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援藏援疆志》首发式举行
对口支持不是单向“输血”,而是优势互补。
扬州在对口支持方面有哪些优势? 接收区域有哪些优势? 两地如何优势互补? 这是使对应支持独一无二的关键。
扬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世界美食之都”。 旅游服务业是扬州的一大特色。 扬州早期扶持的察布查尔县是全国民俗旅游重点县。 拥有“一山”(乌孙山白石峰景区)、“一水”(伊犁河清水湾景区)、“一侧”(口岸边境旅游)、“一园”(锡伯民俗风情园)、形成了以锡伯族博物馆为龙头的民俗风情旅游、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边境跨境旅游的旅游格局。
后期得到对口支援的新源县,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那拉提旅游风景区,这里集雪山、冰川、森林、山谷、草甸、河流、瀑布、草原历史为一体哈萨克族风情文化、哈萨克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是新疆五大旅游目的地之一。
陈永平介绍,在对口帮扶中,扬州帮助受援方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察布查尔县,我们牵头组织锡伯族民俗风情园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合旅游资源,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等,打造察布查尔旅游知名品牌。 扬州在新源县助力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援建肖尔布拉克酒文化街,大力推介新源旅游,与全国百强旅行社深度合作,成为旅游客源主要来源地。长三角地区的游客。 培育长三角—伊犁地区旅游黄金线,策划组织“游运河名城扬州、游草原明珠新源头”、新丝绸之路等系列活动国际旅游形象大使大赛,组织“美丽新疆,大爱新源”包机和“十万江苏人游伊犁”等百场新源旅游推介活动。
教育、医疗成为扬州对口智力支持亮点
陈永平介绍,优质教育、医疗成为扬州对口智力支持的亮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高校人才输送就是扬州分院的一大特色。 1963年,苏北农学院265名毕业生志愿到新疆工作。 苏北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江苏水利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办的西藏班、新疆班,为边疆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扬州大学农牧业科学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优势。 2007年后,扬州大学与西藏农牧厅签订协议,在西藏招收农牧推广、兽医专业硕士研究生62名,培养农牧系统专业人才。 ,并在西藏设立教室和研究所,并派教师到西藏任教; 扬州大学水利学院举办援藏水文水资源专业课程。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是江苏省援建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制中学,也是全国第一所援藏开展集体教育的全日制寄宿制中学。 被当地人誉为“家门口的内地藏级”。 扬州市已派出3批23名教师赴西藏开展分组教育,将江苏经验与西藏特色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建国以来感动中国”的老校友吴登云的事迹感召下,扬州大学医学院的数十名毕业生扎根新疆,形成了“弘扬医学现象”。 援疆医生先后主持在新源各大医院设立眼科、耳鼻喉科、新生儿科、心血管等科室,引进新技术、新项目,让新源各族群众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本地优质医疗服务。通讯员 杨当轩 勇军 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