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塞罕坝:从荒原到绿洲的奇迹,背后的故事与精神

那么,这片来之不易的绿洲背后,究竟有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了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坚守在这片热土上?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解读、传承塞罕坝精神?本期《聊斋志异》,塞罕坝林场场长陈志清将带你走进塞罕坝,讲述塞罕坝的故事。

百万英亩森林的故事

让我们从沙漠中的一棵松树开始

如今,树木是塞罕坝最常见的东西,但树木曾是塞罕坝最稀有的东西。讲起这片百万亩森林的故事,陈志清说,要从“一棵松树”说起——塞罕坝位于浑善达克沙漠南缘。在如此高海拔、寒冷贫瘠的土地上,怎么种树?什么样的树能成活?这在当时是一个大难题。

1961年11月,本该是金秋时节,塞罕坝的天空却刮起了一阵白风。当时的林业专家们在杳无人烟的沙漠深处行走了三天。第三天,当大家都以为会失望而归时,却惊喜地发现了一棵松树。大家赶紧跑过去抱住它,眼含热泪高呼:“塞罕坝一定可以种树,长出大树!”正是这棵松树的发现,坚定了塞罕坝人民建设大森林、大林海的决心。从此,塞罕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塞罕坝林场气候_塞罕坝农场林场_塞罕坝林场旅游季节

196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代林业人聚集在条件恶劣的坝上地区,喝着冰雪水,睡着地下窖,冒着风雪,垦荒植树。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和灾难,塞罕坝人民以非凡的毅力和意志,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植树96万亩,累计植树3.2亿多株。一道人工生态屏障从地上再次崛起,浑善达克沙漠的南侵戛然而止。

是什么坚定了他定居塞罕坝的决心?

1994年,陈志清来到塞罕坝。刚到林场时,陈志清在基层林区当仓库保管员。由于他是外地人,林场的人总是叫他回家,把家里省下来的好吃的都给他吃。塞罕坝人民的善良、乐观、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深深感动。和他同住的一位老战友是一名护林员,每天要步行40多公里,巡护辖区。看着他每天巡山时坚定的背影,陈志清一次又一次感动。正是从那时起,陈志清下定决心要在塞罕坝扎根。

26年来,他走遍了塞罕坝的每一片森林、每一处沟壑,带领着今天的塞罕坝人民挑战从未踏足过的岩石阳坡。“树苗运不上来,我们就一棵一棵地背上去,树坑挖不下去,就挖石头,用土换上去。”短短几年,他们就实现了10多万亩的造林目标,成活率达98%。

塞罕坝林场气候_塞罕坝农场林场_塞罕坝林场旅游季节

如今,塞罕坝的树木如果以一米的间距排成一排,可以绕地球12圈,这一百万亩森林都是当年塞罕坝人一棵棵栽种下来的,老一辈塞罕坝人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

把青山绿水种在每个人的心里

从荒地到森林,又从森林到青山绿水,百万亩青山绿水反哺了这片沃土上的人们,但更重要的是,塞罕坝将保护青山绿水的意识深深根植在当地百姓心中——“今天,你驱车来到塞罕坝,会看到周边村民自发举着写有防火字样的小旗子,提醒来塞罕坝的客人不要吸烟,不要进入林区破坏环境。”村民们真切感受到,建设青山绿水不是一个人、不是一群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

塞罕坝精神到底是什么?陈志清说,答案就在塞罕坝的每一棵树、每一片森林、每一个人身上。现场的年轻人被塞罕坝的故事一次次深深打动。塞罕坝导游甚至向游客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现场负责人能否轻松应对?当被问及塞罕坝的年轻人是否向往大城市的生活?长远来看,塞罕坝如何可持续发展?陈志清将如何回答?

播出时间:2021年4月17日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