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康养旅游发展基点、产品供给及升级策略等方面聊聊

本期从发展基础、产品供给、升级策略等方面探讨后疫情时代康养旅游的发展思路。

“尊重自然”成为健康养生旅游发展的基础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基本态度。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是现代人的向往,也是旅游的最高境界。 健康旅游最基本的本质和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减少对自然的贪婪索取、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健康旅游才有依托的载体。 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医疗保健考虑的是生命的三个维度:一是生命的长度,即寿命;二是生命的长短,即寿命;三是生命的长度。 二是生命的丰富,即精神层面的丰富(如滋养身体、滋养心灵、滋养心灵); 三是生命自由度,即描述生命质量(如健康、亚健康、临床)的指标体系。

健康旅游最直观的体现在“丰富生命”:通过参与运动健身、疗养保健来实现“养身”; 通过休闲度假、游学等体验活动实现“养心”; 通过自然教育、文化鉴赏等理解方式达到“心灵的安息”。 游客通过参与康养旅游活动,最终可以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跨界融合”增强健康养生旅游产品供给

养生旅游在我国已经探索多年,但供给侧产品不足、内容不足、体验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医疗旅游、温泉沐浴、森林浴、日光浴等传统单一形式的康养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对康养产品丰富性的要求。 因此,以亲近自然为基础的复合型、多维度、跨业态的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将成为市场的宠儿。

1.“森林+康养”旅游

森林是物种的基因库,是人类健康的家园,也是健康养生旅游的核心资源。 森林保健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公众健康为目的。 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文化资源,与医学、健康科学有机结合,进行保健、康复、保健。 服务活动。

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9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人数突破18亿人次,约占国内游客人数的30%,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 森林旅游已发展成为我国林业草原产业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支柱产业。 2019年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了森林旅游的法律地位,并在两处提到了“森林康养”。

疗休养旅游线路_疗休养线路设计比赛_疗养旅游地

首先是改善森林健康和保健基础设施。 依托现有森林步道、森林防火道路和生产道路,建设健康步道、引导系统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物和建设用地,建设森林康复中心、森林休养场所、森林浴场、森林氧吧等服务设施,确保公共设施建设和改造无障碍。

二是丰富森林保健品。 大力发展保健、康复、老年保健、休闲娱乐等森林康养服务业。 积极发展森林沐浴、森林食疗、药疗等服务项目。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与森林保健服务相结合的产品。 推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繁育和利用。 加强森林保健原料、中药材种植、培育,森林食品、饮料、保健品等研发、加工、销售。

森林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植物精华,有舒适的小气候环境。 将森林优质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健康养生旅游资源,发展空间巨大。 。

2、“乡村+康养”旅游

乡村承载着无数都市人的田园梦想。 乡村康养立足于农村广阔的田园空间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融合“四命”(生活、生产、生态、生活)和“五养”(眼、胃、肺、心),一种以补脑、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养生保健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农村原始的自然环境和轻松的生活节奏为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乡村医疗是乡村旅游发展乃至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据统计,国内健康养生游客每次旅行花费609美元,比传统国内游客高出178%; 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 “乡村+康养”旅游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乡村+康养”旅游应摆脱传统农家经营思维,立足乡村、立足农业本身,联动乡村一二三产业。 以农产品为例,我们可以设计“绿色有机作物种植——农产品保健品牌及深加工——丰收季节采摘体验”的全产业链。 除了游客在农村的“本土化”消费模式外,还可以提供绿色农产品田间领养、配送等服务,增加附加值,增强游客粘性。 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可探索“点供”用地模式,有效解决所需康养设施落地难问题。

3、“运动+康养”旅游

与“森林+养生”、“乡村+养生”等资源型养生旅游不同,“运动+养生”是一种更直接的养生旅游形式,很大程度上与“森林+养生”类似。 + 医疗保健”。 “医疗卫生”与“乡村+医疗卫生”之间存在空间交集。

“运动+健康”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和资源,多渠道开发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养生运动、传统运动、徒步、探险等户外健康产品。 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发展“运动+养生”旅游,应在充分保证活动安全的基础上,完善步道、旅店、救护车等必要的配套设施,在运动养生中增强体质、增长见识。

川浙鄂健康养生旅游升级战略一、顶层设计、标准引导,高水平推动健康养生旅游创新发展

疗休养旅游线路_疗休养线路设计比赛_疗养旅游地

2015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森林康养”理念。 2017年,“森林康养”被纳入顶层设计,写入省委一号文件。随后,出台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政府领导,市场主体主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强大合力。

为提高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水平,2017年,省发改委编制发布了全省第一批健康产业“四批”重点培育名单,包括9个健康特色小镇和健康产业示范基地17个。 、60家重点健康产业企业、100个重点健康产业项目,定期跟踪调度“四个一批”的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

湖北省把中医药作为康养旅游的重点领域。 2018年,推出了蕲春李时珍故里中医文化之旅、武当山道家养生文化之旅、神农架神农中草药文化之旅等8条以中医养生为特色的健康养生之旅。 旅游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激发了全省发展中医药、保健事业的热情。

2、突出功能特色,建设康养旅游小镇,推动康养旅游集聚发展。

浙江省利用丰富的药材资源,打造了磐安县江南药材小镇、绍兴平水养生小镇等“药、医、养、旅”特色小镇。 湖北省利用得天独厚的道教养生资源,将武当山等地打造为“道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小镇,发展武当武术、打坐静修、抄经养心、道医道医、道教茶夜谈、周易文化、道教斋菜、道教早晚功等九项特色道教文化活动。

四川省利用优良生态资源建设森林康养小镇。 例如,洪雅县七里坪森林养生小镇重点打造“中国阿尔卑斯山世界抗衰老健康养生目的地”,着力打造抗衰老健康全产业链,大力引进美国BUCK Aging研究所、日本生物治疗研究所、解放军307医院等医院作为协作医院引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国家老年病临床研究中心成立抗衰老研究基地在七里坪,实现从暑期度假到综合健康养生的转型升级。

三、大胆创新理念,建立有效机制,解决健康养生旅游发展中的困难和瓶颈。

为拉动内需、促进内循环,浙江省建立了“休养生息”制度。 浙江省总工会组织职工(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国企职工等,全省约1000万人)按照每人每人2000元的标准进行“疗养”年,安排5天去“疗养”基地吃、住、养健康。 疫情发生后,浙江省将“疗养”经费由人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 同时,为更好利用山坡土地资源,推动“两山”转换,浙江省自2015年起在全国率先探索“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以“山坡地”为前提,实行“依山势、点布局、垂直开发”。 166个试点“坡村镇”建设用地项目中,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类别项目有100多个。 所需土地不涉及耕地。 累计节约土地目标2万亩以上,不仅有效保护了耕地。 ,节约用地指标,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川省通过开展“天府旅游名县”评价,提升健康养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2019年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在天府县打造50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国内外都将建设。 著名旅游县。 同时制定激励措施,省财政对天府旅游县一次性奖励3000万元,年度计划新增建设用地150亩一次性奖励。

湖北省将顶级医院“延伸”到景区,着力将武当山打造成为“东方养生养生之都”。 将医疗与自然保健相结合,通过“三炼”(炼精、炼气、炼神)和“六养”(浴养、脉养、力养、食养、丹养、文养)亚健康调理、心肺功能调理、胃肠功能调理等受到游客的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