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基本原则与决策分类:最大效益原则与信息获取量的追求
编辑
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效益最大化原则,即在资金、休闲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旅游效益的最大化,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的恢复。
效益最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最小旅行时间比。旅行时间比是指一次完整的旅行过程中,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花的旅行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的时间之比。这一原则可以简单描述为快行、慢行。为了追求旅行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目的地后,往往选择最快的交通方式;在未选定旅游目的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目的地。二是获得的信息量最大或满意度最高。
类型报告
编辑
决策分类
中佛罗里达大学迪克·波普旅游研究所所长爱德华·梅奥二世和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兰斯·贾维斯认为,游客在做出旅游决策时会分为三类:
(1)常规决策是指决策者在解决一般旅游问题时,根据以前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的决策。常规决策又称习惯性决策或习惯性决策。
(2)广泛性决策是指旅游中对一些重大问题所做出的决策。围绕这种决策,旅游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有关部门收集信息并考虑多种方案,然后从中作出选择。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决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深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思维。因此,这种决策又称为广泛性决策或扩展性决策。对很多旅游者来说,选择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具有很大扩展性的决策过程。在选择中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旅游目的的满足程度、自身的经济条件、休闲时间的长短等。因此,旅游者在出行前选择旅游目的地特别适合采用这种广泛性决策。在做出这种广泛性决策的过程中,旅游者往往会向朋友、同事、媒体甚至相关旅游专业人士等信息来源寻求帮助。
(3)冲动决策,又称瞬间决策,与常规决策完全不同。冲动决策是指没有经过事先考虑而立即做出的决定。它通常是由广告牌或其他形式的户外广告,或游客自身的从众行为(如朋友的旅行经历、劝说等)引起的,而不是基于过去的经验。
以上三类决策,针对不同的旅游者,可能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比如,经常旅游、旅游经验丰富的人,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旅游目的地,采取较多的常规决策,而初次旅游者、缺乏旅游经验者或者对某项旅游十分重视者,可能采取较多的扩展决策。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决策方式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每次旅游决策中,他都可能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旅游决策分布在常规决策和扩展决策之间,如图所示:
两种决策连续性的统一关系
工艺分类
(1)出行前的信息选择与决策。主要包括基本出行决策(即是否出行)、出行目的地决策、出行方式决策、购买方式决策、出行方式决策、住宿设施决策和支付方式决策。
(2)旅游过程中的实施决策。旅游过程中的实施决策取决于游客是选择跟团游还是自由行。如果是后者,游客可能随时随地面临出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方面的决策。
人数分类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谢延军认为,可分为散客旅游决策和团体旅游决策。
(1)个人游客出行决策与分析
第一步是确定旅游目的,也就是明确目的。这些目标可以是笼统的(比如向往的风景),也可以是非常具体的(比如选择交通方式等)。
第二步是收集旅游信息,游客确定最符合其旅游需求和目标的解决方案。
收集信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每个游客的工作性质和程度有很大差异。例如,冲动型旅游购买者容易被某地暂时的折扣、便利条件所打动;理性旅游购买者则可能从朋友、同事、媒体甚至相关旅游公司或旅行社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仔细比较、权衡利弊,绝不会轻易做出决定。
第三步是评估备选方案。游客需要对各种备选旅游目的地进行筛选和选择。在这个评估过程中,游客选择出最符合自己旅行需求和目标的方案,并进行预订或预购。同时进一步了解目的地的一些详细信息,如景点的路线、景点的开放时间、签证手续等,为实际的旅行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如果游客发现现阶段没有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目的地,就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旅行目标或收集相关的旅行信息。
第四步:决策。游客预订或开始他们的旅行体验。[2]
(2)团队游客出行决策与分析
① 团队旅游者类型
若按照团体内成员关系来划分团队旅游者,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 家庭类型
家庭是社会群体最基本的类别之一,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以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特征,所以家庭被称为典型的基层群体,是一个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先验群体。以往的研究表明,这个最重要的消费单位,按照成员在决策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丈夫主导型;妻子主导型;共同影响与个人决策型;共同影响与共同决策型。这些不同的类型在具体的决策项目中会有不同的情况。在中国社会环境中,妻子大多有独立的工作,与丈夫具有平等的决策地位,而且度假是购买昂贵商品和服务的手段,决策要更加谨慎,因此大多以共同主导型为主,经验丰富的成员更有影响力。子女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决定了他们的意见不容忽视。
