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国务院出台国发2号文件推动贵州旅游大提质“大礼包”

千峰万壑,苍翠欲滴。 张德厚 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提供)

快乐的童年。 乔启明 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提供)

苗寨炊烟。 (贵州省体育局供图)

铜仁马拉松智慧赛道。贵州省体育局供图

十年前,国家发改委发改〔2012〕2号文件出台,贵州以公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全省旅游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依托山地风光和民族风情,深入挖掘气候资源、科普资源等,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市场优势,贵州旅游迎来快速发展的10年。

2022年,国务院再次发布国家发展2号文件。其中,对贵州旅游的政策支持成为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实现旅游品质重大提升的“大礼包”。

贵州省旅游产业现状分析_贵州旅游装备业发展现状_贵州旅游装备清单

文件鼓励贵州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主动改革解决深层次体制问题;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张、切实帮助企业缓解困难等,有利于贵州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文件明确提出“巩固提升贵州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地位,加快主通道建设”、“加大贵阳航空口岸开放力度、实行144小时过境签证”等一系列措施“免费政策”吸引游客来贵州。 “实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重大工程”、“支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国家“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和旅游品牌”将进一步丰富贵州的旅游景观。

10年发表两篇影响深远的文章

两个国发二号文件虽然相隔10年,但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 前者的关键词是“又好又快”,后者的关键词是“新时代”、“闯新路”。 两者之间是一种渐进关系,为贵州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长、贵州省旅游协会会长傅迎春介绍,国发[2012]2号文件首次提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目标,包括并将其列为贵州省五大战略之一。 还提出了“探索融合发展特色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新途径,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战略目标。

得益于良好的政策和机遇,现阶段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和运营方式不断与时俱进。 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大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等平台的运作,进一步形成了打造“一流的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胜地”的推进机制。国内一流的度假养生目的地”。 从“多彩贵州”品牌持续引领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情”,旅游产业要素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层面,形成旅游与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国发[2012]2号文件,成就了贵州“黄金十年”,也实现了文化和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国家“推动贵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大目标。

国发[2022]2号文件是新时代支持贵州发展的国家战略。 这是引领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部署。 它是高质量的并且充满有用的信息。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在贵州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印发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为贵州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相关政策的全面落实,贵州旅游发展环境必将进一步优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将在旅游产业化的号角中自然汇聚到旅游产业。 这些将极大促进贵州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盘活旅游资源,从而助力贵州实现旅游产业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发[2022]2号文件的推动下,贵州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傅迎春表示,国发[2022]2号文件中,发展文化旅游的深刻内涵需要找到文化旅游表达之外的更多支撑,也就是说旅游产业如何破解新时代、新周期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从逻辑上讲,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渠道,比如交通、农林、文化教育、环境、体育、工业和信息化、商业、金融、投资等,旅游就有整合的空间。 融合越深入,政策支持力度就越大。 “旅游业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界限,可塑性极强。 因此,实现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融入相关领域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广度和融合。 强度。”

文化旅游市场主体的机遇

国发[2022]2号文件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给贵州旅游市场主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贵州省旅游产业现状分析_贵州旅游装备业发展现状_贵州旅游装备清单

“国发[2022]2号文件的发布,有利于优化贵州现有旅游企业,同时增强贵州旅游的市场吸引力,为旅游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我们可以看到,国发[2022]二号文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中,文化旅游将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和人们第一印象来到贵州,然后传达贵州将如何开发西部地区。 在中国开辟了新天地。”贵州民俗假日旅行社总经理尹斌华说。

结合文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发展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贵州省旅游协会旅行社店分会会长朱曦认为,随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的落地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张,旅行社作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将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 通过融入乡村产业,将民族村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开发与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推广和服务相结合,实现创新发展; 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大型超市合作,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吸引客流、分流方面的优势,以及导游解说、带货的专业知识。 旅游业推动“贵州货出山”,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贵州内外通道进一步畅通,高铁、高速公路、水运和机场干支线网络建设完善,贵阳、遵义将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旅游流效率将提升,旅行社获客能力有望升级; 市场半径对外扩大,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消费收入两项指标也将相应提高。

但如何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功能,将考验实施政策的设计。 尹斌华认为,只有吸引人才,才能留住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普通游客还是商务旅客,都应该切实感受到贵州的一切政策都是清晰透明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综合效益无法仅靠贵州一人来实现,需要与周边省份、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形成政策配套。比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对于来自欧美市场的长期游客来说,他们的跨境旅行时间一般在15至20天左右,所以此类游客不会单独持144小时过境签证来贵州停留6天。这15至20天需要到中国多个省份旅游,如果其他省份不能支持像贵州一样的过境免签政策,也会影响国际游客入境贵州。”

旅游产业化新动能

旅游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在国际层面评价贵州的旅游特色,应该从动态的认知和发展的角度来审视。

“在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国内旅游需求过剩,传统旅游企业和老牌旅游目的地无法充分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用户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周边地区旅游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端品质、个性化需求成为旅游新趋势,这对目的地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携程集团副总裁王伟表示。

傅迎春认为,在国家战略的大力支撑下,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密集的公路网将催生大量的交通景观资源,“公路出行”经济必然随之兴起。 以桥游、汽车营地、服务区经济为支撑的“山路旅游体系”,将直接打造贵州独特的交通旅游一体化产业经济。 这片“车窗风景”也将辐射和带动房车出行等装备制造、休闲农业等行业的发展。 在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驱动下,“山路旅游经济”必将成为加快贵州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形成打造世界旅游新引擎。类山地旅游目的地。

从迪士尼、环球影城、梅林等全球主题公园品牌的创新,以及方特、欢乐谷、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海昌海洋公园、银基、建业、融创等本土主题公园的打造看来,资本、技术、文化创意已经取代传统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产业化的新动力。 这一现象已广泛覆盖室内宠物乐园、主题酒店、共享住宿、旅游服务等商业形态,以及夜间旅游、休闲街区、度假村等大型商业空间的场景营造和内容创作。

“通过马蜂窝的旅游大数据,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90后、00后到贵州旅游的比例日益增加,越来越多追求个性、旅游品质的年轻人来贵州旅游。”冯饶说。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表示,马蜂窝与贵州的深度合作,将为贵州旅游产业在大数据分析、创新营销、玩法体验等方面赋能,激发贵州在“山地旅游”方面的巨大潜力。小车小团”和“高品质定制旅行”市场。

此外,戴斌认为,旅游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外国游客进来,也需要本土企业走出去。 “很多北京人都被五道口的千岛道、德胜门的胡同44号、中关村的二桂、蓝色港湾的罗罗篮、回龙观的三江芦苇等专卖店的酸汤鱼所吸引。 因为贵州塔的红油米豆腐、中关村甘肠子店的毕节烤豆腐、春味带皮牛肉丝娃娃,我爱上了贵州美食,向往这些有触觉、有记忆的消费场景在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