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入选广东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开平市餐饮文化丰富、特色鲜明,近年来餐饮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快。马岗镇党政办公室供图
去年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挑战赛和“侨乡自行车道”活动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
近日,记者获悉,开平市入选广东省第二批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塘口镇强崖村列入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候选村名单。 开平旅游可谓“双喜临门”,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开平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如何?
据了解,2016年,开平因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强劲的发展潜力,被列入首批国家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四年来,开平市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开平模式”,推动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发展“旅游+”特色,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开平全域旅游已经爆发出勃勃生机。 2019年,开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865.56万人次,旅游收入114.45亿元。 “开平模式”在全域旅游中的创新示范效应明显。
“五大”融合
旅游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日,开平市举办“粤菜基地,餐饮盛会”系列活动——开平粤菜厨师创业基地揭牌仪式、开平市餐饮行业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美食推介嘉年华在赤坎举行华侨中餐厅。 随后,开平市还推出“美食抖音短视频大赛”,通过向公众征集民间美食视频素材,打造开平美食插画。 目前,开平市正在积极推动成立餐饮行业协会...
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谭一军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是开平市充分挖掘本地丰富优秀餐饮文化资源、展示开平粤菜厨师风采、开平美食文化,大力推进“餐饮与旅游融合”。
开平市是著名的碉楼之乡、华侨之乡、建筑之乡、戏曲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世界名厨之乡”。 拥有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等优质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 谭毅军指出,近年来,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平市首创“五大融合”(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休闲旅游、餐饮旅游融合、旅游融合)。教育和旅游)。 “旅游+”各具特色,不断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满足更多游客的高品质休闲需求。
开平市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坚持文旅融合,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优势,深度挖掘海外中华文化,着力打造海外中华文化交流与交流的重要平台。谈一军表示,澳门与开平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广东旅游瞭望塔”品牌深入人心。
农旅融合也是开平全域旅游的创新之举。 开平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开发了大沙里环茶谷产业园、塘口岗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开平还突出了旅游与旅游的融合。 开平依托天禄山、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大沙镇省级森林公园,发展生态养生养生度假,打造龙胜休闲旅游品牌和大湾区首个有机茶小镇。
在推动教育与旅游融合方面,开平一方面引导开平市博物馆、沧东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汤口空间、钓民部落等地通过古建筑保护复兴、社区创建、以海外华人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式,发展游学旅游; 另一方面,建设周文勇、陈铁军烈士纪念馆、司徒美堂故居、红线女故居、谢闯故居、风采堂、万龙客栈等一批红色教育旅游基地。
根据当地情况
持续打磨乡村旅游品牌
在多年的旅游发展中,开平市立足本地,充分利用各乡镇的特色资源,打造了“赤坎古镇、汤口碉楼、马岗美食、龙胜休闲、 “大莎花茶”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在开平市南部打工。
以赤坎古镇项目为例,作为开平建港以来引进的最大旅游项目,该项目凸显开平侨胞文化优势,持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在充分保护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将其打造成旅游观光项目。 是集休闲、文化、娱乐、影视、食宿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华侨文化休闲度假小镇,中国文化旅游古镇新地标、全球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该项目将于2021年国庆前后投入试运营,将为开平带来巨大的客流。
“如果把赤坎古镇比作月亮,那么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就像星星围着月亮。开平支持乡镇街道抓住地方特色,差异化发展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产品,留住旅游资源。”游客。” 谭毅军表示。
各乡镇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汤口镇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在不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同时,小镇正全力打造青年文创小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近两年,我们成功推出了羌牙祖村、塘口空间、塘口九尾粮仓广场等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树立了塘口乡村旅游品牌。 2019年,塘口镇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广东省旅游小镇”。
