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图4 1997-2011年我国历年出境旅游人数(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2012)》
发展特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从旅游市场结构看,已经形成出境旅游强劲发展、入境旅游持续发力、国内旅游成为绝对主角的良好局面。 基本形成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其次,从投资结构看,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民间资本大量投资旅游产业,投资结构发生变化。 与此相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也进入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阶段。
三是从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来看,现阶段旅游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形成了包括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旅游教育体系。 二是旅游教育快速发展。 例如,1999年,全国有旅游专业学校118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09所,中等职业学校978所,在校生27.6万人。 截至2007年,开设旅游专业的学校有1187所。 有学校164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70所,中等职业学校871所,在校学生77.3万人,比1999年增长180%。
第四,从旅游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来看,现阶段出台的旅游政策主要促进国内旅游“量”的增长,但并没有影响旅游环保、旅游等旅游“质”的发展。旅游产品性价比、旅游安全。 不够重视。
回顾中国旅游业100年发展史——
2012年至今:品质旅游阶段
发展现状分析
(一)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征。 旅游业作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内需、脱贫攻坚、增加就业等方面表现良好。 但也存在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足、跨界融合发展不顺利、小行业无法与大产业相匹配等问题。 发展有待难题的解决。 全域旅游是新时代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从2016年开始,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式进入全域旅游时代。 全区旅游发展战略不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2018年旅游发展年度主题。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旅游发展的重点和重点发生了变化,政府的旅游管理职能也必须随之变化。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职责整合,组建文化部旅游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 在地方机构设置方面,提出“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除中央另有规定外,允许地方机构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 随着我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原有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确定高效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为此,各地积极探索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在旅游休闲成为人们迫切需求的同时,现阶段的旅游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定增长。 2017年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2018年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2019年旅游总收入约6.63万亿元。 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稳定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坚实。
从国内旅游来看,2012年至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整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到2017年国内游客首次突破50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其中3.677人次10亿城镇居民和13.24亿农村居民; 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 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0亿人次,达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同时,2019年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综合贡献达到10.94万亿元,对GDP综合贡献率达到11.05%; 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2825万人,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量。 占人口的10.31%。
从出境旅游来看,出境旅游市场长期因素保持稳定。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力推动了出境旅游市场的扩大。 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依然保持增长趋势,达到1.55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3.3%; 我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增速超过2%。
从入境旅游来看,我国入境旅游进入稳定增长通道,游客人数有增有减。 2012年至2014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人数略有下降。 2015年开始恢复增长,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2019年,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573万人次、外国入境游客318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5%和4.4%; 占入境旅游市场的比重分别为45.2%和21.9%,比上年提高0.7和0.7个百分点。 0.3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入境过夜市场份额和境外入境旅游市场份额均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客源市场组织持续优化。
发展特点分析
旅游业是全球发展最快、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是从旅游市场结构看,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继续保持。 与此同时,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从旅游竞争力看,我国旅游竞争力快速提升,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旅游竞争力》来看,我国旅游业全球竞争力快速提升:2015年首次进入世界前20名; 2017年提升两位位,排名第15位; 2019年又提升了两位,排名第13位。
三是从产业定位和旅游功能看,我国旅游业定位不断完善,从外交事业向经济产业转变,从经济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 旅游功能日益丰富,旅游业从承担经济功能转变为承担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外交功能。
四是从旅游质量看,我国旅游供给体系逐步完善,旅游质量显着提升。 国家协调多方力量,聚集各类资本,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具体,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构建丰富完整、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旅游供给体系。 极大地提高了游客的出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