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大栗港镇:产业强镇、农业兴镇、文旅活镇、生态美镇
青草萋萋,树木葱茏,群山苍翠,资水河如银缎带般蜿蜒穿山而过,美景尽收眼底。这里就是桃江县大李港镇,位于湘中北部,资江中游,雪峰山脉残存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环湖丘陵地带,素有“鱼米之乡、竹木之乡、茶叶之乡、山歌之乡”之称。
资水河流经镇境。
近年来,大李岗结合镇域优势特色,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兴镇、文旅驱动、生态美丽镇”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吃、住、购、娱、学为一体的镇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益阳市2022年度粮食生产先进镇”、“益阳市2023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集镇的鸟瞰图。
在大李岗镇,数百亩水稻长势旺盛。该镇已建立10个“千亩示范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300余亩,总投入1265.2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大力推行“稻米+油料”高效种植模式,建立2个油菜籽生产“千亩示范田”,坚决遏制耕地撂荒,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得到有效利用。
高标准农田。
“云山雾气中毛尖茶嫩,竹溪河茶香在雾中青翠欲滴。”沿着“茶香竹溪”的发展路径,大李岗镇朱家村发展有机绿茶近1000亩,实测茶园面积980亩,茶园总投资400万元,茶厂面积500平方米。该村通过人工采摘、手工制茶,打造出优质绿茶“花香毛尖”。2019年成功注册“竹溪园”品牌商标。2023年,朱家村竹溪园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朱家村数千亩茶园。
“小笋”撬动“大经济”,成为大李岗镇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2023年,该镇将新建笋竹林基地2个,培育县级笋竹林示范基地1个,新建林区道路50公里;在此基础上,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新建德茂源村工业园区1个,引进竹子加工企业2家,2023年以笋竹特色产业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
德茂园村工业园区。
擦亮“金字招牌”,大力推进竹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大李岗一方面立足“竹”资源,做“竹”文章,以“竹”为发展点,以竹农、竹合作社、竹企业等经营主体为产业链中心,发展竹休闲旅游;另一方面,该镇依托安宁竹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刘家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朱家村,全面推进“两带一中心”旅游建设,培育壮大“民俗+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实现竹生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宁静的竹谷。
盛夏时节,大李岗镇李农生态庄园青山绿水,万物复苏,美不胜收。李农生态庄园位于仙峰桥村,是集餐饮、娱乐、户外拓展团建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景区。近年来,生态园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乡村民宿、露营基地等异军突起,旅游产业不断丰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借着竹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的东风,李农生态庄园也成功入围“2023年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利农生态农场。
一方山水生态旅游度假村位于刘家村,是区域旅游重点开发项目。景区内碧波荡漾的湖泊与郁郁葱葱的青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诗情画意的自然画卷。在这片茂密的竹林里,建有度假酒店、户外休闲中心、森林康体中心、青少年儿童活动基地、果园、竹笋加工园区等。
户外山地自行车。
朱家村是中国美丽乡村、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村,这里山清水秀、山清水秀,有“万亩竹林”之称。村里依托资源禀赋,打造了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餐饮、农家乐等服务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村。村民返乡创业热情高涨,纷纷上马茶叶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项目。此外,特色种植业遍地开花,全村有数百亩桃林、上千亩茶园、上万亩竹林,预计每亩可增收群众2000多元。探索出一条以休闲农业带动乡村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朱家村模式”。
朱家村茶园。
整洁平整的乡村道路、宽阔热闹的环湖广场、精美别致的彩色壁画、温馨美丽的农家院……漫步大李港镇,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葱茏的稻苗、清澈见底的河塘,一派和谐乡村的美丽画卷。大李港镇引导G536国道沿线群众开展自家院落环境整治,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加大环卫设施、垃圾处理、污水设施、村庄绿化等投入,不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公共配套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美丽的庭院。
千里追浪,乘风破浪。在大沥港镇的现代化征程中,产业的落地犹如春雨滋润大地,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该镇通过精准施策、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发展文化兴市、旅游兴市新高地,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乡村全面振兴步伐铿锵有力、稳健有力。未来,大沥港镇将继续拿出“画蓝图到底”的精神,奋力拼搏、敢于担当、艰苦奋斗、走在前列、争创一流,奋力谱写大沥港全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