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汉语方言分布复杂,闽东方言福州话和福安话可自由交际
宁德市汉语方言分布比较复杂,按方言内部异同,宁德方言属于闽海方言群中以福州方言为代表的闽东部言区,古田、屏南两县属于闽东南次方言区南部;蕉城区和福安、周宁、柘荣、寿宁、福鼎、霞浦等7个县(市)属于闽东北次方言区。闽东方言福州话在南部地区可以通行自如,北部地区各市(县、区)人民基本能听懂福州话。福安话在北部地区周宁、寿宁、柘荣等县可以通行自如,蕉城、霞浦、福鼎等地人民基本能听懂福安话。
闽东部方言所处的县(市)没有和福州方言一样的变韵现象。在词汇方面,北部地区有些词与南部地区不同,如“肚子”叫“腹肚”,“小孩”叫“魁绉”,“饿了”叫“疾”,“生小孩”叫“生囝”或“养囝”,“养猪”叫“猪狮”。在语法方面,北部地区有些地方有特殊的句式结构,如寿宁方言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寿宁方言、柘荣方言把“吃一碗”说成“食碗凑”或“食碗添”,福安方言把“客人”说成“人客”,“母鸡”说成“鸡母”,“笠斗”说成“笠斗”,“前”说成“头前”等。福安方言语音重,语调硬; 福鼎话轻柔。
同时,境内一些地方在区域外形成了方言岛。蕉城区飞鸾镇碗窑、角头村(共3000余人)讲闽南方言;霞浦县三沙镇和水门、崖城镇的部分村以及下湖、白杨、长春等乡的少数村(共约7万人)讲闽南方言;福鼎市沙城、前崎、店下、柏林、店头、关岭、尖山、叠石等乡的部分村(共13万余人)讲闽南方言;柘荣县闸阳乡、东源乡的少数村(约500人)也讲闽南方言。全区讲闽南方言的人约21万人。 闽南语是宁德第三大方言。还有少数地区形成汀州话(客家)方言岛和莆田话岛。古田县丰都镇后溪、朱洋村(约5000人)讲客家话,霞浦县白洋乡荔城村(福鼎楼自然村300余人)讲客家话,柘荣县城郊道陇山村(100余人)讲客家话。此外,福安市蛇口镇寿建村、福鼎市盘溪镇赤溪村、店头镇灌洋村以及寿宁县西南边境的部分自然村讲客家话。霞浦县西南镇岱峪村(100余人)讲莆田话; 福安市下白石部分村(400余人)使用莆田话;福鼎市沙滩镇敖窑等村(数百人)使用莆田话。
闽东话南部的福州话,在全国少数地方形成方言岛。福鼎市秦屿镇(1.5万余人)讲福州话;霞浦县海岛乡、白杨乡北崎村、长春镇稽米村(共1.4万余人)讲福州话。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等原因,一些县的边境村落讲邻县方言。屏南县西北部岭下乡的富竹、上楼、东风、上里洋、格西等村因与闽北建瓯市相邻,讲建瓯话,属闽北方言系统;与政和县接壤的周宁县西北部司桥乡的赤岩、洋尾、洋尾弄、吴厝坑、吴厝坪、前溪等村讲政和话,属闽北方言系统;霞浦县东冲半岛与罗源县建江镇隔海相望,该县北壁乡的东冲、上岐、霞岐等村讲罗源方言。
宁德
地理位置:宁德市位于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南连福州,北连浙江,西接南平,东隔海与台湾省接壤。全区现辖宁德、福安、福鼎3市和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6县。陆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毗连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山地与沿海小平原相结合为特点,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20.2℃,年均降雨量1250~2350毫米,无霜期235~300天。
历史沿革:早在新石器时代,古越族先民便在此劳动生活。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温马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为昌溪县。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升为福宁府。后几经变迁,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置福宁府。辛亥革命后,1913年撤销府治,闽东先后属东路、闽海路和二、一、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6月至12月,区内各县相继解放。 解放后,设立福安专区,专区政府驻福安城关,辖福安、福鼎、宁德、霞浦、寿宁、周宁、柘荣七县。1956年,将原隶属闽侯专区的长乐、连江、罗源三县并入,柘荣县撤销。1959年,长乐、连江两县划归闽侯专区,增设原隶属南平专区的松溪、政和两县。1960年,松溪、政和合并为松政县。1961年,恢复柘荣县。1962年,罗源划归福州市,撤销松政县,恢复政和、松溪两县。1970年,州政府迁至宁德城关,改称宁德专区。 同时,松溪、政和两县划归建阳专区,增设原隶属于闽侯专区的连江、罗源、古田、屏南等县。柘荣县再次撤销。1975年恢复柘荣县,1983年4月连江、罗源划归福州市。1988年,原宁德县改为宁德市。1989年,福安县改为福安市。1995年,福鼎县改为福鼎市。
区域人口:全区现辖一区二市六县,即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柘荣县、周宁县、屏南县、寿宁县,共124个镇、街道办事处,人口319万,其中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近30万。
地质:宁德市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大陆边缘,欧亚板块东南缘,东部通过岛弧、海沟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在两大板块长期相对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自身的地质特征。
地形地貌:宁德市位于东宫山脉南麓、九峰山脉东侧,东濒太平洋。中北部和中南部有太姥山、天湖山两座山脉,自东北向西南、西北向东南纵贯,形成沿海山地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大致呈现“门”字形阶梯状地形。区内山势起伏,地表深厚,高差巨大,地势险峻,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间有山地盆地,沿海为滨海堆积平原。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海域辽阔。