汤口镇党委副书记黄巧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汤口镇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预计将涌现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结果将于今年年底得出。 目前,汤口镇正在全力推进“华侨世界文化遗产”之旅示范段——“汤口世遗长廊”项目、这里·国际学习空间项目、“如野”民宿项目、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城市客厅、魁草酒店等一大批项目建设。 “汤口以效果为导向,本着‘白+黑’、‘5+2’的精神,加快项目建设。现在,由两位当地先贤投资的民宿项目已基本完工,我们把该项目视为“王,希望汤口实现质的飞跃。”黄巧娜说道。
近日,开平市人民政府与开平市绿泽天湖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泽天湖公司)在汤口镇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该项目计划投资39亿元。 塘口镇正在建设生态田园综合体。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汤口镇积极响应上级政策,发展“夜游经济”,点亮祖村,用彩灯把村庄装扮得美丽,打造“夜游碉楼”重点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点亮”开平乡村旅游。
同时,开平乡村旅游可谓“百花齐放”,各有亮点。 比如,大沙镇依托大沙河水库、天禄山等自然生态资源,建设大唐美丽乡村,充分发挥“花茶”优势,全力打造全国第一有机茶小镇。粤港澳大湾区; 白河镇打造“一线三级”“原邑古村”路线,进一步拓展白河“延平楼”红酒庄园和周文邕故居红村建设,大力发展“碉楼+红色”文化旅游行业; 马岗镇充分利用丰富的饮食文化,每年举办美食节,申报马岗鹅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燕港镇近年来也不断行动,举办火龙果节、建设摄影基地等,着力打造集侨乡、水乡、碉楼特色于一体的宜居宜居之地。 尚艺游艺创特色小镇……
品牌营销
擦亮“广东旅游瞭望塔”招牌
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开平市不仅不断丰富产品供给,而且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全域旅游是连接各产业融合发展的粘合剂和放大器,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开平市正在探索旅游综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因此,开平市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谭毅军说。
以交通为例,开平市四年来投资超过30亿元,建设立体交通路网,打造“碉楼益丰”广东最美旅游公路、10条长度约100公里的休闲步道。 480公里,规划建设“侨乡”。 “世界文化遗产”游览步道的示范路段——“汤口世界遗产长廊”。
开平市还对旅游厕所进行优化升级,四年内完成46座旅游厕所建设。 其中,塘口镇祖居旅游厕所因其融合乡村振兴和创新活力的设计,成为江门市的网红打卡点。 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专题报道,并入选2019建筑年鉴“宣传”关键词。 荣获2020世界景观设计奖(最佳小建筑),主流建筑公众号转载量超过10万次。
同时,推动智慧旅游优化升级,“碉楼欢乐城堡”平台列入2018年“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工程”,“开平碉楼智慧安防消防巡检”建设经验制度”在全省推广。 谭毅军还透露,开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目前正在建设和调试全球旅游监控指挥中心。 系统涵盖吃、住、行、出行攻略、旅游大数据、安全生产等方面信息。 它是一个可以服务游客、服务政府决策的智慧旅游系统。
开平市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忘积极开疆拓土、做好营销,让“广东旅游碉楼”品牌不断响亮。 近年来,开平市不断加强与江门地区、珠西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联盟,大力开展侨界交流合作。
比如与澳门、香港合作打造“双龙戏珠”国际旅游品牌; 与澳门合作,将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常态化、品牌化。 发掘侨领司徒美堂、粤剧大师红线女、国际电影巨星等文化名人的影响力,持续举办世界名厨家乡美食嘉年华、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世界房车休闲度假大会,碉楼文化旅游节、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挑战赛和“华侨自行车道”等活动。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努力创建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
谭毅军告诉记者,开平市成功入选省级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这意味着开平市距离创建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又近了一步。 同时,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也是开平旅游业的一剂强心剂,助推旅游业发展,增强社会经济复苏信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平要努力打造湾区独具竞争力的旅游城市,进而争取尽快建成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 谭毅军告诉记者,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一个重要条件——区内必须有国家AAAAA级景区。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将碉楼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家AAAAA级景区。” 谈一军透露,此外,开平市今年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两大竞赛和三大活动——“一刀游学”中国古南粤、第四届一刀儿童绘画大赛、“设计激活世界遗产”国际文化大赛创意大赛、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世界房车休闲度假大会、碉楼文化旅游节等打造品牌活动,持续擦亮“广东旅游看碉楼”牌子。
开平市下一步将完善落实相关规划政策,继续刺激旅游业发展。 据悉,不久,开平市将出台《开平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积极促进消费升级,打造夜间经济城市品牌。 其中,结合开平特色餐饮文化,打造开平特色“深夜食堂”,提升游客和市民的美食体验。 打造侨乡夜游线路,着力促进过夜游客增长,加快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 打造具有华侨风格的酒店,鼓励引导市场打造一批品牌酒店、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 同时打造夜间演出娱乐和夜间文化学习交流平台。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通讯员 翁丹萍/刘焕婵(不含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