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作者林馨“五一”假期一碗螺蛳粉或一串烧烤

作者 林鑫

五一假期,一碗螺蛳粉、一杯奶茶、一顿烧烤,都可以成为很多年轻游客千里迢迢来到另一个城市的理由。

图为柳州一家螺蛳粉店前排队的游客。中新社记者 林鑫 摄

连日来,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因为“网红小吃”螺蛳粉来到广西柳州。 夜幕降临,柳州各大夜市里,螺蛳粉、炒鸭脚、炒螺蛳、炒冰等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来来往往的食客络绎不绝。

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林清华专程从广东“打卡”一碗螺蛳粉。 她说:“知道螺蛳粉是柳州当地的特色小吃,就想来这里尝尝最正宗的味道。”

图为柳州特色小吃螺蛳粉。中新社记者 林鑫 摄

鲜嫩滑爽的米粉,香脆可口的花生,泡在汤里的豆腐,搭配直击“灵魂”的酸笋,滚在红螺汤里。 一碗“又臭又臭”的螺蛳粉,让食客们过瘾,欲罢不能。

像林清华一样,来柳州吃螺蛳粉的游客还有很多。 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柳州市多家螺蛳粉店门前排起数十米的长队。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柳州市共接待游客2060.34万人次,同比增长55.3%。

以“打卡”美食作为旅行动机的游客越来越多。 五一假期期间,山东淄博、湖南长沙等热门美食目的地一票难求。

图为柳州一家螺蛳粉店前排队的游客。中新社记者 林鑫 摄

林清华还去了泉州、顺德品尝美食,品尝了面糊、鱼卷等,还想去淄博、长沙“打卡”烧烤、臭豆腐等特色小吃。 她说,“年轻一代旅行更注重体验,希望在不同的地方尝试不同的美食。”

与以往的旅游不同,中国的“Z世代”更注重体验式消费,乐于尝试新事物。 《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显示,46%的“Z世代”消费者希望从消费中获得存在感。

与此同时,中国高铁不断提速,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让更多中小城市的美食“出圈”。 短视频中,为年轻人“种草”了各种美食。 一张高铁票可以随时开始旅行。

5月2日深夜,游客在广西柳州市凤庆港便利夜市品尝美食。魏国政 摄

当美食成为吸引年轻人出行的“交通密码”,真诚才是俘获年轻人的“涅槃”。

不少城市通过升级旅游服务“惠及粉丝”。 柳州开通了螺蛳粉、夜宵专线公交线路,途经各螺蛳粉“网红店”和各大夜市。 “五一”期间,柳州设立近200个“粉丝”志愿服务岗位,增开柳江水上音乐喷泉、扩大行李寄存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了“吸引顾客”,淄博专门制定了烧烤地图,开通了专门的烧烤高铁,并为公厕配备了湿厕纸、卫生巾、肠炎等“安全篮”。 五一前夕,淄博发布通知,要求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停车场、厕所。

如今,中国的“网红”城市如何变“流量”为“留存”?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曾表示,热度最终会消散。 只有线上线下立体营销,以点带线,形成全球联动,才能使地方特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塑造品牌形象,打造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