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了国之后在外国有个什么情况,找谁解决?
摘要:出国旅游总是那么的不安,游客在担心行程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出国后会发生什么事,找谁解决?谁能帮我?如果我出事了谁来负责?
关键词:KB集团 自费 购物点 市场现状
1.入坑
转眼间我已经在旅游业工作好几年了,一切都是偶然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你学习不好,高考分数不高。哈哈哈,以后你可以教育你的孩子,学习不好就只能去旅游了!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可能是爱玩吧,填报名表的时候就瞎填了。突然,那个夏天,我的诺基亚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恭喜什么的,你被我选中了,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录取了,请带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去报名,大概就是这种短信吧。我只记得当时天气很热,我在一个很热的景区的公共卫生间里蹲着,当时我在干什么?你们自己猜吧。
我选择的是旅游管理专业,除了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正能量,其他基本都是关于这个行业的负面新闻。多得数不清,似乎这个行业有说不完的黑幕,有说不完的污点。每一个导游都是拖着铁链的魔鬼,每一个游客都是无辜的待宰羔羊,旅行社则是笼罩在游客头顶的阴霾。说实话,我有点后悔选择了旅游行业,感觉自己加入了一个传销组织,加入了一个庞大的诈骗组织,现在学的知识,都是为了以后能完美地诈骗游客。
很多同学毕业之后,都没有选择去旅行,而我却选择了,而且想尝试一下。
然后我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黑,甚至还有些吸引我。现在的旅游业远没有以前那么乱了。但也不代表没有。前段时间有报道说桂林8元的旅游团,团餐只有白米饭和腐乳。这个消息一出,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词就是“没脑子”。旅行社没脑子逆潮流而行搞这样的旅游,报名的游客也没脑子,运气真好。
仔细想想,我觉得挺无奈的。这样的价格完全是旅游市场和游客共同创造的,也合情合理。总有贪图便宜的游客,总有认为我明明知道有陷阱,但就是勒紧裤腰带不购物不自掏腰包,你就没法把我怎么样的旅行社。总有旅行社为了利益,冒这个险,赌游客会购物,赌游客会自费买单。结果一曝光,骂声一片,负责任务的导游背锅,挨骂的也是他,丢了饭碗的也是他。导游在车上骂游客不花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被逼的,逼他的是混乱的旅游市场。
2.那些各种各样的套路
您是否有关于标题所提到的行业的内部信息?
是的,不然会成为头条新闻。我们以泰国为例来详细解释一下。
就拿泰国来说吧,老旅行家们肯定都知道,泰国最便宜的价格也要1000多元,以上海出发为例,6人团从上海出发去曼谷、芭提雅的团费是999/人,第二人半价,这么疯狂的价格你相信吗?想想看,人均价格750,都不够买一张飞机票。但这样的线路确实存在,这种团购零售商或者销售平台不管,网购商有固定返利,或者当地代理给个结算价,销售平台加利润卖。总之产品烫台不会亏本。
真正的操作权在当地旅行社手里,这种团在业内被称为“KB团”(keepback),也就是零团费或者负团费。卖出的价格低于成本价,也就是说当地旅行社从接手这个团开始就已经在赔钱了。更有甚者,有些旅行社会把整个旅行团卖给一个有经验的导游,这样当地旅行社就把所有的风险都转嫁到接团的导游身上。当然这个导游是有些“本事”的,不然谁也不会白干几天活还要出钱。所以如果到了泰国什么都不买,不参加笑脸导游推荐的自费项目,导游心里肯定会不开心,当地旅行社就更不开心了。
当然,是导游敢带团,那他肯定是有把握能赚钱,而且有相当可观的钱可以赚,不然也不会冒着赔本的风险去带团。如果正好报了这种“KB团”,那就麻烦了。以往这种团的团长一般都深谙此道。
再说说泰国的“KB团问题”。大家都知道,只要跟团去泰国,除了高端奢侈品团,还有蛇药、珠宝、皮革、燕窝乳胶等无数的购物点,我在一个购物点上呆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总共五天的行程,几乎一天都在购物点上。同样的线路,同样的规格,没有购物的行程比有购物点的行程贵两三千元很正常,购物点越多,线路越便宜。
