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家老照片”反响热烈
图片说明:马先生的儿子正在刷牙
1月15日,本报民生中心发起“展示我家老照片”征集活动,得到读者热烈反响。 第一篇《1982年高考故事》和第二篇《1980年网红打卡地》相继发表后,勾起了很多读者的美好回忆。 有人点赞,也有人直接发自己家的老照片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周家桥街道居民于超在新民APP上看到两张老照片的故事后表示:“两个故事都很有趣,第一个是读者在控江中学和复旦大学前拍照留念的故事高考的情况。另一张是上个世纪“50后”一代在长风公园划船的合影,对我们来说都是满满的回忆,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四十年,但还是还记忆犹新。晚报征集“分享我家老照片”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静安寺街道美丽园小区书记杨玉萍说:“看到那些褪色的照片,勾起了我很多回忆。毕竟我们也年轻过。高考、长风公园,这些熟悉的词,似乎一切都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正如视频中所说:一大会址和长风公园也是年轻人游玩、传承、游玩的好去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记忆是通过分享老照片的活动代代相传的。”
有读者表示,有一种情怀叫“老照片”,因为照片记录了岁月,表达了感情。 情感足以引起共鸣。 老照片,穿越历史的长廊,见证变迁。 透过岁月的目光,细数那些浪漫的人物。 那些难忘的瞬间,相纸之间,黑白的交汇,将时光编织成一幅诗意的风景。
石二先生,资深摄影师,从事摄影工作20余年。 谈起老照片,他说:“老照片将过去、现在甚至未来连接在一起。这些定格的瞬间,一遍又一遍,让我们记住更多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庆幸岁月稍纵即逝。”但庆幸的是他们都留下了美丽的足迹,给身边的人拍一张有意义的照片是我拍照的初衷,每一张照片都像是被时间封印的,照片里映照着美丽却平凡的人的脸,让我感动。 ”
也许正是这种感动和共鸣,引发了读者的热情。 在投稿邮箱中,付惠琴阿姨发来了一张自己12岁时和四个小妹妹一起做作业的照片。 那时,每个人都头上顶着弓,都在努力学习。 照片拍摄于1958年,姐妹俩如今已经七十岁了,但友谊依然没有消散。 春节将至,他们正在讨论今年去谁家聚会。
无独有偶,1967年在黄浦江畔拍摄的一张情侣照片,也是赵继凯非常珍藏的一张老照片。 也是因为这张照片,他和妻子才同意结婚。 当时,没有奢华的婚礼装饰和宴会,没有丰富的嫁妆和婚纱照,所以他和妻子就用这张双人照作为结婚照。 今年老两口举办了“金婚”……故事还有很多。 本报将陆续与读者分享,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如何收集家人的老照片
将照片发送至:
工作要求:
1、内容应以人物为主,反映公民日常生活的变化。
2、提供者应注明照片的时间、地点、主题等信息,并附上不超过500字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