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细节:探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独到之处
在欧洲众多强国中,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个国家并不为国人所熟知。我们说起这三个西欧小国,往往只会提到它们的特色和风景,比如风车、郁金香、巧克力。这三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还没有广东省大,但如今欧洲的形成和它们的历史作用密不可分。欧盟和欧元区的诞生,都深深扎根在这三个小国身上。同时,它们也是浪漫的,是梵高和维米尔的国度,是丁丁和蓝精灵的故乡。
这三个国家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作家叶克非在《欧洲细节》一书中,以旅行经历、深入观察和广博学识,带领读者探访那些古老的城市和村落、博物馆和酒吧,思考这三个国家如何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变得独树一帜,成为欧盟乃至整个欧洲的先锋,以文化、经济和教育引领世界潮流。
经出版商授权,纸上私人地理从书中选取了一部分关于荷兰旅游胜地“羊角村”的内容,看它如何从一个脏乱的小村庄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庄”。
欧洲细节:从海上帝国到欧盟;叶克非/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10
农村不应成为“脏、乱、穷”的代名词
相信大家如果在网上搜索“世界上最美的村庄”等推荐文章,荷兰的羊角村永远都会榜上有名。在我去过的村庄里,它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美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这里有小桥流水,一家家静静地立在小岛上。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大花园,绿树成荫,百花盛开,清静悠然。不过,描述羊角村的美已经有太多的词藻了,今天我想说的是规划,而不是风景。
羊角村(Giethoorn)的名字其实来源于山羊角。一群煤矿工人最早定居于此,开采工作在当地形成了许多水道和湖泊。工人们在挖煤的同时,也在地下挖出了许多山羊角。据考证,它们来自12世纪生活在这里的野山羊,羊角村的名字由此而来。
开车去羊角村,必须把车停在村口的停车场,然后步行进村。因为村里全是水道、小桥,所以道路只供步行或骑行,汽车根本开不进去。村里的房子很有特色,屋顶都是用芦苇搭成的,据说非常耐用,不仅可以防雨防晒,还能冬暖夏凉。也正是因为如此,芦苇这种过去买不起砖瓦的穷苦人家用的材料,现在却比砖瓦贵了几十倍。
这里曾经是煤矿工人的居住地,土地价格在荷兰也算是偏高的,所以居民很多都是中产阶级,工作稳定,收入不错。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大量关于“新农村”的研究中,羊角村是一个标志性的样本。
要知道,这个村子原本就不适合居住。煤矿这个词本身就带有灰色、肮脏的效果。过度的开采让这片土地变得贫瘠,到处都是沼泽,除了芦苇,其他植物都难以生长。当煤矿开采殆尽后,只剩下被反复开挖的土地和狭窄的沟渠。即使人们拓宽沟渠,改造成运河,用于航运,但羊角村的格局并没有太大改变,景色还不如一般的荷兰运河小镇。
但正是这样的先天不足,造就了世界最美乡村之一,羊角村是如何成为“新农村”的典范的?
荷兰羊角村的房屋
我们知道,近些年乡村旅游非常火爆,很多人喜欢标榜原生态,喜欢喊“老味道”。其实我个人很讨厌这种说法,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原生态都是落后、肮脏的。至于“老味道”,很多人会说特别喜欢绿皮火车,但80年代粗糙肮脏的绿皮火车,尤其是那些根本踏不进去的厕所,真的是美好的回忆吗?乡村也是一样,以前中国乡村即使有漂亮的老建筑,但各种旱厕、粪便垃圾让人不爽,不符合旅游的条件。相反,近些年经济状况好转,一些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已经具备了乡村旅游的条件。
也就是说,最美乡村的形成,绝对不是某些人理解的“保持几百年前的面貌”,首先要与时俱进,至少要宜居。而判断宜居与否的标准很简单:一个现代人能不能选择在这里长住?如果那些叫嚣原生态的人,只来旅游两天,住三天就抱怨,那他们就是叶公比人更爱龙。
所以最美乡村的基础是经济,经济不发展,原生态就等于落后。为什么那些喜欢大谈原生态、旅游两天就留下一堆垃圾的猎奇者,会要求“保持原生态”,让村民长期生活在落后状态呢?