B.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社会学中被称为次级群体,是履行一定社会功能、实现特定社会目标、构成独立单位的社会团体。这类社会群体的规模有时很大,甚至有相当多的人彼此不认识,互动关系是间接的。组织成员结伴外出度假,不仅是群体凝聚力的体现,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某种“群体压力”的存在,即群体的普遍意识对个体思想施加压力。
C、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按文化水平、职业、收入等按等级排列的相对同质、持久的人群。各个阶层都有着相似的价值观、态度和自我认知。同一阶层的个体由于兴趣、性格、经济条件等相似性,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很可能产生共同的行为取向,因此这些人更容易被组织起来。当这些人结伴出行时,他们的决策和出行活动取向也更有可能保持一致。[3]
若按旅行团的组织形式来划分,团队旅游者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自行组织的临时旅游团队。
此类团体是指团体成员自发组织起来的旅游方式。团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家庭关系、社会组织关系、社会阶层归属等,这些关系可以使团体成员自发组织起来。这样,原本日常复杂的社会关系就转化成了临时的、角色发生变化的新型旅游关系。这种关系会促进成员在旅游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和帮助,有助于人们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密切关系。与个体旅游者的决策过程相比,此类团体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无论是在旅游前还是旅游过程中都有很大不同。
B、他组织的临时旅游团。
这种团体通常是指由外部组织(如旅行社)组织起来的团体成员,很多成员可能彼此并不认识,处于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阶层,由于对某个预定的旅游活动流程达成了共识,所以能被某个旅游组织聚集在一起。因此,这种旅游团体的旅游决策过程的关键,就是对各类外部组织提供的团体旅游活动方案的价值进行识别和评估,一旦满足了个体的旅游目标,个体就会主动参与到团体中来,成为其中的一员。显然,这个团体的成员在做决策时,是不需要互相影响的。这样,团体旅游决策过程与每个旅游者个体独立的旅游决策过程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二)团队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团体游客的旅行决策过程也是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与散客不同,团体游客在进行决策时有两个特殊的环节:一是团体成员间个体旅行需求的协调过程;二是个体旅行计划的比较与同化过程。这两个环节本质上渗透在个体旅行决策过程中,也是由团体旅游的特点决定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团队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团队旅游者的构成复杂,必然导致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旅游过程中,不仅个体旅游决策中构成影响力的因素仍然发挥着独立的作用,而且这些因素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向发挥影响,这无疑使统一的旅游决策过程更加困难。
第二,团体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在团体旅游决策过程中凸显。旅游团体是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联合起来的共同行动的集合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一个有共同旅游需求的团体成员都会不断地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交换各自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受到某种趋向于一致目标的力量的影响,最终就目标达成共识,而这在个体旅游决策过程中基本不存在。
第三,团体旅游决策结果具有暂时的规范意义,使得决策具有相对稳定性。事实上,团体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存在一定的团体规范,这是保证团体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团体旅游决策一旦作出,每个团体成员都有义务遵守团体的共同规范,即使个人利益与这些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人也应该服从这种规范。这意味着团体旅游决策在任何阶段、任何内容上都不太可能发生变化,在规范的约束下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具有明显的可预期效果。团体旅游决策过程如图所示:[3]
团体旅游决策过程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团体旅游决策有以下几个流程:
A.个体需求的产生。行为的产生始于动机,需求是动机的基础。当旅游者对现状不满,产生心理不平衡,在心理上意识到某种期望时,需求就产生了。
(2)确认共同动机。当旅游者认识到自己的旅游期望只有通过与他人结伴出行或加入他人组织的旅游团队才能得到满足时,团队旅游基本确立。
C.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个体在文化、社会、个人因素影响下进行的任务。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个体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旅行经验的反馈,亲朋好友、邻居、同事的意见,相关群体的信息,商业信息等。
4.方案的联合评估。每个游客在收集信息时,可能都会无意识地筛选信息。然后,协调团体中每个游客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团体中大多数成员的需求。这是团体旅游联合决策的基础。
E.旅行决策的形成。团体旅游中最大化成员满意度的旅行计划虽然不能满足所有团体游客的期望,但在主要方面和对于绝大多数成员来说,具有足够的凝聚力。这样,团体旅游决策就形成了,也意味着团体游客开始体验旅行。
影响因素报告
编辑
影响出行决策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旅游服务因素。包括客源地旅游服务体系、旅行服务体系、目的地服务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主要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咨询、信息、预订、导游、售后服务等具体旅游服务。
