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大学生恋人们的爱情走到了终点

校园BBS上,情绪激动的学生发布“失恋帖”,抒发内心的忧郁; 有的同学干脆贴出自己的爱情账单,理性计算一下自己的爱情成本……

西蒙的父母经常告诉他,如果你不成为家人,你就不知道食物和大米有多贵。 西蒙觉得,读了四年大学,自己已经掌握了煮米饭的艺术:在上海,如果去香港茶餐厅、新香汇、麻辣风暴等中档连锁餐厅,要花50块钱。 -100元/人; 好的,上海宋城、好乐迪等KTV是首选。 去收银台会贵一倍; 黄金时段去电影院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一张票就要100元……西蒙和女友谈恋爱三年多了,从来没有计算过自己花了多少钱。 分手后我才想到算账。 这一算让他大吃一惊:四年来,他在爱情上花费了近七万元。

与过去相比,大学恋情不再是秘密的地下工作。 如今,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比例已达到60%以上。 高校也坦然面对这种情况,甚至专门开设了分析爱情心理的课程。 然而,对于第一次尝到爱情果实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享受爱情的美好的同时,也面临着爱情的困惑,其中爱情的成本成为了最现实的问题。

作家三毛曾说过,爱情只有落实在穿衣吃饭等具体事情上,才能称为真爱。 当今的大学生恋人正在不断积累的爱情成本中构建和感悟自己的爱情观。

“富二代”的争论——金钱等于爱情吗?

不久前,一名大学生在网上发布了一张“爱情账单”,声称自己四年来为女友花费了10万多元。 网友们立即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质疑“不应该让父母为爱付出代价”。 还有人表示“为爱情花点钱很正常”。

爱情需要记账、计算成本吗? 这个“问题”难倒了大学生小刘。

小刘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 她和男友小莫被评为班上的“模范情侣”。 从大一开始,小莫每天早上7点30分就到小刘的宿舍楼给她送早餐,不管天冷还是热,刮风还是晴天。 早餐是在食堂买的,平均只要2元。 但这份善意远比一天2块钱更有价值。

和所有女大学生一样,小六经常在宿舍睡觉的时候和室友谈恋爱。 小六的室友之一正在和一位“富二代”约会。 起初,小刘对“富二代”这个词有些困惑。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室友坐在男友的跑车里,她忍不住无语了。 后来,当她看到“富二代”带着室友去闻所未闻的高端会所,去香港买几十块名牌手表、包包时,她对小莫说:“看来我们和‘富二代’第二代总是……没有可比性。”

“还有什么比‘穷二代’更糟糕的呢?就是找了个‘富二代’的女朋友。” 西蒙是一位“富二代”的男友。 大一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开着私家车来看他,引起他的朋友们惊呼:“太酷了”。

有了这样一个“富二代”女朋友,西蒙在爱情上自然要花不少钱。 迪奥香水、价值千多元的戒指、斯沃琪手表、日本买的Hello Kitty背包……一切都很值钱。 刚进入大学时,西蒙每月的生活费高于大学生平均水平:2000元,其中1000元算是“爱心补贴”。 不久之后,西蒙发现,即使有各种日常补贴,生活仍然捉襟见肘。

“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后来,西蒙用自己的经验来教导他的低年级学生。 “经济条件好的男孩子,你会更幸福。至于那些家庭贫困的男孩子,就让他们去吧,谈恋爱会让他们像哑巴吃黄连一样痛苦。”

情侣分手旅游遇到前男友_旅游遇到情侣分手_分手旅游什么心态

“凤男”、“孔雀女”、“富二代”……这些标签人们家庭出身的新词是近几年才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但已经为大学生所熟悉。 因为贫富差距引发的社会紧张已经提前走进大学校园,“富二代”之间的纷争深刻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爱情观。

跑车事件发生后,小莫一直耿耿于怀。 小刘生日那天,小莫送给她一条价值400多元的水晶项链:“虽然不如‘富二代’的礼物,但也不算太寒酸。” 小刘生气了:“是不是越贵的东西越贵?我是不是更喜欢?”

恋爱了半年,小六对于爱情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消费是无止境的,只要他尽力了。如果他理解我,哪怕是100块钱的礼物,我也会很开心。” 有一次,小六提到他小时候喜欢看某部动画片。 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这部绝版漫画的DVD。 那天生日,小刘收到礼物时的惊喜和喜悦的表情让小莫明白,除了花钱,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证明自己的爱。

爱情是一门只能自己教的必修课

爱上小亮时,小静牢记父母的教诲:不要让爱人为自己花费太多,最好是AA制; 恋爱后新的开支,向家人索要即可; 不要贪图昂贵的礼物,以免被对方看不起……

小静和小亮是“异地恋”。 在一起的第二个月,他们研究了中国移动的各种套餐。 后来,本着“能省钱就省钱”的原则,小晶把短信改成了飞信,打电话改成了视频。 即使送礼物,也大多是十字绣、丝巾等手工制品,礼物轻,情意重。 两人还开通了网络博客,每天更新,聊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互相鼓励。

他们的爱情开支几乎全部都花在了见面上。 小亮每次去看小静都要花费3000多元。 但让小静骄傲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因为爱情而给家庭增加负担。 两人都在外面找了兼职,每天工资从30元到120元不等。 有时学校组织促销活动,需要临时打工,每小时15元,小静也会积极参加。

