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常见套路“保健品”骗局,你中招了吗?
远离养老金诈骗,保管好你的钱袋子!养老金诈骗的常见套路
“保健品”骗局
01
诈骗者往往以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为目标。 他们通过多种手段,早期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 他们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物,并与老人聊天解闷,取得老人的信任。 推荐产品打着治病强身、或有神奇民间偏方为幌子,夸大“保健品”功效,怂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进行欺骗。
“投资理财”骗局
02
骗子主要通过赠送小礼物等方式吸引老人注意力,然后举办推介会、知识讲座等,编造高端高端投资项目,编造虚假证件,利用信息——封锁老年人的特征,骗取他们的信任。 以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引诱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提前回扣的形式诱导老年人加大投资或吸引群众投资,非法集资后潜逃。
“廉价旅行”骗局
03
骗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外出旅游的热情和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加入团体。 然后,他们在旅行过程中安排各种强制购物环节,将商品远距离出售。 以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人,获取利润。
《爱在黄昏》
骗局
04
“黄昏恋”骗局实际上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 主要针对单身老人。 发展到通过网络进行网上交友后,他们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然后将对方列入黑名单,完成诈骗。
“社保经办”骗局
05
骗子冒充认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提供代理服务。 他们可以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来享受养老金,并向未参保人员收取“代理费”。 “社保费”,收了钱后,就拿钱跑了。
“中彩票”骗局
06
犯罪分子利用个体老年人贪图小利、警惕性低的特点,通过手机短信、网页抽奖等方式实施诈骗。 他们首先受到薄利的诱惑,让深信“必胜”的老人会按照为他们提供的一步步设计的陷阱行事。 个人信息、银行账号、验证码等,最后被骗了。
“养老”骗局
07
骗子以上门看护、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为幌子,欺骗老人签订合同、缴纳会员费、购买护理床位、终身护理、“预存押金”等,骗取老人钱财。 “养老院服务费。
“退休屋”骗局
08
诈骗者往往以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为目标。 诈骗者以“房子在家没用”、“不耽误居住或出租”等类似说辞为借口,诱骗老人签订房产抵押担保的贷款合同或相关协议,号称每个月都能拿到高额返利。 事实上,犯罪分子会直接将房产以高利率抵押给专业贷款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给他们。 老人前期可能会获利,但很快不法分子就会卷款而逃,导致老人无房、背负高额贷款。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法很多,给不少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 如何有效防范养老金诈骗? 在此温馨提醒各位老年朋友,谨记以下六点提示:
提醒
01
拒绝高利率诱惑
以“预交会员费”、“卖VIP卡”的形式投资养老项目,以“高额现金回扣、高薪临时工招人”的形式预售养老床位,并利用“保本高息、高息分红、高利息”,对“返利积分”等投资理财项目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记住“天上的馅饼不会掉下来”。
02
提高反欺诈意识
老年人应多关注官方新闻媒体、社区公告栏等,了解当前常见的各种诈骗手段,提高警惕,提高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
03
正确的保健观念
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 切勿轻信所谓“特效药”、“神医”,防止落入“药品信托”骗局。
04
树立安全意识
请注意妥善保管您的个人信息,如与身份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使用金融服务。
05
警惕上门推销
老人独自在家时,应多与邻居交往,在可疑人员围观或敲门时不要轻易开门。 对于快递员、维修工等无法确定身份的人员,在联系其子女后予以接待。
06
提高反欺诈意识
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自称公安人员,只要提到“钱”,就必须尽快核实其身份。 若无法核实,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