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8年前我和表哥表嫂一起外出旅游一次之后,给我留下了阴影,从那以后,我内心一
那年国庆假期,表弟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去广西北海自驾游。 我以为国庆期间没什么别的事可做,就答应了。 我表弟带了他的表弟,我的阿姨和叔叔,我表弟的妈妈,还有我表弟的两个同事(4个大人和3个10岁左右的孩子)。 这是一大群人。 ,几乎等于一个旅行团。
表弟清点了人数后,提前订了房间,约定10月1日一起出发。 为了避开出发时的出行高峰,我们约定早上6点在某地集合,一起出发。
到了时间,大部分人都到了,除了同事A(为了描述方便,我就称他为同事A)没有到。 我打了好几次电话问,都说快到了,但是这个快到了,大家都等了2个小时。
同事A的家人来了,说路上堵车,影响了大家。 我真的很抱歉。 事实上,当时还不是早高峰,根本不会堵车。 而且,他表弟家离他家也不远,他来这里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堵车的情况。 众人见状都心知肚明,也不好说什么。
后来听表弟说,这位同事一家人出门都有拖拖拉拉的习惯。 出发前,表弟再三叮嘱我要准时,但最终他一家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迟到了。
表弟是带头的,他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虽然大家都有些不高兴,但其他人都早早起床,准时出发到达了地点。 结果等了2个小时。 任何其他人都会有另一个想法。 不过既然是组团出行,想体谅一下彼此,也都同意了,所以大家到齐了就出发吧。
但就因为迟到了两个小时,还没离开市区就开始堵车了。 我们本来计划7点出城,去下一个一个小时车程的小城市吃当地的早餐。 我们还在路上,那么我们去哪里吃早餐呢?
好在我们是和家人一起出行,准备了零食,所以到达时并不觉得饿,但堵车有点郁闷。
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旅程充满曲折。 虽然时间有点晚了,但我们还是到达了第一站百色,在出发前在那里住了一晚。 到百色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大家都饿了,就一起出去寻找吃的东西。
最后我们到了一个烧烤摊,点了一堆食物。 特别记得先上了两盘炒饭(盘子有点小),表弟说我们每个人先吃一点。 表弟同事带来的三个孩子抢过盘子,分到两盘炒饭里。
其他人(除了孩子的父母)面面相觑,但毕竟是孩子,也不好说什么。 菜上来后,这些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吃。 有时候,妈妈会帮忙挑选一些孩子喜欢的食物,完全无视餐桌上其他人的情况。 烤肉串和其他菜肴先上桌。 李娜.
幸好点的菜还挺多,最后也没人饿着。 只是看到这一幕,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第二天,同事A照常迟到了一个小时。 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自己一家人的习惯。 从这个时候开始,表弟就会故意提前告知时间,然后大家就统一迟到一个小时左右,以适应同事A家的延误。
我们首先去了三娘湾,这是一个出海看海豚、吃海鲜的地方。 这是我们之前预订的一次旅行。 进展非常顺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当我们看到粉红色的小海豚时,我们非常高兴。 好的。
上船前,表弟一直跟我唠叨,船安全不安全,会不会出什么事? 天气会突然转阴吗? 如果风大的话,她会不会感冒? 后来表姐说你应该上岸,但她不愿意,还是去了。
我们回到岸边,找到了当地一家专门做海鲜的农家乐。 那时候价格很便宜,食物很新鲜,味道也确实不错。 本来表弟说人多的话我就点贵的海鲜尝尝。 这里的物价比外面便宜很多,平均起来也不贵。
可表弟的妈妈跳出来反对,说太贵了,别吃。 吃一些便宜的虾、蟹、普通的贝类就可以了。 老爷子已经开口了,而他又是表弟的婆婆,他不好说什么,别人更难反驳。 想要给表弟留点面子,就得按照老爷子的意思来。
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表弟妈妈根本不吃海鲜,就点了一盘炒饭就去吃了。 所以这就相当于一个不吃海鲜的人规定了别人应该吃什么。 这种感觉真是无言以对。
到了北海,我们首先去了银滩。 沙子又白又软,真的很舒服。 大家都穿上装备,开始玩水。 表嫂怕晒,就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和妈妈坐在一起看大家玩。
表弟劝表弟来玩,表弟坚决拒绝。 暴露在阳光下对皮肤不好。 我内心的想法是,你都不知道出去玩是什么感觉,那这样坐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这是别人的选择,我无权干涉。 玩得开心就好。 玩了快一个小时,表弟过来催我们,说差不多该回去了。
但三个孩子却玩得很开心,根本不想离开。 表弟又得体谅表嫂,就先带她和她妈妈回酒店,稍后再接我们。
离开了银滩,我们又开始寻找食物了。 每天吃海鲜实在是受不了,有人建议换换口味。 同事B的家人说我们点一些这里的土鸡怎么样?
