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城市网红打卡地,你去过几个?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新闻旅游城市宰客视频_旅游城市宰客新闻_新闻旅游城市宰客事件

贵州省贵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吸引数万群众前来观看。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旅游城市宰客新闻_新闻旅游城市宰客事件_新闻旅游城市宰客视频

福建省泉州市霞浦村随处可见戴发簪的游客。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旅游城市宰客新闻_新闻旅游城市宰客事件_新闻旅游城市宰客视频

游客在甘肃省天水市人民公园热门打卡点拍照。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旅游城市宰客新闻_新闻旅游城市宰客视频_新闻旅游城市宰客事件

2024年元旦期间游客参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注

这个春天,一碗麻辣火锅,让甘肃天水火爆了!从去年初淄博的“追风烤肉”,到各地文旅局长齐聚一堂,再到年底的“冰雪文化在尔滨”,不少城市借助网络流量,积极“吸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推动文化,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城市网红逻辑下,如何从“以爆款引‘流量’”转变为“以文化收尾确保‘留存’”,从“网红”走向“长热”,是每个城市都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鉴于此,光明日报记者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团队聚焦文旅“网红城市”,梳理其发展历程与特点,选取典型“网红城市”案例,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及隐藏在流量背后的潜在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多城市抓住机遇塑造城市文化名片提供借鉴与启发。

在甘肃天水吃一碗红油麻辣火锅,会勾起游客对这座千年古城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去上海循着“芳华”的脚步进行城市游览,感受老上海的风情和腔调;来到贵州榕江打卡“村超联赛”,沉浸式体验“火爆”的足球赛……近年来,“网红城市”层出不穷,为游客提供了更潮的旅行体验,掀起了各地“现象级”消费,让大家看到了城市蓬勃的活力。

从1.0到4.0,文旅城市的转型

“网红城”是如何爆红的?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短视频流量时代,旅游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旅游方式由观光旅游转向沉浸式旅游。“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来西安,总是赶着去景点游玩。这次想穿上古装,来一场穿越之旅。”来自福建的“00后”小罗在清明时节告诉调研组。

如今,人们的出游方向选择已逐渐从“名河名山”“文物古迹”转向“人文生活”“市井小吃”,独特的风土人情、当地的饮食生活方式、热情好客的民风民俗成为年轻游客乐于追寻的“异地生活”。调研团队在光明日报微博发布的《什么样的旅行体验最重要?》调查显示,“获得积极的情感价值(占比30%)”、“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占比23%)”、“体验这座城市的特色美食(占比21%)”位列前三。

文旅城“1.0时代”:自然禀赋“看山、看水、看风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没上过长城非好汉”、“游三山五岳”……在还没有互联网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最初的想象来自于书报广播电视。这些第一代文旅城市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人们对旅游的期待是追求日常生活之外的快乐娱乐和差异化体验,以快节奏的观光为主。“1.0时代”的文旅城市时代特征鲜明,无需过多的品牌传播和营销推广,就能享受到自然禀赋带来的红利。

文旅城“2.0时代”:互联网打造城市“金字招牌”

“成都,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2003年,一段5分钟的城市宣传片,生动展现了成都的安逸生活。2000年前后,国内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黄金周制度正式实施,国内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城市传播迎来文化旅游“2.0时代”。1999年,威海市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城市宣传片,拉开了中国城市形象广告的序幕。成都的形象宣传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城市对整体品牌形象的思考。城市传播重在锚定差异化定位,凝结独特人文,用“金字招牌”讲述城市的文化故事。

文旅城市“3.0时代”:网红爆红带动城市IP

“全国各地都在请丁真”、“沈阳文旅邀你吃鸡架”……2020年前后,各类爆款城市梗频频登上热搜,这是文旅融合“网红经济”模式的集体爆发。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正式开启以注意力营销为重点的“流量”阶段,多方主体参与传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城市形象代言人,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引流的网红元素。西安《不夜城》里的“不倒翁女郎”、河南卫视《唐宫夜宴》里的“唐宫女郎”、重庆的“轻轨穿楼”……城市爆发的背后,是“社交语境+内容本体+平台算法”合力的结果。“网红爆款梗”离不开文旅融合多方的合力共创。

文旅城市“4.0时代”:去中心化传播助力小城市“出圈”