海洋:宁德市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878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28.35%;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渔业总面积的35.63%。区内有岛、礁、沙洲、滩、岬、水道、河口等1215个。
气候: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盆谷气候等多种气候特点,春夏雨热并存,秋冬光温互利,光能充足,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洋季风气候明显,沿海与内地温差较大,气候类型多样。
水文:宁德水系沿构造线发育,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形成单流河。区内较大河流24条,流域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陆地面积的88.8%。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6条,其中礁溪、霍桐溪两大水系及其干流和10条较大支流控制面积7800平方公里,占全区流域总面积的65.5%;其余古田溪、霍桐溪、赤溪等14条较大自流河控制面积0.41平方公里,占全区流域总面积的34.5%。 区域内河流特点是上游源头至中游蜿蜒曲折,河道窄陡,水流湍急,落差大;下游河道宽阔,河床平缓,平均流量稳定,流入东海。
土壤:宁德市土壤多由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岩石经风化作用,因搬运、堆积方式和程度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成土母质。山地土壤多为残积物,少数为堆积物,低山丘陵、低山丘陵坡地、河流阶地、海岸阶地以斜坡沉积物、堆积物为主,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及部分山岭以冲积物、斜坡沉积物为主,海岸平原以海相沉积为主。
海洋资源:宁德市海阔港深,海岸线长878公里,占全省近三分之一,拥有三都澳、沙城、三沙、赛岐等天然良港。特别是三都澳港,50万吨级船舶可随时进港,全天候作业,是大吨位远洋中转港和大项目开发的理想区域。目前,三都澳城澳港、白石港区已经国务院批准对外籍船舶开放。闽东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海洋生物种类达600余种。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浅海面积9.34万公顷,滩涂面积4.36万公顷。 盛产大黄鱼、对虾、石斑鱼、二都蛤、剑蛤等海洋珍品,大黄鱼人工繁育育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闽东海域有344个岛屿、29个港湾,是发展滨海旅游的理想之地。打造“海上闽东”,培育海洋产业,沿海已成为闽东最有利、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
农业资源: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为宁德市名优农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闽东是中国重点茶叶产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71万公顷,有省级名优茶30余个。闽东是中国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重要食用菌产区,银耳、香菇产量居全国首位。 闽东水果品种繁多,盛产四季柚、油奈、板栗、芙蓉李、桃、晚熟荔枝、龙眼等。畜牧业特产有福安杜花猪、福安水牛、古田黑鸭、霞浦山羊等。全区森林覆盖率62.7%,活立木总蓄积量1527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44万公顷。
水能资源:宁德市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溪流纵横,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江河流域总面积11899平方公里,可开发电力185.49万千瓦,目前已开发42万千瓦。礁溪、霍桐溪、古田溪等水系具备建设高水头电站和大型水库的条件,适宜梯级开发。闽东海岸线漫长,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45.96万千瓦,其中三都澳潮汐可开发利用129.34万千瓦,为全省之最。区域内电网建设初具规模,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牧阳溪梯级电站正在建设中。 城市供水工程快速发展,全市已建成水厂35座,日供水量30万吨,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矿产资源:宁德市地处火山岩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79种,矿床135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33种,特别是玄武岩、高岭土、花岗岩、建筑砂、叶蜡石、钼、锌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为建材、陶瓷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旅游资源:闽东依山傍海,峰峦叠嶂、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海上仙境”之称的福鼎太姥山、全国唯一的屏南鸳鸯溪、被明永乐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山”的宁德支梯山、周宁唯一的九龙瀑布群、以人鱼合一而享誉数百年的周宁鲤鱼溪、日本高僧空海来唐求法的登陆地霞浦赤岸、与妈祖庙齐名东南亚的古田临水宫、胜过太湖的古田翠屏湖、天然良港三都澳等著名风景区,都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