表弟立即说:“不能吃鸡肉,听说XX有禽流感,吃鸡肉有点危险。” 随后她开始“劝说”大家不要吃鸡肉,外出要注意食品安全。 由于群里有人强烈反对,鸡肉自然不能吃,所以最后选择了一家餐厅吃鱼。
本来我这次并没有计划去涠洲岛旅游,但是到了北海之后,就听说了很多关于涠洲岛的事情。 有人一时兴起建议去涠洲岛看看。 多花点钱也没关系。 我也非常同意。 毕竟距离那么远。 既来之,去也好。
表弟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基本上大家都同意了。 我姑姑和叔叔说这取决于我们。
没想到,表弟嫂子和表弟妈妈同时反对。 他们认为这不会很有趣,而且会花费更多的钱。 最好只是逛逛然后再回去。
表弟当时真的很尴尬,说不出话来。 我知道他真的很想去。 但妻子和婆婆都反对,他只好同意了。
之后表弟去和另外两个同事商量,最后决定分开。 两位同事去了涠洲岛,我和表弟就按照之前计划好的路线走。
于是第二天我们就去了德天瀑布,住了一晚就回去了。 我还没去过涠洲岛。 我不知道这是否有趣。 如果有人知道的话请留言告诉我。 如果好玩的话我还是想去的。
这次旅行回来后,表弟就再也没有组织过任何旅行。 后来他大多带着小侄女一个人出去玩。 有一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说自己太累了,还是自己去旅行比较好。 我表弟是个很挑剔的人,出事了她也不会满意,所以表弟在后面出去玩的时候,干脆不带她一起去。
有时候觉得和熟人,尤其是几个熟人一起玩,可以互相照顾,心里更踏实。 但事实上,有时我会觉得和熟人一起玩很不舒服。 原因如下:
1.每个人的习惯不同
有人说,情侣在结婚前必须旅行一次,才能看清彼此。 所以,旅行往往能透露出一个人真实的生活习惯。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往往会在旅行过程中引发不同的冲突,影响旅行心情。
比如我和一个朋友说我们不能一起去旅游,因为我喜欢逛景点,吃当地小吃,但我朋友直接说她懒得去,宁愿呆在酒店里打麻将。 对旅行的看法如此不同的人自然无法一起玩,而且喜好也完全不同。
另外,生活中一些小细节的差异,往往会在无意中影响心情。 一次旅行之后,很难说是否也会影响到两人的关系。
2、消费观念不同
旅行固然要花钱,但如何花钱、去哪里花钱成了关键问题。 有一次我和两个朋友去泰国旅游。 当我们到达一个寺庙景点时,门票是120元。 我和一个朋友想进去,但另一个朋友觉得很无聊。 寺庙到处都一样,何必浪费钱呢? 最终,我们没有成为。
想去的朋友私下向我抱怨说,他已经花了很多钱才到这里,但他不愿意进去看看。 他实在是太小气了。 其实不想去的朋友很有钱,只是他的消费理念不一样。
不管怎样,两个朋友旅行之后,友谊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互相不理睬了。
因此,可以和熟人一起去旅行,但最好是和好朋友一起去。 两个人讨论起来很容易。 不管有多少人,都容易发生冲突。 人太多并不是好事,高手太多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人很多,意见也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 最后可能没人能打好。 最好只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