一首歌、一出戏、一场足球赛、一顿烧烤,都能让一座城市火起来。湖南隆回、广东江门、贵州榕江、山东淄博等成为网红城市中最年轻的城市,吸引了一波波游客。数字互联、用户原创内容的去中心化特征,为小众城市带来了破圈机会。在“全民视频时代”,谁能占据手机屏幕,谁就有机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网红城市”的亮点,不再仅仅体现在景点上,美食、探险等各种新奇体验的相关视频,更容易吸引“吃货”和“旅行者”的关注。调研组了解到,清明节期间,甘肃天水共接待游客9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3月以来,共接待游客6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

“网红城市”的交通密码

“网红城市”的迭代并非偶然,从长期趋势看,文旅城市走红是中国旅游消费乃至经济全面复苏的生动注脚;聚焦全民短视频时间节点,是城市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把握数字化机遇、主动出击的生动实践。

消费品质升级中回归本源。去哈尔滨中央大街看鄂伦春驯鹿表演,去甘肃博物馆带走一件《马踏飞燕》文创产品,去武汉体验《黄鹤楼夜游》沉浸式光影表演……旅行的乐趣在于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48.91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3.61亿人次,同比增长93.3%。刚刚结束的清明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数1.19亿人次,游客消费539.5亿元。旅游业呈现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态势,大众旅游消费方式呈现个性化、垂直化、体验化特征。年轻人逐渐成为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主力军。 他们在旅行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体验和社交分享,一些性价比高、小众、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新的“网红”,2023年“城市漫游”“反向旅行”“楼下布局”等网络话题正是旅游消费模式变化的最好诠释。

流量游戏中的创意比拼。从“芜湖腾飞”“曹县666”到“蚌埠生活”,网红城市因各种原因“爆红”。在这场数字游戏中,城市管理者需要善用短视频平台塑造城市IP,讲述城市故事的“大与小不同”;也需要懂得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吸引网友自发传播;更需要将网络虚拟印象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信的现实感知,让人“心生向往”,将流量转化为客流。比如,《大学生去淄博吃烧烤》登上同城抖音热榜一周后,淄博市政府就召开“淄博烧烤”美食品牌发布会,迅速积累并扩大流量。

全城动员,践行文旅。“在天水南站下车就能上麻辣烫,非常方便,志愿者们也很热情。”来自重庆的刘先生激动地告诉调研组。自发组织车辆在火车站接送外地游客、为外地游客增设免费行李寄存室、爱心企业为游客提供免费饮品……“网红城市”不仅在创意内容上别出心裁,更用诚意留住消费者的心。现象级“网红城市”的持续火爆并非偶然,背后是政府引导、居民参与、产业融合的努力。全城全员动员、政府随时在线、全民参与,给消费者带来了踏实的正向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城市网红”需要更多清醒思考:“流量”不等于“留存”

文化旅游不仅能带动餐饮、交通、住宿等行业发展,还能成为提升城市知名度、点亮城市烟火气的“磁石”。但单纯依靠“流量”推动城市文化旅游,背后隐藏的潜在挑战和负面影响也是现实存在的。据2023年《消费保险》平台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共受理旅游相关投诉4.7万余件,同比增长超300%。投诉问题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退改签问题(32.30%)、霸王条款(19.20%)、虚假宣传(8.80%)、服务态度差(8.68%)、退票纠纷(5.99%)。随着“城市网红”实践的模式化、规模化、商业化,“网红城市”在流量狂欢的背后也面临着审慎的思考和理性的行动。

一个城市的接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太商业化了,游客收费过高。”“感觉去了一条完全商业化的小吃街,根本感受不到古城所谓的美。”调查中,有游客向调研组表示,他们怀着高涨的热情前来旅游,但等来的却是“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反差。游客认为影响旅游体验的主要问题是体验场景单一、城市交通拥堵、无良商家哄抬价格等。调查发现,城市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市场监管不规范、文旅配套服务不完善是制约城市文旅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一夜爆红不能简单等同于城市经济效益的增长,更不能等同于城市的高效发展。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如何将“高流量”变“高长尾”,才是城市网红的本意。

