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谁不要跟你一起出来了?(深度好文)
旅行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前提是你懂得如何与家人一起旅行。
很多人会说,旅行,谁不去呢?
并不真地。 尽管数据显示,2017年家庭旅游已占国内、出境旅游的50%至60%(根据广州旅游与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家庭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报告》),但仍有如此之多旅行回来后刚刚遇到麻烦的人。 分手的伴侣,当场告诉妈妈的女儿——“我再也不会和你出去了”。
我们总是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投射到旅行上,却忘记了旅行中也有和生活一样真实的琐碎小事。 旅行每时每刻暴露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放大他的真实自我,张扬他的价值选择。 分歧和冲突也在短短几天或十多天的旅途中被放大。
不过不用担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旅行更好地了解彼此,接受彼此的真实身份,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旅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成长的一种形式。
带父母去旅行:解决代际冲突的好方法
中国的80后可能是与父母代际矛盾最大的一代。
80后、50后的父母,成长在物质和精神匮乏的时代; 他们上班,遭遇裁员潮; 他们终于老了。 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他们以往所熟悉的技能已经被彻底刷新。 我发现自己既不能“跟上时代”,也不能“理解时代”,更不能理解孩子的人生选择。
因此,每逢春节前后,网络上必然会流传出与父母亲人较量,维护自身价值观的笑话。 但冲突越多,我们内心对和解的渴望就越强烈。
旅行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不仅可以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生活,还可以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他们。
“我们都想善待彼此。” 有时候听到朋友带父母去旅行的故事,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们“初心”的温柔与美好:把我们感动的事情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知道,生活中不只有责任和义务。生活,还有诗和远方的自由奔放。
我的一个在欧洲留学的朋友邀请他的母亲去欧洲旅行。 在设计行程时,可以说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从正宗的法式大餐到在森林小屋的住宿。 隐藏的是他想让母亲充分体验异域风情的初衷。
然而,行程中途,母亲委婉地提醒他,她不想住在他认为是整个行程亮点的森林小屋,因为那实际上是在乡村,而他已经住进去了。去山里、乡村就足够了。 这时他才意识到,正如他不想为了父母而牺牲自己的生活一样,他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试图“提高”父母的品味。
他仔细审视自己此行的初衷:陪伴母亲,满足她的需求,让她快乐,而不是把自己的审美和价值偏好强加给父母。 妈妈想要什么? 发达国家的热闹和繁荣,在著名景点前拍的照片可以成为回国后向朋友“炫耀”的东西。 他修改了行程,发现母亲确实比前几天干劲多了。
旅行结束时,母亲和他的一段对话让他暗暗落泪:以前我总觉得你每年旅行都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现在我能更好地理解你了。 既然旅行可以让你快乐,我鼓励你做更多的事情。 出门旅行。
解决代际价值冲突的方法不是对抗,而是基于彼此经历的相互理解。 为父母设计一次旅行,满足他们的口味,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父母对你的依赖。 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亲情慢慢地弥合了矛盾。 这样做一次、两次、三次,你的父母自然会对你的世界表现出宽容。
“我们都想对彼此好。” 在这样的旅行中,父母不会不知道爱的流淌。
陪伴旅行:读尽千帆仍爱你
爱情需要仪式感,而旅行就是营造仪式感的最好方式。 沙漠、海滩、雪山、极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亲吻、浪漫的烛光晚餐、酒店浴缸里的玫瑰花瓣、游轮上的舞会……想要幸福的生活,你需要享受所有的乐趣,只因为你和你爱的人在一起。 一起。
不过,别大意,旅行也是考验伴侣的一个重要标准。 钱钟书借用《围城记》中赵心梅的话:
“婚后蜜月旅行的顺序颠倒了,先一起旅游一个月,划船、开车一个月,双方都没有看透对方,也没有互相嫌弃,也没有吵架,还是想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样的夫妻,保证不会离婚。”
伴侣之间,旅行让真相无法隐藏,但也正是通过这个真相,我们更加了解彼此。
一位妻子发现平时循规蹈矩的丈夫总是喜欢有冒险感的目的地,于是她暗自决定将三周年旅行的目的地从新西兰改为印度。
一位丈夫发现,看似柔弱无力的妻子,面对紧急情况却表现得非常机智果断:航班取消,在航空公司通知大家之前,妻子通过APP得知消息,果断做出反应。马拉松的时候,札幌快满了,我就订了一家酒店。
我们更强调一起旅行的浪漫,但其实最浪漫的不一定是浴缸里洒满的花瓣,也不一定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狩猎早餐,而是真正了解后依然迸发出来的爱与爱。 温和的。 有时是惊喜,有时是包容,有时是欣赏。 这些都是支撑两个人走上漫长且时而考验的道路的东西。
爱你,就是想和你一起看整个世界; 爱你,就是和你一起看遍了整个世界,还想和你在一起。
亲子旅行:重要的是我们想向孩子展示什么?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今天的中国家庭习惯于为未来提供一切。 带孩子去旅行,不仅是一种家庭建设,更是一种投资,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行为孩子们海绵般的好奇心提供了直观而丰富的场景。 在博物馆受到艺术的熏陶,在西餐厅学习社交礼仪,通过徒步磨练毅力,甚至在海边挖一天沙子,都是孩子贪玩天性的释放。
中国亲子旅行中,孩子越来越小,旅行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游学、夏令营几乎成了当今孩子成长的标配。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对旅行目的地的选择、行程的设计始终体现出一个价值理念:你想通过旅行告诉孩子什么? 有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的一个上海朋友带着两个刚上小学的女儿去西藏旅行。 在设计行程的过程中,他考虑到了钢筋水泥城市里孩子们的自然缺失症,特意选择了林芝牧民的夏季牧场。
住在小木屋里,他们可以与牦牛、羊亲密接触。 “他们只见过动物园里的动物,没有见过真正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 最重要的是,他想通过这样的一次旅行,让女儿认识到在遥远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过着与城市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他们物质匮乏,但精神却丰富。
上海有上海的生活,藏区有藏区的生活。 两种生活都是合理、平等的。 老师不会在学校里教授这个深奥的道理,孩子们也很难仅仅用抽象的术语来理解它。 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那个地方旅行、生活一段时间,让她融入生活的节奏。 注重细节,自然就会获得宽广的胸怀。 这个开放的基金会将在她未来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亲子旅行中,父母的殷切期望通过快乐的玩耍一点一滴地传达给孩子们。 这是一种具有极高增长潜力的家庭旅游类型。
在中国,这样的旅行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广州旅游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家庭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17年,与家人一起出游在我国境内及出境旅游中的比重高达50%左右60%。 家庭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0年,中国家庭游客总数将突破30亿人次。
然而,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却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旅游主题不明确、定制化程度低等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也是广州旅行社努力改善的方向,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家庭游。 产品推动家庭旅游市场快速发展。
广智智潜心研究,为中国家庭定制了多种家庭旅游线路。 与父母、伴侣、孩子一起旅行会更加温馨、充实。
今天的话题:分享一下你的第一次家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