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东山:海洋生态修复重现海上森林,红树林成自然景观新亮点
东山内,仿木栈道延伸至宽阔的大海之上。
一年来,漳州市东山县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开展大规模人工补种红树林工作,截至目前,已在礁头村、大铲村等地完成海湾造滩和种植红树林3096亩的任务,力争再现“海上森林”的生态景象,同时探索发展红树林生态旅游,努力提升红树林的生态旅游价值和科普价值。
海洋生态修复与近海养殖清理
盛夏,万物繁花盛开。
东山县海科公园海顺路旁的红树林种植区,阳光照射下海面泛着金光,连绵的红树林充满生机,不仅保护着海堤,还养殖着鱼虾蟹贝类等水生资源,引来白鹭翩翩起舞,形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
然而一年前还不是这样。“以前这里是大片泥滩、虾塘,水质差,环境脏乱,一到台风,堤防就容易塌陷。”附近村民李木溪说,“以前我们基本不来这里,自从种上红树林后,生态环境一天天好起来,招潮蟹在浅滩上打洞,白鹭成群飞翔,这里成了村民晚饭后悠闲散步的好去处。”
20世纪60年代,为了方便东山岛居民生活,当地政府修建了连接东山岛和云霄县的八十门海塘,虽然交通方便,但海塘却切断了诏安湾与东山湾的水体交换,加之当地部分村民在滩涂上从事围堰养殖和海水网箱养殖,导致海域水质恶化,影响了东山、诏安、云霄三县的长远发展。
近十几年来,随着高速公路、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八尺门海塘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运输功能,于是当地政府开始筹划拆除八尺门海塘。
今年3月14日,漳州八石门退海工程(一至三期)正式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历时13年,八石门海域生态修复基本完成,历史遗留问题成功解决,东山实现了由“半岛”到“整座岛”的划时代蜕变。
2022年7月,东山开始实施东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程位于诏安湾顶部与东山湾顶部交汇处的八石门航道,投资4亿元,进行滩涂清理、临时围堰、填泥建滩、红树林种植、栈道修建等工作,共清理离岸养殖网箱240户12594格、筏式养殖78户384亩、竹筒网箱8户110格,修复重要潮间带湿地环境1744亩。
“历史上,该海域的滩涂上都曾长满红树林,后来由于围堰养殖等原因,红树林最终消失了,所以这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重新种植红树林!”东山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黄金树说。
栽种红树,先填地,填地前必须建围堰。传统围堰采用袋装泥沙,不仅施工速度慢,而且成本极高。经过多次论证,决定采用袋装泥沙工艺。虽然大大节省了成本,但经常被海水冲走,不得不从头再来,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只能抓住每个月仅有的五六天低潮期下水作业,加之航道狭窄,大型作业船无法进入,只能靠小船衔接、人工作业,施工难度很大。”东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甲方代表徐阳说,去年年底,经过半年的“蚂蚁搬家”,围堰、沙滩施工终于完成,红树补植的时间正式开始。
重建“海上森林”发展生态旅游
此次重新种植的红树林主要位于原八石门海塘至海科公园10余公里的沿海滩涂上,主要分为A1、A2、A3、B1、B2几个区域。其中A1区域种植秋茄下胚轴、白骨壤;A2区域种植秋茄下胚轴、秋茄、木榄、泡桐花;A3区域种植秋茄下胚轴、红树林、白骨壤等;B1区域种植秋茄下胚轴、红树林、白骨壤等; B2区域种植秋茄下胚轴、红树林、木榄等,总面积3096亩。
“这5个红树林种植区所处位置、海况不同,所以树种的选择、种植方式、种植进度也各有不同。”徐阳说。
例如B1区域位于大铲附近,该区域原为盐田区域,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为保证红树的成活率,项目方在重新种植前,对表层进行开挖松土,浸泡一个月左右,降低盐分。再如A3区域,沙滩泥质较软,双腿容易陷进去,为确保满足红树种植要求,并保证种植人员的施工安全,需将滩面静置平整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红树种植。
在滩涂上种植红树苗并不容易,大家只能在退潮时种植红树苗。项目部克服了红树苗成活率低、受潮汐影响有效施工时间短等困难,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上级部门的各项指标并通过了市级验收。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些红树苗长势良好,成活率比较高!”徐阳高兴地说。
这些区域中,以海科公园海顺路A3区域面积最大。为提升红树林的生态旅游价值和科普价值,方便游客亲近红树林,享受红树林带来的生态红利,东山县因地制宜,齐心协力,分区域种植红树林,将一个大岛变成了五个小岛,形成了东山海鲜代表“东山小馆”的格局。
记者看到,这里的弧形仿木栈道,像一条丝带一样延伸在宽阔的海面上,环岛修建了红树林管理监测栈道,观鸟屋、科普站点缀其间,一幅生态宜居的“海上森林”画卷缓缓展开。
“我们已经疏通了水道,游船、快艇可以穿梭其中,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红树林、观鸟。我们还将进一步打造红树林生态旅游线路,把这里打造成新的网红生态科普打卡点。”面对眼前生机勃勃的红树林,福建东山城投集团总经理黄贵阳信心满满。
据了解,下一步,东山将继续完善海岸保护机制和巡护体系,全面开展沿海海洋保护和近岸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聘请护林员加强巡护,防止周边村民破坏或进入红树林,并定期清理漂入红树林的海上漂浮垃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红树林。(记者肖振平、通讯员欧东银林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