2、社会支持因素。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规范和制约,社会对旅游的宣传倡导以及一定的便利条件的提供无疑会促进旅游文化的形成。同时,社会支持使旅游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机会和条件却不去旅游,不仅会感受到外部的社会压力,还会感受到内心的心理冲突。
3、个人心理因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心理因素会影响人对旅游环境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人所持有的决策标准,从而影响人的旅游决策。
4、群体支持因素。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既受到其所属群体的影响,也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因此,时尚、家庭、亲朋好友等都会影响个体的旅游决策。在旅游活动中,很多时候,参照群体的影响力大于其所属群体。
5、个人社会经济因素。日常生活压力、金钱、时间等因素是现代旅游的基本制约因素。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有钱、有时间,缓解日常生活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旅游。
6、其他因素。其中包括一些难以归类的因素,例如朋友和家人的旅行推荐、旅行广告以及旅行目的地的距离。
流程报告
编辑
旅游决策过程是指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经历的步骤。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旅游决策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旅游决策与决策者的生活环境、旅游环境等息息相关。但旅游决策的过程基本是相同的:产生旅游需求——寻找旅游信息——比较旅游信息——做出旅游决策——购买并消费旅游产品和服务——购买后感到满意或不满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旅游决策都要经过上述环节,有时消费者会省略一些决策环节。例如:旅游者在出行前决定购买数码相机,当地市场上品牌较少,质量和价格差别不大,消费者可以省去重复比较的环节。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即购买后的满意或不满意的感受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旅游者对此次出行感到满意,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新的旅游动机,从而产生后续的旅游行为; 如果不满意,游客可能不会再次做出类似的旅游决定。案例:
一天中午,正是××宾馆客人就餐的高峰时间。中餐馆里来了一位老人。服务员小何赶紧给老人准备了一个座位坐下,笑着说道:“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什么?”老人说道:“我不想点菜,就点素面吧。”服务员小何还是笑着说道:“好的,我们宾馆的面味道不错,您稍等一下,马上就好了,先喝点茶。”小何临走前给老人倒了一杯茶。几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了上来。老人吃完后,付了钱,独自离开了。
第二天中午,餐厅里又热闹起来。小何发现老先生又来了。小何赶紧上前笑脸相迎:“先生,您来了,请坐。”小何正要问老先生要点什么,老先生却说:“服务员,我暂时不想点菜,能让我坐一会儿吗?”“可以,那您先喝点水。”说完小何给老先生泡了杯茶便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小何去给老人加水,老人这时对小何说道:“你们的服务真是好,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儿子要结婚了,我要订20桌婚宴。我看了好几家酒店,只有你们的服务最好,现在我决定就订你们酒店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人订酒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决策过程。他去了两次酒店,通过吃饭等方式收集了酒店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相关信息,并与其他酒店进行比较后才做出决策。因此,出行决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旅游需求或旅游环境
识别旅游需求或旅游环境是旅游决策过程的第一步。在做出旅游决策之前,游客首先会意识到自己对旅游产品有需求。例如,喜欢什么样的旅游产品,什么样的旅游路线符合自己的需求,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住什么样的酒店等。
2. 收集旅游相关信息
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游客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当然寻找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但寻找信息是必要的,因为它意味着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旅游服务、更令人满意的旅游线路。
信息的搜寻有两种方式:内部搜寻和外部搜寻。如果一个游客曾经下榻过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并且觉得非常好,那么如果他这次选择来宁波旅游,他可能会继续选择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这种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内部搜寻。如果内部搜寻仍然找不到合适的选择,游客就会通过外部渠道寻求相关信息。外部渠道有很多,比如询问亲朋好友,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或者通过互联网等。总之,在决策过程中,游客会根据决策的重要性,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信息,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 做出旅行决定
通过对所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游客可以做出相关的旅游决策。案例中的老人之所以选择这家酒店,是因为他对酒店的服务水平感到满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