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中秋国庆假日,全省文旅市场火爆,你贡献了多少?
一、节日旅游市场概况
中秋、国庆假期,全省66家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613.74万人次,累计实现门票收入2.43亿元。
2. 节日旅游市场特点
1.中秋国庆重合,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中秋恰逢国庆,各地各景区纷纷推出国庆、中秋主题活动,吸引游客驻足打卡。长治武乡八路军文化园精心推出“点亮中国记忆”活动,穿军装、挑竹篮、扛竹篓、划旱船、舞红绸等“红街表演”热闹非凡;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推出“军工摇篮黄崖洞·雄伟太行庆生日会”系列活动,以升国旗唱国歌、经典歌曲快闪、我对祖国说出祝福、专题演出等多种方式欢庆国庆。晋中左权县马滩八路军司令部辖区迎来全面升级后的第一个假期。 新增的特色业态、有趣的文创产品、“我与国旗同框”等网红打卡活动吸引了游客兴趣。太原古县城推出《欢乐中华》《盛世歌声》等表演;钟楼街推出“我与国旗合影”主题互动打卡,游客与国旗合影,为祖国送上美好祝福,为祖国庆生。晋城皇城相府景区推出国庆快闪、非遗表演、特色演出、沉浸式夜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玩得尽兴。 运城解州关帝庙景区推出沉浸式古装演出《武庙加冕·迎宾大典》、《忠义千秋》关公威风锣鼓表演、趣味竞猜赢木版年画、《武将》送祝福等活动,并设置万人签名墙、花卉展等,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场景。临汾壶口瀑布景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活动,景区定期举行锣鼓、唢呐、秧歌等表演,丰富景区文化供给,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二)供给丰富升级,沉浸式体验成为新趋势
中秋、国庆假期,我省文旅产品供给丰富,业态日益多元。夜游、沉浸式演出受到游客青睐。太原古县在魁星楼、鼓楼、十字街、北城门城墙等地推出实景话剧、舞蹈、灯光秀等表演;太原方特中秋、国庆夜场连续8天开放,游客可欣赏主题项目、丰富多彩的表演、绚丽的烟火。大同市以“遇见大同·潮流古城”为主题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6大板块32项活动每天给游客和市民带来新体验,广场舞、汉服园林游美化古城街道。 沉浸式非遗表演、集市售卖、大碗茶表演、古筝演奏、怀旧时光、皮影戏等系列古城快闪新玩法吸引游客驻足打卡。晋中乔家大院推出“乔家大院中国红、家国重聚”主题活动,游客白天可参观晋尚大院民居风情,晚上入住浪漫星空露营地,参加晋尚大院赏月仪式,体验星空露营、围炉煮茶、享受啤酒火锅乐趣。信州古城推出“光辉篇章——民俗文化展”、“礼赞祖国、潮玩中秋”等主题活动,包括繁峙县非遗剧目、皮影戏、《相会秀荣》等表演,让游客沉浸在当地民俗文化之中。 临汾洪洞大槐树景区推出庆国庆、科举考试等多项互动活动,游客不仅可以沉浸在古代文人雅士朋友间的社交活动中,还可以与古代洪洞名人师旷、徐晃“互动问答”,来一场穿越时空之旅。
3. 文化元素增强博物馆和文化场馆的吸引力
中秋、国庆假期,全省各文化场馆、景区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文化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山西省图书馆专门策划了“讲述革命故事、传播红色基因——国庆红色旅游主题展”,通过丰富的图文内容介绍全国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重温红色历史。太原泰山博物馆举办“八大名家泰山联展”活动,展出作品50余幅,以笔墨展现中华风采,以精美作品诠释中华美学精神。渭南市举办“笔墨渭南——奋进新征程 贡献新时代”书画展,共展出省内外书画大师、爱好者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185幅、美术作品76幅,通过书画艺术创作描绘美丽渭南,呈现文化积淀。 大同市博物馆举办中秋夜宴,组织游客做鱼灯、画纸扇、临摹玉兔、学茶艺,让游客充分感受节日气氛。大同图书馆举办“中秋月圆、团圆同庆”中秋主题线上知识竞赛,引导读者感受中秋民俗魅力。国庆期间,大同市阳高县图书馆设立“红色”系列主题图书专柜,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魅力。临汾市博物馆推出“写中国”诗歌朗诵、剪纸、皮影戏、平阳木版年画拓印、投壶等体验活动,在铜磬互动区开展民族风雅乐《茉莉花》歌舞活动,让游客和市民在临汾博物馆学有所成、玩有所乐、乐在其中。 陆良交城县举办“庆国庆、迎中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系列活动,游客可亲身体验云香、玉雕、剪纸、拓片、刺绣、堆丝等制作,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4、赏山赏水、赏田园。乡村休闲游十分受欢迎。
探亲访友、户外休闲、乡村旅游是游客出行主题,特色农庄、民宿、露营地等成为游客节假日休闲的重要场所。陆良方山县韩庄村天源里景区打造的粉红长廊、民俗表演、游戏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成为周边游客的旅游热点。长治上党振兴镇推出首个元宇宙数字乡村旅游,全新奇妙体验。元宇宙之旅、裸眼3D影院、无动力公园、首届菊花节、街头快闪+篝火晚会、团圆宴+苗家九碗等,为游客解锁N种双节。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推出各类文艺演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摄影展等,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晋城市高平市布山村举办秋日露营、主题灯光秀、国风游行、美食集市等活动。泽州县金庙铺镇腰张村举办“唱响腰张古村·打卡柴火美食”系列活动。临汾市浮山县寨格塔康养区以“尝家乡风味美食、享康养天堂”为主题,推出“赏浮山小吃宴、看浮山面条大赛、赏农食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展”系列活动。阳泉市郊区桃岭沟村举办国风巡演、汉服时装秀、江南风情展演、篝火晚会等活动,充分展现乡村旅游新形象。
(五)提升服务质量,打响“山西满意旅游”品牌
中秋、国庆假期,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树立“山西旅游满意”品牌。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内售票窗口、停车场、核心旅游区等旅游地显著位置张贴A级景区“好评、差评”二维码,在旅游客运车辆显著位置张贴旅行社、导游“好评、差评”二维码,及时了解游客体验和潜在旅游需求,积极构建数据生成、采集、传输、分析、反馈机制。大同市开通公交旅游专线2条;晋中市开通旅游专线2条;晋城市开通旅游线路19条;长治市开通旅游专线3条;运城市开通城市观景线路8条; 临汾市安排5000余名旅游志愿者在重点景区、机场、高铁站、汽车站等人流聚集场所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开通旅游直通车250余辆;阳泉禹县开通旅游惠民直通车,方便游客出行。平遥古城增设应急停车场,落实古城内及周边交通优化措施。大同古城启用智慧停车平台,尽力解决古城内市民和游客停车难问题。长治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在保证景区50辆“摆渡车”正常运营的同时,征用30辆旅游车辆,方便快捷地运送游客穿越峡谷。同时,各级文旅部门和旅游景点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广大游客主动配合景区管理,礼让文明,维护秩序,文明旅游成为一种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