴等,并优先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功能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及时复工的文化旅游企业。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成都 平乐古镇
疫情防控“十项新举措”发布后,为促进省际旅游、城际旅游和本地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促进成都旅游景区快速恢复,旅游机构、酒店、民宿、夜间经济,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成都网、去哪儿、美团、飞猪等在线旅游平台将发行1000万元文旅2022年12月12日中午12点起分两期向全国游客发放消费券。 据统计,首轮发放后4小时内,各平台消费券全部被“抢购一空”。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旅游市场复苏,成都市2022年将安排共计81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为成都779家企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克服困难。
此外,还修订完善了《支持成都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组织企业开展项目化培训,引导住宿业、旅行社、旅游景区升级档案、持续建设文旅产业基础数据库、推进景区智慧文化化、智慧文旅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为成都文旅复苏积蓄了强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