先说蛇药,导游其实一路上都在夸大其词,某游客一直没怀孕,就买了蛇药一直吃,结果一个月内奇迹般怀孕了。某大叔得了困扰他十年的痔疮,买了蛇毒膏,一天涂三次,一个星期就根除了。如果你以为蛇毒制品只能治不孕不育、治痔疮,那真是侮辱蛇毒这个词了。从头到脚,能生发、治口腔溃疡、治面部痘痘、治乳房增大、治半身不遂、治胃痛、治腿抽筋、治三叉神经痛,无所不能。神奇的功效让大妈们纷纷点头称赞,惊叹不已,甚至开始问哪里能买到。导游这时候开心了,但还要卖。 首先他会带大家参观毒蛇研究中心并观看亲身斗蛇表演,然后才真正进入购物商店。
进店前,导游已经把需要做的准备都做好了。团子进来后,会由专家讲课,主要介绍蛇毒的功效。讲完之后,卖蛇毒的女士们就开始像团里的阿姨一样提着篮子兜售,热情地询问你有没有腰痛、腿痛,有没有失眠、盗汗,有没有遗传病,然后根据你的回答开始推销各种排毒丸。收银台的POS机开始来回穿梭。
那么归根结底,这种蛇药到底有没有用呢?其实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蛇油丸确实有止咳化痰、补肝润肺的功效,可以治疗鼻炎、咽炎等疾病。但也没有“专家”说的那么夸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蛇毒制品更像是保健品,而不是药品。因此,在购买时,游客们需要自己判断是否真的需要。
说起各种橡胶制品、皮革制品,最出名、最受欢迎的就是乳胶枕头和乳胶床垫了。一个乳胶枕头600到2000元就能买到,乳胶床垫要几万元。买回来直接邮寄回家,很方便但是也很贵。这些东西在国内有卖的,在某某店,价格比这个还便宜。单从品质上来说,除了气味之外,这些泰国乳胶制品在触感等方面确实还可以(不排除有假货的可能,也有游客反映买到假货),就是价格有点贵,毕竟中国游客有钱舍得花钱,基本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皮革展销中心主要卖的两大类是鳄鱼皮、珍珠鱼皮、橡胶犀牛皮和牛皮制品。整个销售流程或者套路跟卖蛇毒制品差不多。先和导游碰面散散心,然后看了一场鳄鱼表演,几个小家伙跟一只大鳄鱼玩,把头伸进鳄鱼的头里等等。一般来说,鳄鱼皮制品最受欢迎,而且假货也少,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个人觉得可以买点皮带、钱包等小物件回国当礼物,毕竟七姨和八姨不能随便送他们一包芒果干和榴莲糖。
最后也是最厉害的就是珠宝店了,毕竟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宝石首饰等产品。其他东西的价格比较容易衡量,比如用鳄鱼脚做成的饰品,不管这只鳄鱼是被欺负过的黑帮鳄鱼,还是鳄鱼群中的斗鱼,它的价格都差不多,最贵的也就几百块,很难卖出超过它本身价值的价格。但宝石产品就不一样了,它的价值很难评估,所以宝石店很容易卖出高价,盈利最高。很多接团的司机、导游都是珠宝店赞助的,或者靠珠宝店的钱养活的,用人家的钱帮人办事,这没什么错。
其实很多游客出国就是为了花钱,他们根本不关心或者不那么关心价格,他们在乎的是品质。我花那么多钱买的珠宝是真的天然宝石还是人造的假货?这才是重点。就拿泰国皇家珠宝中心来说吧,这家店可以说是泰国接待中国游客最多的珠宝中心,店里有中文滚动字幕介绍产品,还有中文导购。那么这家店里的珠宝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说到真假,我们首先要对宝石的属性定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大多数人认为的真正的宝石可能就是天然宝石,开采出来的时候晶莹剔透,颜色均匀,光彩夺目,经过工匠的精心雕琢,就成为戒指、项链上的装饰品。这个理解是对的,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宝石,确实是宝石中的珍品,这是纯天然的宝石。排除这种理想状态,开采出来的宝石大多品质都没有那么好,可能有瑕疵,可能有杂色,颜色可能太深或太浅。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宝石,但是卖不出高价。于是热处理技术就应运而生了,也叫烧宝石。
加热处理可以优化宝石的颜色,去除杂色,甚至改变宝石原有的颜色。加热技术可以使不完美的宝石变得完美。但是,经过加热技术处理的完美宝石的价值远不及纯天然宝石。原因很简单,物以稀为贵,从纯天然开采出来的完好无损的宝石非常罕见。现在我们来谈谈黄金珠宝中心出售的珠宝是真是假。你一定对此有所了解。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辨别哪些宝石经过了加热,哪些是天然形成的呢?很抱歉,这个就算珠宝专家直接拿在手里也很难分辨。购买珠宝时,请看清楚它的国际证书。没有经过加热的天然宝石,在Comment一栏中会有No indication of thermal processing(没有热处理和优化的迹象)。经过加热的宝石,在Comment一栏中会标明H或者H(a/b/c)。如果珠宝店出具的证书不是国际证书,而是国内证书或者自己店里的证书,那么就很难说是真是假。如果买的时候是真的很喜欢,只是觉得好看,价格也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买下来也无妨。