盲目追潮不利于和谐共存。“自从我们爆红后,家门口的小吃店就成了直播间,三面围着桌子,到处都是博主在直播,挡住了我们的路。”调研中,“网红城市”居民向调研组反映,自己的家乡爆红后,由于曝光量激增,居住地暴露出诸多不便。调研组认为,网络流量来袭,令人震惊,但也伴随着不平衡、不规范甚至野蛮生长。文旅市场的火爆,很可能带来劳动力市场吃紧、土地资源争夺、资金投入向其他产业偏移等矛盾,当地居民还将面临生活成本上升、公共资源紧张、城市环境破坏等问题。 当“网红元素”热度降低,客流就会断崖式下降,而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也会给众多“追风”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市场冲击。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增进人民福祉,如果缺乏合理规划和政策干预,对城市的和谐发展不利。

营销布局并非一日之功。调查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如今“网红城市”层出不穷,很多在开始被津津乐道,但后期却出现审美疲劳。“网红城市”不仅需要依靠软实力,还需要依靠硬实力来吸引人。城市品牌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过度营销的单一因素。一方面,过度营销会抬高消费者对城市的想象和期待,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利于满意度评价,还会降低信任度,给城市带来负面影响;另外,高流量带来的急功近利会分散城市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容易形成旅游泡沫。

城市文旅IP始终繁荣:始于“热点”,终于“文化”

“网红城市”的成功,既是基于流量思维的主动之举,也是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旅融合实践。除了流量,保持其活力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城市文化脉络,积聚数字潜能,打造符合市场的消费组合,形成人文氛围、产业氛围、烟火气息相融合的城市文旅新形态。

坚持精耕细作,构建高效协同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治理和社会秩序建设是建设文旅名城必备的“基本功”。政府作为文旅城市品牌建设的总指挥,要坚持长远主义、精耕细作的发展理念,完善城市形象顶层设计,建立跨部门、高效的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市场监管、公共交通、城市宣传等文旅专项队伍,提供全链路文旅服务,不断提升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效率。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形成通畅、安全、服务完善的营商和消费环境,不断把交通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能。完善联动应急机制,构建官方社交媒体矩阵,敏捷应对“网红城市”的“出圈”机遇、旅游旺季大批游客接待、城市突发突发事件等。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情感共鸣的城市人文氛围。文旅城市品牌形象不仅凝结在市民个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展现在城市多元主体与游客的互动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深化营造共情共鸣的人文环境,才能形成吸引人、激励人、留住人的文旅名城“强磁场”。城市品牌建设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核心开展,在提升市民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过程中发挥文化价值观的感召力;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组织到市民,构建品牌建设行动方阵,向外来游客真实传达城市温暖多面的风貌; 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游客激增给当地市民生活带来的利弊平衡,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建立补贴和转移支付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商家和当地居民参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积极性;坚持以人才为本,利用互联网社交化、圈子化文化共振优势,塑造城市“留人”“发展人”的强大号召力,把网红流量转化为人才留人。

以文化为依托,培育文化底蕴,展现城市精神风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蕴,深刻把握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当代价值,提炼创新展现城市独特文化身份,是文旅名城品牌建设的“生命力”。要深度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以融合发展视角寻找文旅融合的最大公约数,推动文化资源创新转化利用;提炼高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进行特色化、高社交化、高互动性的城市叙事,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精神需求,打造易模仿、易传播、易记忆的符号;把“吃、住、行、游”的烟火气沉淀为“尝、享、评、思”的深度体验,谨防“网红打卡”式的赶场; 进行分层动态推动,满足青少年个性化的精神需求,引起多主体的广泛关注和传播,最终形成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良性循环。

坚持用户思维,由点到面打造消费组合拳。文旅产品和服务是游客与城市之间的“催化剂”,新产品供给、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点面结合的消费场景,构成了文旅城市的“组合拳”。要锚定目标人群,通过全数据信息集成、算法决策系统等,实时分析预测消费话题和市场需求;以话题点带动城市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将“网红效应”拓展到更多的城市要素、旅游景区、市民生活、文化生态,吸引更广泛消费者就地消费;深化夯实“出圈”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链品质升级,打造城市特色产业体系;从产品组合升级到场景融合,鼓励文旅企业创新文旅产品,链接丰富的消费场景,形成立体多元的文旅产品; 统筹城市文化资源,讲好城市故事,串联旅游景区,辐射形成一系列“串点成线”、“聚点成面”的全域文旅产品组合。

(联合研究团队成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田晖、刘淑秀、王子桐;本报记者白雪蕾、兰雅妮、宋希群、王炳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