小静觉得父母教给她的“坚持AA制、省钱”的原则与其他人有点格格不入,正如她的朋友所说,“太柏拉图式了”。

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很少能得到长辈的爱情指导。 这门必修课主要需要自学。 即使家长和老师想提供一些建议,也往往无能为力。

西蒙公布恋情消息后,父母问他:“你有没有想过爱情意味着什么?你能向对方承诺未来吗?” 随着后来的经历,他渐渐明白了父母的意思:“恋爱是一种享受”。 吃”并支付真金白银。 他和他的女朋友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学校上学。 一个在闵行读书,一个在奉贤读书。 见面至少要花20元的路费。 他们每周约会的内容都差不多:吃饭、唱歌、看电影、购物。 “一站式服务”有时要花三四千元。

有一次,西蒙对女友说:“我们花得太多了吗?我们应该存点钱吗?” 此话一出,他就感觉“气氛突然变得尴尬起来”。 西蒙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 他觉得考虑到女友的家庭条件,每月消费2000多元也算克制。 作为一个男人,凡事都操心,未免太丢人了。

为了负担恋爱费用,西蒙同时承担了三份家教工作。 虽然生活费和辅导费加起来,让他的月收入几乎与普通员工持平,但西蒙对自己却很节约:工作日只在食堂吃饭,周末回家吃饭。 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外,我很少额外购买任何东西,而且已经三年多没有买过新手机了。

情侣分手旅游遇到前男友_旅游遇到情侣分手_分手旅游什么心态

小莫还算了算自己的恋爱开支,发现他和小刘的“恩格尔系数”高得惊人——每个月的1000多元几乎全部花在了吃饭上。 “我跟她在一起是为了找个吃饭对象吗?” 但当小莫回忆起当初的心情时,他坦言“希望有人一起吃饭”是他追求爱情的重要原因。

“当我跑进食堂时,我看到周围的人都是成双成对,唯独我一个人,好不舒服。” 不管他承认与否,肖莫的心情都是很多大学生的缩影。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是爱让他们尝到了寄托与奉献的美好。

但真正接触爱情后,很多人的想法都发生了变化。

“下次谈恋爱的时候,我就不会这么迷茫了,我要先立业,用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喜欢的人幸福。” 经历过失恋经历的西蒙表示,爱的意义不仅仅是排解孤独,它还包括承诺和责任,而承诺和责任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必须是物质基础上的。

“毕业后,不知道是否还能再遇到这样纯洁美好的爱情。” 晓静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她和小亮不用面对各种现实压力,沟通、思念、理解、支持……他们为爱情投入的“精神成本”远远大于“物质成本”。 小静担心有一天他们会不得不忘记那些视如生命的东西,而去关心每一分钱的生活用品。

为什么校园情侣不敢谈论未来

“我们的父辈秉承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结婚目的的爱情是流氓’,但我们这一代人却很少有人有恋爱就必须结婚的观念。事实上,连我们的父母也未必同意。”以之前的理念,他们不会这样问我们。” 付小谷认为,自由恋爱带来的最显着的变化就是这一代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变得粗心大意。

付小谷是一名研究生。 他在大学校园待了六年,也交过几个女朋友,但他很少考虑结婚的事情。 在爱情消费方面,付小谷始终坚持男人买单。 吃饭、看电影、买礼物、旅游等加起来一年一万多元,所以他还是个“月光族”。 直到研究生即将毕业,他才考虑组建家庭。 现在,付小谷花钱不再像以前那样“及时行乐”了。 他学习父母如何记账,同时开始尝试存钱——本科时被称为“书虫”的他,也买书。 我以为它是一个盒子,但现在我习惯了借书和阅读电子书。

尽管如此,付小谷仍然觉得,以《月光男孩》目前的情况,他很难为现在的爱情的未来做出具体的规划和承诺。 他会关注当前的高薪行业,并与女友讨论未来的职业选择,“但现阶段,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与无忧无虑的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博士生的爱情更为认真。 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但还没有独立,无意挥霍青春,也无法对未来做出承诺。 付小谷以他的同学为例。 除了家庭条件较好的单身人士外,其他单身人士都没有找女朋友的打算。 “他们中很多人都不是应届毕业生,有的人是工作了两年才来到上海的。毕业后,他们首先要考虑留在上海,然后要考虑工作,然后还要考虑买房。”建立自己的地位,最后轮到他们建立关系。”

“我不再相信爱情了”——这句话现在流行在大学校园里。 上一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已经快绝迹了。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情侣的分手率高达81.7%,且大部分分手发生在毕业前后。 现实的变数让很多人放弃了爱情。

虽然上一代人结婚的时候更加贫困,但正如肖莫所说:“压垮爱情的不仅是现实,还有观念。现在的爱情是和很多东西联系在一起的,不会再像父母那样互相依赖。”在一起会带来平静和满足。”

随着与小亮交往的加深,小静越来越明白父母劝告的意义。 她见过同学因为有爱心的“富二代”而伤心欲绝,也见过男人分手后列出支出明细,向前女友索要财产。 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小静觉得用父母教给她的方法去谈恋爱让她安心,也赢得了小亮的尊重。 尽管未来不明朗,但她坚信“即使分开,他仍然会想念这段感情”。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张晓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