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出游旅行社做亏本生意?这些猫腻你必须了解一下
但如果你报名参加这种低价旅游或“可退款旅游”
这真的很划算吗?
旅行社为何甘愿做“亏本生意”?
其中有何窍门?
最近,
商报记者就这些问题
我又去采访了海南旅游业的人士。
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个“秘密”。
低成本旅行
旅行社做的都是“亏本生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技巧”
《商报》记者暗访一个三天两夜的团,发现单是住宿费就明显高于团费,旅行社为何会做这样的“亏本生意”?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目前的旅游市场,为了扩大市场,旅行社会推出一些低价老年游,每位老人只需100元即可参加老年游,不仅包吃住,还可以玩好几天。这样的优惠,的确吸引了不少老人报名参团。不过,一位旅行社的朋友向《商报》记者透露了低价老年游的猫腻。他表示,虽然报名费只有100元,但一些导游为了赚取利润,会用一些手段让老人在行程中买东西。而且,不只是购物环节有猫腻,旅游景点也希望旅行社带团到自己的景点消费。
“如果一个旅行团推出的性价比特别高的产品,甚至团费低于成本,那很可能有猫腻。因为消费者再精明,也敌不过商家。羊毛出在羊身上,车费、门票、食宿费用最终还是由游客买单。”他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如今,很多老年人对低价购物游心存戒心,所以旅行社会把一些线路打包成文化交流、比赛,还会推出一些低价游产品,打折、赠品,看上去很高端。其实药不变,换个方式,购物才是不变的法宝。
该业内人士还称,随着旅游的火爆,海南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低价游”甚至出现不少极端的“零元游”。在鱼龙混杂的旅行社群体中,一些业务较差的旅行社明显抓住了老年人的心理,知道老年人舍不得给自己花钱,于是推出低价老年游,吸引众多老年人参加。在旅途中,他们还采用利诱、欺骗等手段,让游客购物或参加自费旅游项目,从中获取佣金,以弥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专家建议
“低成本旅行”背后有陷阱,你要小心这些陷阱
如果按成本计算,低价游是赔本生意,而经营者肯定不会做赔本生意。因此低价游背后是强制消费和暗中回扣,如果消费者贪图一时便宜,必然会陷入强制消费的陷阱。
那么,如何避免陷阱呢?
海口市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市民今后外出旅游,首先要根据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团体价格等理性选择旅游产品,避免和减少因参加低价旅行团而造成的消费陷阱。
其次,游客应与旅行社签订正规旅游合同。在报名、付款、签订旅游合同前,一定要现场查看所选旅行社是否持有旅游行政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资质材料。也可以在网上查询正规旅行社名单。不同旅行社对同一线路的团体价格不同,团体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硬件服务标准和旅游项目内容的差异。
另外,团费应汇至旅行社对公账户,避免汇至销售人员个人账户,或简单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转入个人账户。支付团费后,记得索要发票,游客不要轻信“上车签到”、“上车付款”或只能开具收据等说法,不签订书面旅游合同,影响游客合法权益的保障。
此外,游客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纠纷,应保持冷静,理性维权,不要使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文明出行。可以先致电报名的旅行社,与旅行社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应保留充分的证据(如旅游合同、旅行社行程单、导游证号码及相关视频、图片等),再拨打投诉热线或政府热线12345。
市民一定要警惕通过街头电话、微信、QQ等渠道获悉的出行路线。
行业建议
化解“低价团购”乱象的六大思路值得思考
对于旅游业“低价游”现象,海南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海南低价游由来已久,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势必影响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化解“低价养老游”旅游陷阱,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罚机制,明确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赔偿标准,推动旅游产品第三方机构认证项目(非强制),树立正规旅行社推出的优质项目的良好口碑。如今,老年人大多有怀旧情结,喜欢寻根问祖,这就需要旅行社有针对性地设计针对老年人的精细化服务旅游线路,围绕老年人开展“青春游”等活动,让老年人在旅行中回忆青春,实现精神升华。
一是相关部门要依法制定相应规则,把“低价游”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旅游执法部门要强化监管责任,定期深入游客和企业进行检查,发现“线索”后要组织力量收集证据,核实后要敢于亮剑、严厉打击,让违法旅行社付出沉重代价。
二是旅游业发展既需要硬件,也需要软件,必须下大力气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诚信经营。要让质量诚信“标准配置”成为旅行社、导游、执法部门的“金钥匙”,成为海南旅游市场健康发展、游客福祉的基础。
三是增强游客依法维权意识,畅通游客举报渠道,支持游客监督,对游客举报违法行为的积极性给予奖励。省、市旅游部门要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及时向游客反馈情况,唤醒游客维权意识,铲除“低价游”滋生的土壤。
四是旅游“淡季”,旅游部门可考虑在工作日推出针对老年人的团购折扣、优惠促销等活动,设计符合老年人心理特点和身体状况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对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释放老年人旅游消费需求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五,免费游将对正规旅行社经营造成冲击。除了消费者做好各方面的防范外,如何从根本上遏制低价、免费游产品的出现也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第六,“低价老年游”市场的存在,凸显了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的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对旅行社和旅游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适时推出更多老百姓喜欢、文化共享、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这应该是政府部门寻找优质文化旅游产品的良方和策略。
记者笔记
执法必须严格,必须勇于亮剑,不能止步于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不再是一种奢侈,工作之余,陪家人出去旅游、欣赏风景更是人生一大乐事,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低价游”看上去便宜,但仔细想想,如果旅行社不是在做社会公益,那肯定有猫腻。消费者会被要求在指定商店购买价格高但质量存疑的商品,原本期待已久的旅行就变成了噩梦一般。事实上,经过媒体的多次报道,低价旅行团的套路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骗局。即便如此,为何总有人蜂拥而至低价游、免费游呢?除了无良旅行社和导游利用安排游客购物、降低团餐质量、将免费景点宣传为自费景点等各种手段,通过收取“回扣”来弥补成本、牟取利润外,也与消费者贪图便宜有关。
前不久,作者潜伏在游客之中,通过三天两夜的卧底调查、取证、写作等方式,揭露“低价游”乱象,也引起了省、市旅游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有效调动了相关部门查处此事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整治“低价游”并非易事,但只要相关部门不忘初心,认真履职,不断动脑筋,拿出实打实的狠招,再聪明的旅行社也难逃体制的铁笼子。笔者认为,海南成为自贸区(港)后,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海南旅游。因此,政府部门要想真正有效遏制“低价游”乱象,监管部门必须守法经营、严格执法,有罚必罚,不能止步于点,对违法从业者要敢于亮剑,绝不姑息。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资讯APP记者李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