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东南亚户外露营经济再攀新高度
各种形式的露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东南亚也开始流行。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旅游经济开始复苏。 东南亚露营经济的火爆能否维持并达到新的高度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露营经济红利明显
2020年被称为“露营年”。 COVID-19 疫情已席卷全球。 数万人被疫情和出行政策困住。 难以满足户外出行和精神放松的需求。 随着长期宅在家里,消费者的出行欲望达到顶峰,野外露营成为热门选择。 它已成为延长野外时间的流行方式。
折叠桌椅、波西米亚风格的亚麻和米色帐篷、点点荧光灯串……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回归自然的感觉。 自从户外露营风靡东南亚以来,这种集户外运动与生活方式于一体的新型精致露营模式开始闯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走进了东南亚的千家万户。
折叠木桌、折叠桌椅、独特的帐篷顶等是精致露营的必备装备。 摄影:唐毅
不少网红率先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室内露营”生活,吸引网友纷纷效仿,带动了相关产品的销售。 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Lazada数据显示,2021年6月至7月,其平台销售的露营用品同比增长51%,跻身Lazada东南亚畅销榜,吸引无数粉丝; 户外运动品类将在2022年“双十”期间实现高达100%的增长。
据Lazada介绍,帐篷、睡眠工具、照明、露营厨具、背包、急救用品等是东南亚户外露营者徒步旅行的关键商机。 从国家分布来看,泰国和菲律宾占据了露营品类总销售额的近75%。 此外,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显示,东南亚人口超过6.5亿。 截至2021年,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 东南亚露营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处于发展阶段。 跟随东南亚年轻消费群体对时尚、年轻的追求,一些具有防晒、导热、导光等“黑科技”的智能产品更受欢迎。
后疫情时代的“露营方式”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露营经济能否保持“热度”成为众多从业者及相关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虽然东南亚的“露营热”与欧美不同。 它的历史并不悠久,而是疫情的产物。 然而,露营带来的亲近自然、自由的体验,一度成为东南亚国家人们追求“诗与远方”的时光。 新的选择也让其发展更加受欢迎。
随着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减弱,旅游业持续复苏,露营经济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自然环境中露营,享受宁静和放松。 由于没有地点限制,露营地不断增加,从海滩到山区再到丛林,你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地方找到合适的露营地。
露营经济已成为东南亚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来源:Flickr
尤其是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露营经济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东南亚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物价低廉,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露营。 此外,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国也在逐步发展露营经济。 越南的海滩、菲律宾的岛屿和柬埔寨的丛林都是潜在的露营地。
而且,露营也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出行方式,符合当今人们对环保、低碳的追求。 除了东南亚各国本土游客外,东南亚露营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为推动东南亚露营旅游和露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 GDP持续稳定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释放的政策红利,以及以年轻互联网群体为主的消费群体的高购买力,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更多户外运动销售商和企业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目光投向了东南亚这个独特的市场。
疫情期间东南亚显现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也提振了中国户外露营企业出海东南亚的信心。 中国知名户外品牌NatureHike于2020年9月入驻Lazada,2021年7月起销量开始快速增长,迎来订单旺季; 2022年6月,骆驼皇冠决定进军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Shopee,开启爆单之旅。 不到半年的时间,2022年“双十二”促销当天,他们仅在泰国市场就实现了23万元的销售额。
中国知名户外品牌NatureHike在Lazada平台的界面
无论是对于专业户外露营装备,还是对于最近兴起的精良露营用品新模式,东南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有着长久以来的信任基础和积累,这促使中国户外运动品牌“走出去”。海外”在东南亚。 优势。
在谈及出海进军东南亚市场的原因时,驼冠团队表示,近年来东南亚经济持续上升,国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对品质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 东南亚作为一个拥有超过6.5亿人口、各方面不断发展的市场,是中国品牌出海的理想目的地。
统筹谋划,着急吃“热豆腐”
随着露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露营用品、户外装备、露营车等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虽然大部分品类电商已经是红海,但以露营为代表的户外运动行业仍是蓝海,尚未出现绝对的超级品牌,这也意味着商家有机会脱颖而出。
不过,虽然东南亚的露营经济“依然火热”,但露营并不是一个有需求的产品,市场也没有充分开发。 部署时需要充分分析、审慎决策。 为了抓住东南亚户外露营的潮流,中国品牌出海还有很多需要关注和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Lazada跨境快消品行业负责人李斯认为,一些中国品牌出海需要注重本土化:一是产品本土化,针对当地消费者需求进行调整。 只有满足当地用户需求,消费者才会付费,而不是简单复制国内流行产品; 二是营销本土化。 营销内容要符合当地宗教文化、目标群体的审美和理解习惯,营销渠道要选择当地消费者喜欢的媒体进行传播和推广,讲好品牌故事。
这意味着,中国户外品牌想要赢得本土户外露营者的青睐,就需要进行消费者研究。 例如,驼冠发现,东南亚大部分露营消费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像欧美那样“硬核”,而是更多“轻露营”。 因此,消费者更喜欢舒适、方便、轻便的产品。 多雨潮湿的热带气候也决定了东南亚当地露营者在选择露营帐篷时会将防雨、防潮、防晒、透气等性能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细分东南亚不同国家,马来西亚雨季较多,因此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防雨耐用的产品,而泰国和越南则更注重防晒。 “走出去”的企业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来设计、开发和宣传产品。
总体而言,得益于电商平台和人口市场红利的加持,东南亚的露营经济仍不失为后疫情时代的一条黄金赛道。 尽管品类的崛起有时与社会环境或热点事件有关,但从长远来看,更多的是消费模式的改变和升级。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露营经济的产品也是如此。 把产品力放在第一位后,学会谨慎运营或许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