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乐享乡村文化振兴红利
时光飞逝。 站在新的一年的起点,回顾一年来乡村文化建设的亮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进步和收获,很多美好和感动,很多困难中的经验和启发。 。 在通往美丽和幸福的路上,有令人难忘的文化场景和温馨时刻。 不断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群众享受乡村文化振兴红利; 是村里大街小巷跳动的广场舞,展现了农民的朝气和活力; 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增强了文化自信……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村民文化获得感更加强烈。
每天晚上或闲暇时间,在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桃源村文化馆的乒乓球室里,经常有村民中的乒乓球爱好者前来比赛。 该村的文化馆不需要管理人员。 钥匙在村民手中,每人一把。 村民早晚可以凭钥匙自行使用文化馆内的各个活动室。 这一举措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结束后,村民们自觉清理干净,并关闭电源。 桃源村活跃着篮球队、健身队、门球队等十几支文化体育队。
与浙江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类似,山东省也有乡村文化大院、安徽省农民文化乐园等草根文化空间; 福建农村文化通讯员、甘肃农村读者等,一年来,文化惠民举措得到了更好的推广和完善。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如今,我国已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店、乡镇综合文化站58万多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遍布城乡,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需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和普及,农民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乡村读书典范”推荐活动引领书香村建设。 村民不仅是文化活动的观众,也是演员、导演。 他们站在C位,扮演主角,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体。 比如,在重要节日,农民自编、自导、表演的各类节目,用乡音、乡情,传承当地优秀文化,展示家乡独特风土人情,展现新时代农民新文明。
“云展览”、“云演出”、“云课堂”等优质网络文艺内容的供给,让人们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依然有文化陪伴。 2022年,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将持续加强。 从“云”到“指尖”,优质文艺资源畅通无阻地传输,城乡民众可同步共享文艺演出、艺术慕课、专题讲座等公共数字文化产品。 村民只需动动手指,在家就能享受高品质、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综合效益日益明显
农业农村部2022年在全国启动255个美丽休闲乡村,旨在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多美丽山水美景,提升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价值,拓宽乡村发展渠道。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启动298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开展乡村旅游艺术提升和餐饮能力建设,推出369条优质线路,拉动消费,助力缓解旅游困难。
2022年12月20日,中国广西大寨村和重庆静竹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最佳旅游乡村”。 与此前入选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等村庄一起,我国有4个村庄入选全球“最佳旅游乡村”。
今年,乡村旅游势头强劲,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依托自然文化资源,凝聚生产生活方式,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乡村旅游令人兴奋、创新、潜力无限。 它支撑着人民富裕的“金饭碗”,塑造了乡村。 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形象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华塔村稻田公园以有机稻种植种植为主,依托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晋源民俗风情,打造稻文化体验区,延伸稻米发展田野城堡、稻田市场、稻田艺术体验。 博物馆、晋祠米店、萌宠乐园等项目走出了一条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2年,稻田公园接待游客140万人次。
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的明清古村落,游客可以品尝传统美食、入住“广东最美民宿”、体验传统服饰、感受传统文化。 南社村立足村落特色文化和名人事迹,先后建成南社田园风情体验区、传统美食生活体验区、印象古园民宿区,为游客带来美妙的旅游体验,村民人数不断增加。 收入。
乡村旅游实现了乡土文化、现代文化、时尚文化的对接,有助于构建新型城乡文化关系,让优秀乡村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创新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已形成,有6000多个省级、1597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乡村旅游质量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以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动机制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供给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农耕文化有序传承弘扬农民更有文化自信
“水稻是风景,梯田是金饭碗”。 广西省桂林市龙胜县龙脊镇大寨村位于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脊梯田上。 这里有2300多年的梯田耕作历史,是瑶族居民的聚居地。 世代农耕,形成了独特而迷人的地域文化。 一年来,大寨村游客量创历史新高,村民参与村集体旅游收益分享。 大寨村充分利用当地农耕梯田、红瑶文化和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西山韶岳”、“千层天梯”、“金佛顶”等雄伟的梯田景观。 红瑶长发、红瑶编织技艺、集体婚礼、篝火晚会等,将红瑶传统文化转化为旅游产业。 同时,利用旅游收入支持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开展梯田景观修复。 浓郁的红瑶民族文化与壮丽的梯田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智慧。 它日益成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遗产地人民的财富聚宝盆。
2022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部署开展第七批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鉴定工作。 目前,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鉴定、传承和保护工作进展顺利,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不久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43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名录,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人们心中更加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自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等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飞进寻常百姓家”。 在黔西南,“非遗+创意”让很多大山里的绣娘坐在家里,利用网络与巴黎、伦敦等地的设计师合作,实现刺绣文化的现代表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海外。 在云南丽江,“非遗+旅游”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开辟了非遗“活起来”的新路径。 此外,“非遗+研究”、“非遗+互联网”、“非遗+电商”等模式,都为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激发活力做出了探索。当地文化。
传统村落保存下来的历史记忆和生活方式,保留着乡愁和乡愁,传递着历史文脉的深刻内涵。 2022年,我国将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人们将更加注重让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得到更多利用,在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这是现代生活与历史传统的对话,也是今天人们对历史记忆与传统生活的珍惜。
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等农业文明的精髓,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维系着情感认同,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被公众所认识。 保护、传承、发展农业文化遗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