很多游客说,当我走进一个购物商店时,无论你怎么劝我,如果我不买,你也不会拿东西来打我,更不会逼我抢我。 这时,另一个词就出来了,“强迫购物” 导游当然不会用暴力把枪指着你的头逼你买东西,其实实行这种“强迫购物”的方式要“文明”得多,比如还没到购物点,导游就开始言语威胁恐吓不配合购物的游客,以及他后来是如何对待的等等。或者把旅游大巴停得远远的,如果大热天不购物(泰国的气温大家都知道)不让你坐空调大巴,只能站在外面等。进入购物点后,从购物通道出来就可以上车,如果不买东西,就会被锁在购物店里,或者要自己走回酒店。还有导游收了护照后,拿护照当威胁,不买东西,不还护照。 可以说,没有护照,一个人想要出国旅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从这个角度看,购物点的布置是旅行社在接KB团时扭亏为盈的一个关键手段,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只做购物点是不行的,毕竟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每个团的游客财产状况不一样,不同省份的人购物习惯也不一样,把利润全部压在购物店上显然不可行。
除了购物,自费项目也是行程中不可缺少的。泰国常见且热门的自费活动有金屋、东方公主邮轮、各类夜场表演、马与鸡、各国际酒店自助海鲜餐、离岛海外活动等。不少航线在报名时会告知游客最低自付费用。当然也有报名时不告知最低自付费用金额的情况,抵达海外后才告知游客最低自付费用每人600或1200以上,这种行为明显有强制参加的感觉,游客可保留证据,回国后向旅游部门投诉,协助办理退款。
其实很多自费项目还是很好玩的,即使没有自费的保障,很多游客为了体验还是会参加一些自费项目(比如东方公主邮轮变装秀就比较吸引部分男游客),但导游安排自费的价格会比自订的价格高(自费+车+服务费+利润),除了这些,导游还会从景区拿到回扣。
每个自费项目的具体花费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各个线上旅游社区查一下。
3. 当前旅游业
以泰国为例,我们讲了旅游购物店、游客、旅行社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这种现象是由于旅游市场发展所致,大量消费者只看价格,不关心一条线路的本质,或者没有辨别能力,这就使得旅行社之间的价格战不可避免。价格战的目的是为了在竞争中占得上风,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既然团费低,旅行社肯定会想方设法让游客多花钱。有人把这种现象比作买鞋,游客报名旅游时其实只付了一只鞋的钱,到达目的地后再付第二只鞋的钱。
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2016年9月,泰国开始重点整顿这个现象,据说泰国军方也参与了这次整顿,泰国很多大型旅游公司都被调查,泰国最大的客运公司之一OA运输公司上千辆大巴被扣押,公司被勒令停业,公司董事被带走调查,很多有华人背景的旅行社也被调查。目前这一系列措施已经产生了连锁反应,一些旅行社暂停团队游或者突然上调团队游价格,泰国游价格普遍上涨了千元以上。虽然涨价了,但对泰国旅游业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对游客来说当然也是个好消息,虽然在团队游上花的钱多了,但当地购物的自付费用却减少了,享受到了更干净的旅行服务。
整改到今天,以华东地区为例,泰国的团队游基本都在3000人左右,各种标准更高的旅游团价格更是不菲。当然,如今大部分旅行社的行程里还是有购物店的,每条线路有3到5家不等,但游客的购物压力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导游的购物压力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手中的闲钱越来越多,出门旅游就如同逛街买菜一样普遍,人们对出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购物团或者常规的观光团的需求会逐渐失去吸引力,定制行程、小团游的比重会逐渐上升。
总体来看,旅游环境是向好的方向上发展的,云南这个国内旅游市场最混乱的局面,目前也正在逐步规范,恶意低价竞争终将被消除。
互动:旅行途中,你遇到过或者知道哪些小妙招?欢迎留言。4月8日前,将根据互动内容抽取1名粉丝,赠送多国通用转换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