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护航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永久会址
“青山一抹绿为屏,百里秦淮河为源”。 丽水因其源水而得名。 因水而昌盛。 全区水乡风情、田园风光、山景风光、人文韵味相得益彰,拥有优越的自然禀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为丽水发展健康旅游、打造健康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丽水被确定为国民党中央健康养生产业实践基地、“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并成为“健康中国”发展大会永久会址。 近年来,丽水坚持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健康”为引领。 全域旅游已从捧烛转变为燎原之势。
顶层设计,保障全区旅游业发展
丽水创新成立“健康办”,统筹全区健康旅游发展。 每年因地制宜落实政策,编制区域旅游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由区政府督察室跟踪考核。 同时,建成以“智慧旅游”为核心的“智慧丽水”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协调交通、城管、医疗、公安等近20个平台,实现应急指挥调度中心、运行监控平台、大数据运行展示中心。 与旅游对外推广中心统一运作,功能配置全国一流,真正实现了全区旅游模式下的全区联动。
“智慧旅游”丽水平台还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智能化、人性化服务:一是微信二维码采集、贴心服务。 是真正实现“一码游丽水,无需下载、安装、存储即可享受“吃、住、游、购、娱””的专业导游。二、h5平台实现在线签到互动根据自驾、自由行、跟团游等不同需求,个性化推送旅游打卡线路。三是通过全球旅游运营监控平台,实时监控。每小时统计景区客流、高速公路、省道车流、重点景区安全状况、在线舆情等多部门联合协调调度指挥。
保护生态,筑牢全域旅游基础
丽水深入贯彻“两山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的攻坚战,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全覆盖城镇和街道。 丽水以其原生态的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1400多年的人文历史底蕴,描绘出一幅全域健康的画卷。
近年来,丽水将全域旅游理念贯穿城乡建设、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 无论是每一项设施的建设,还是每一块地的改造,始终按照“全景”的标准进行系统的改造。 。 创建“秦淮源”旅游特色村和14个康养园区。 创建“省四好乡村公路示范区”,1350公里乡村公路连接186个美丽乡村,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成线、成组团、连成一体,打造令人惊叹的“健康绿路”乡村公路品牌,与旅游巴士“当当巴士”一起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 如今的丽水,路通所到之处,美景延伸; 人走到哪里,美丽的风景就跟到哪里; 水流到哪里,美丽的风景就流到哪里。 形成“3分钟到社区绿地、5分钟到健康绿道、10分钟到城市公园”的健康生活圈。 行走在丽水,你被诗画所包围,小镇的美丽景色扑面而来。
资产盘活,发展全球健康旅游
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丽水清理棚户区改造、古村落、闲置私人住宅2000余套引进近年来废弃的管理屋民宿投资和旅游中心等旅游业态,打造了李在风、华记、田杰之家等一批“无香居”健康民宿和50个康养院落。推出“分时度假休闲”新模式。 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健康特色的优质企业,盘活闲置资源,进行优质回收。
“健康丽水”核心区由“化工小镇”转变为“城市田园”,废弃工业老厂房变身四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绿地中医养生示范区、华侨城健康文旅项目、江苏省康复医院、南京疗养中心、国家极限运动馆等一批健康文旅项目在丽水落地,为全区健康旅游提供支持。
整合全产业,探索全球健康之路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丽水以“健康丽水,活力新城”为主题,充分挖掘健康元素,开发旅游产品,形成健康生活、健康旅游的浓厚氛围。 在文旅融合、优化全区旅游产业链的背景下,“健康”成为丽水全区旅游最鲜明的特色。
“秦淮之源”元宵节、大龙文化节、梅花节、山地半程马拉松、丽水自行车赛、采摘节等健康主题四季精品活动节庆活动,充分展示了丽水的文化历史底蕴,向海内外游客展示“节日”。 “名城名城、赛事名城”的新气象。
米豆音乐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已成为丽水领先的品牌IP和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节。 每年音乐节期间,近40万人齐聚丽水,超过5000万人次在线讨论互动。 直接实现全行业联动; 带动酒店、民宿、餐饮休闲、产品销售等市场人气; 倒逼全地区治理能力提升、公共设施优化、环境质量优化、人文素质提升。 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增强健康城市活力。
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位于长三角唯一的农业高新区白马农高区,也与空港会展小镇相连。 通过发展生物农业和会展经济,以会展带动生产、发展城市。 “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科技+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向外界传递丽水产业发展的“声音”。 通过超前引入旅游业,与全区经济发展联动,会展业将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新引擎,打造公园特色的乡村旅游和会展旅游新高地。
此外,丽水创立了全省首个区县级农产品公共品牌“五香田园”。 包括“乌梅”、正义大米、昌乐蜂蜜、富硒茶等健康食品,涵盖优质大米、休闲农业、特色水产品、经济林果、有机农业、畜牧养殖等品类,实现统一包装和统一包装。团体营销。 通过全域旅游的推动,可以放大健康品牌影响力,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富民增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丽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6%,位居全省第一。
丽水以保护景观格局、注重建设引导、突出地区特色、推动乡村振兴为思路。 一方面,对无想山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旅游化建设,建设“健康绿道”、“登山步道”等户外特色。 体育基地; 一方面,通过无象山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美学打造,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健康旅游体验地。 丽水依托305公里综合旅游服务环,连接“秦淮源、无象山南、石臼渔歌、红丽巷”四大旅游区,配备高水平养生旅游站,打造“一环”和四个区域”整个区域。 旅游发展格局。
“没有全体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 在全域旅游模式下,丽水紧紧围绕“健康”主线,围绕健康发展公共旅游设施、拓展旅游供给体系、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探索新经验,为子孙后代提供新体验。旅游。 为开发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新途径。 在南京南部打造“山水、花果、文谷、乡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