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乡村旅游接待点56个(四星级接待点20个),从业人员835人。 202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2亿元。
图为尖扎德吉村。简轩供图
以建设促发展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结合全县旅游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编制了《尖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尖扎县文化旅游综合发展规划》。 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26.6亿元,实施坎布拉阿加泰服务基地升级改造、能科乡德干村自驾游营地、坎布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生态现代文艺创作等项目。庆春瀑布高原。 基地等文化旅游项目114个。
同时,按照发展全区旅游的要求,继续在全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无垃圾等行动,加大农村等重点区域整治力度。道路、河流沿岸和村庄周围。
聚焦特色打造品牌 乡村旅游文章写够
我们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不断思考、努力,立足县域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安格拉乡德吉村、坎布拉镇志冈拉卡村、甘布拉镇古什当村等。党顺乡、能科乡德前村、康阳镇成上村等28个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和还剑扎至贵德的尖扎乡村旅游精品二日游。河廊,还有寻红根之旅。 形成了大环线、南环线和4个小环线等6个旅游环线,全域旅游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聚焦发展、强耕加快乡村产业发展
尖扎充分发挥藏传佛教发祥地和“七彩神箭”的特色文化优势,培育乡村旅游产品手工作坊180个,重点开发“七彩神箭”等10大类100余种特色文化产品。唐卡、藏香、谷物画。 初步形成了以绘画、蓝绣、藏戏、石刻技艺、民间歌舞为主的文化产业群。
同时,实施“云上拉德”、“最美能客”、来寓民宿等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民宿”、“旅游+养生”等多种综合业态并举办各类技能培训。 类,引导鼓励群众在景区开办宾馆、农家乐,建立苗木、藏茶种植一体化的观光农业,大力推广采摘农业、赏花、农耕体验、婚纱摄影等产业发展模式,并经营藏餐、清真餐等当地特色美食让游客吃、住、玩田园。
注重保护传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编辑出版了具有尖扎地方特色的《大敦宴》《智美根登》等藏族歌舞剧,拍摄了《七彩箭》《走近岭头尖扎》《尖扎往事》等一批特色文化作品。 加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 尖扎深剪技艺和“昂拉切水果包”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尖扎大墩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藏经、藏家大院、昂拉水果包子切相继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昂拉千户村被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打造“黄金商圈”尖扎文化产业的“名片”。 ”。
抢占宣传推广资源,激发乡村旅游活力
尖扎成功举办了“七彩箭”国际全国射箭邀请赛、黄河国际铁人三项邀请赛、自由搏击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并积极参加在西宁举办的“西域风景区” 、天津、上海等地。 加强与各省、州级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大力推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尖扎县旅游环境展示图》和智能旅游VR联显二维码招牌已投入使用,详细介绍县内各个乡村旅游景点,让游客快速了解尖扎,掌握所需信息需求,让游客更方便快捷地畅游、享受尖扎。同时,德吉村开展“万人唱响好祖国”活动,并参加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小镇》《中国推介》栏目,充分展现乡村旅游魅力,展现乡村旅游活力。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