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首个长假,教你识破旅游套路精准避坑
回想这些年,每次出发前,我们总有一个旅行的愿景,却一次次在现实面前低头,用“我已经来了”来麻痹自己
玩了大半天,我们到达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景点:“既然来了,就好好玩吧!”
当你游玩完一个景点,肚子饿了,却发现所谓的特色菜“价钱贵”的时候,你应该说:“既然来了,就贵点吧!”
当导游带我们到购物点,劝说我们买一些平平无奇的“特产”时,我们说:“既然来了,就买点吧!”
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如何识别旅行时的那些“陷阱”,准确避开陷阱!
01
有些“陷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确定了旅行目的地后,第一步通常是订机票、订酒店。如果你经常使用旅游APP,一定对“大数据杀熟”这个词不陌生。
“大数据杀伤老客”是指,对同一个产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比新客户看到的价格高得多。
旅游平台是“杀老客”骗局的重灾区,明明可以享受优惠的老客户往往是平台最狠狠针对的“羔羊”。
比如这位市民在查询机票时,不仅两次显示的价格相差200元左右,而且在不同设备上查询到的价格也不同。
不过,与旅游景点的“陷阱”不同,机票和酒店对于旅行来说几乎是必备的,想避开是不是就避开不了呢?
当然不是!今年10月1日,国家出手了!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让“杀熟”不再“无法无天”,消费者旅游消费将更加放心。对于违反诚信原则的不良经营者,应加大处罚力度。
如果某个平台“逆风而行”,我们又着急出行,可以将APP换成浏览器,手动清除cookie记录,不让网站追踪我们的行为逻辑。
在电脑浏览器的“隐私设置和安全”中,找到“清除浏览数据”来清除Cookie。
手机浏览器也可以这样设置!
02
说是纯玩团,结果被忽悠买了“玉”
说起旅行时最大的坑,那一定就是“旅游购物”了。无论是四川、云南“必不可少”的牛骨首饰,还是北京南锣鼓巷、湖南凤凰古镇随处可见的“藏银”首饰,抑或是特色小店里刻有景点名称的民族风情清新首饰,我们都可以视其为旅行时的“小点缀”。
但如果是下面这种“演戏误导”的套路,就需要警惕了!
他们先是说“购物不强迫”,然后又带你去一家装修豪华的玉器店,委婉地说“这是当地很有名的玉器厂,你只是来参观一下”。
这时,一位满身品牌标识的老板走了出来,说道:“我家境富裕,不靠这个赚钱,只是爱好而已,想给大家普及一下玉石知识。”销售人员随即营造出一种氛围,强调“这是难得的机会”。
众所周知,打九折就等于“白送”,游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跟着营业员花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买到了标价几万元、其实一文不值的假玉器。
这种套路并不罕见,并衍生出各种“剧本”。
近年来,各地加大打击“一日游售假”的处罚力度。
但最好还是报名正规旅行社的正常价格的旅游团,不要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报名参加“低价一日游”或“自由行”,警惕通过微信、QQ群、论坛等渠道组织的旅游活动!
03
变脸太快,吃前吃后两张脸
如果有一个词和“旅游”二字紧密相关,那一定就是“天价”,虽然俗话说“家贫道富”,但一些旅游费用的价格却一再超出我们的底线。
比如几年前轰动一时的青岛“天价虾”事件:
桂林“天价鱼”事件:
有些餐馆有两面性,对本地客人明码标价,对游客却常常要价过高,要么菜单上不标价,要么偷偷更改菜单。等客人吃饱付钱,盘子里的“土鸡”立刻变身“凤凰”,身价翻了几十倍。
这些“天价”商家为何喜欢“欺负”外地游客?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看到游客们都喜欢“出门旅游少烦恼”,觉得人们宁愿默默承受这份气息,也不愿自己受折磨。毕竟“黄金周”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但一味容忍,只会助长无良商家的嚣张气焰!出门旅游,消费前记得问清楚价格、计量单位,如果不小心“踩”到这样的“陷阱”,一定要收集证据,向有关部门举报,不要做“沉默的羔羊”!
最后祝大家国庆假期平安愉快,在家办公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