荷兰经济高度发达,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非常小,羊角村的发展自然也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村里虽然遍布水道,但河水清澈无比,房屋倒映在河面上,路面长满植被和鲜花,欧式蓝天白云,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没错,最美丽的乡村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让人觉得“如果能在这里长久生活该有多好”。
确实,去过欧洲的人,都会对欧洲(尤其是传统的西欧)的乡村产生好感,童话般的房子、浓密的绿植、整洁的道路、蓝天白云,都是标配。
房子的正面保养得很好,很整洁
美丽乡村不仅靠经济基础,更靠规划。老牌发达国家都有各自的模式,但有一个重要原则是共同的:不仅考虑居住面积、舒适度和基础设施,还要把整个乡村置于大景观的背景下,将自然风光、园林等要素与田园风光、水土管理等结合起来,达到“艺术乡村”的效果。
我经常看到有人赞叹欧洲人的审美,什么“阳台上的花真好看”、“菜市场里的蔬果摆设真漂亮”、“商店的招牌橱窗真漂亮”,乡村随处可见的私家花园,都是美的代名词。但欧洲人都是艺术家吗?都是艺术院校毕业的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仍然有相当好的审美能力,能把生活中的每样东西都做得精致呢?这和日常接触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而让他们接触环境的环境,恰恰是政府保护起来的自然环境,营造出来的宜居环境。
早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景观设计师就开始参与乡村规划项目,这些项目都纳入荷兰土地资源整合运作体系。
相比德国、法国等平原较多的国家,荷兰的乡村规划难度要大得多。这是因为荷兰的运河过多,水道将土地分割得十分零碎。同时,传统农业已经转向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作业让农民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而过多水道造成的土地分割必然会给机械化作业带来障碍。
因此,早在20世纪初,荷兰政府就开始在农村发起土地整理,用以推动农业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土地置换,使土地相对统一,减少因过度分散而带来的发展困难。1938年,荷兰颁布第二版土地整理法,大方向不变,但简化了程序,并给予农民财政补贴。
当然,这两项法案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农业,乡村景观并未被纳入规划之中,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景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1947年,荷兰颁布《瓦伦岛土地整理法》,由单纯的土地再分配转向更为复杂的土地发展规划。1954年,荷兰颁布第三版《土地整理法》,除了继续推动农业,也开始重视园艺、林业和养殖业。也正是在这一版《土地整理法》中,明确规定景观规划必须成为土地整理规划的一部分。也正是在这之后,景观设计师这个行业成为乡村规划体系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20世纪70年代,荷兰社会开始正视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呼吁保护历史和生态景观。1981年,荷兰政府颁布了《乡村发展布局安排》法案,该法案与此前颁布的《户外休闲法案》和《自然与景观保护法案》一起构成了此后20年荷兰乡村发展的法律基础。此后,自然和历史景观的保护被放在与农业生产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集自然景观保护与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羊角村,是荷兰乡村规划的经典范例。下面我们将以羊角村和白村为例,阐述荷兰人是如何进行乡村规划的。
原生态乡村规划
长期以来,羊角村因土壤贫瘠、河流过多、湿地众多、交通不便、距离大城市较远,未能享受到荷兰经济发展的红利,甚至成为了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生存的孤岛。
据记载,羊角村于1969年开始筹备规划,1974年当地土地整治委员会成立,并制定土地整治计划,确定农业生产用地和自然保护区用地,以及水道使用和道路建设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羊角村体现了荷兰乡村建设最重要的一点:自下而上、多方共治。通俗地说,居民不仅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景观的塑造者、环境的保护者、利益的共享者。
中国的乡村建设在这方面需要改进。中国乡村建设的路径比较单一,主要走的是“镇模仿城市、村模仿镇”的路子,最终导致“千城千面”、“万村千面”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村庄往往处于整个规划体系的末端,没有独立编制乡村规划的资质,只能接受上级的安排,导致规划方案容易脱离实际,不能与村庄本身的特点相匹配。
即便是中国一些旅游业很好的村落,也出现了问题。整个村子都变成了一个景点,由于要收取门票,村子里到处都是商店、餐馆,却没有居民。一方面,这破坏了村庄本身的风貌和宜居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都以赚钱为目的,很难考虑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也是必然。
羊角村则不同,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一个以农民为主,部分新中产居民组成的村落。在这里,土地是居民的,房子是居民的,花园是居民的,河流是居民的……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居民们会自觉地保护村落,保持其固有的风貌。
我喜欢用脚步去衡量去过的地方,所以在羊角村自然是更喜欢步行。当然,很多游客也会选择坐船游览,走在小路上,不时能看到运河上的小船缓缓驶过。
羊角村的房屋门前停着“窃窃私语的小船”
即便是欧洲常见的游船,Giethoorn 也付出了不少心血打造优质产品。Giethoorn 目前使用的游船是当地的“窃窃私语船”。它是一种传统的平底船,船身敞开,宽度最大不超过 1 米。船尾装有静音电动机,由舵轮控制,使船行无声。这种船由电池供电,每次可行驶 6-8 小时。它不仅小巧安静,而且操作简单,因此不需要专业舵手,游客很容易上手。
旅游业刚刚发展起来时,羊角村使用的是人力驱动的平底船和独木舟。20世纪中叶,随着技术的进步,羊角村开始使用燃油驱动的电动船。20世纪70年代,羊角村开始使用新型的蓄电电动船,也就是现在的“耳语船”。
长期以来,这三种船舶在羊角村同时存在。
1992年,燃油动力船频繁驶入羊角村。虽然这些船时速可达50公里,但噪音很大,引发了不少游客与居民的冲突。在反复征求居民意见后,羊角村最终决定禁止燃油动力船进入羊角村水道,所有游船均采用“悄悄话船”。
如今的羊角村非常安静,能听到的声音只有流水声和鸟鸣声,在这个村子里唯一能体验到的夜生活,就是几家安静的酒吧。这里只有一两家工艺品店,和一般的旅游纪念品店很不一样。没有人吆喝招揽生意,也没有“路过千万别错过”的招牌。
这个安静的小村每年接待80万国际游客,占旅游大国荷兰国际游客总数的5%。其中,喜欢小桥流水的中国游客尤其喜欢羊角村。每年赴荷兰旅游的30万中国游客中,有2/3会到羊角村游玩。有人估计,仅羊角村的中国游客每年就为羊角村所在的艾瑟尔省创造2900万欧元的经济效益。
中国游客喜爱羊角村,是因为这里的小桥流水,更是因为羊角村的运营。2015年,羊角村针对中国游客市场推出了纪录片《你好,荷兰》,通过一位中国女孩寻找“世外桃源”的经历,展现羊角村的风土人情。这部纪录片让羊角村成为了“世外桃源”的代名词,成为了中国人眼中深受喜爱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