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水乡兴化:如何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画卷?
对于这座被誉为“梦幻水乡”的城市来说,如何描绘出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美好画卷,是当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齐心协力建设治理高效城市。”1月9日,兴化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市委书记方杰向全市发出“动员令”:只有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伐一致、使命一致,才能开创兴化的美好未来。
充满成就与荣耀
回首过去是为了走好未来的路。
在回顾兴华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时,方杰用了两个“极”和两个“满”:极具挑战性和非凡意义、充满成就性和荣耀感。
极具挑战性和特殊性的是,我们面临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我们打赢了许多战役、克服了许多困难,谱写了许多辉煌篇章,交出了许多惠及人民的答卷,正如方杰所言,“我们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做而没有做的大事”。
从疫情防控有效、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到不锈钢产业重生、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逆势崛起、调味品产业集群打造、省级高新区成功获批、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到中心城区扩容完善、高铁新城布局合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市成功入选、乡村振兴画卷逐步展开,以及富利高速顺利开通、引江工程全面建成通车、兴华中学新校区、中医院南亭路分院正式启用……
可以说,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解决、一件又一件大事的成就,使兴化未来突破的基础愈发坚实、跨越发展的条件愈发成熟;古水镇实现了由“面”到“内”的深刻转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加可持续。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常思大局,就有方向;常察大势,就有力量。
百年疫情冲击之下,百年变局加速推进,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当前,兴化宏观上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微观上面临市场主体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但也在国家推进能源消费“双控”、抑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战略部署下,站在省委支持“里下河区域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增强生态碳汇能力”的契机上。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兴化如何化危为机、抢占先机?在方杰看来,只有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才能在逆境中奋力谋划高质量发展,向高质量考核岗位挺进。
——要狠抓项目招商,毫不动摇。坚持“一把手”招商,强化客户思维、市场思维、资本思维,加强与风险投资等机构合作,采取基金投资、对赌投资等方式,吸引和打造一批链条龙头、链条核心、链条源头企业和“专、精、新”项目,推动产业链一体化、聚集化、垂直一体化、集群化发展。
——要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毫不松懈。要紧紧围绕绿色低碳产业方向,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把实体经济基础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发展优势。
——要继续深化园区改革。围绕“三个提高”考核导向,深入实施“亩均英雄”改革和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功能配套,进一步凸显特色集聚、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着力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和高端产业集聚度。
——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瞄准“1230”目标,推进“放管服”“证照分离”“一事一议”等改革,加大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力度,深化整治“中堵点”,精准实施“暖企行动”,营造良好发展“微气候”。
携手共建高效治理城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画卷,兴化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效治理“双轮驱动”。方杰认为,面对城乡建设、生态治理、耕地保护等艰巨任务,以及社会事业、民生改善、安全发展等繁重工作,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主体构成、方式手段等多维度转型,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科产城人”融合,全力推进高铁新城六大中心建设,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居住区综合整治、街巷整体塑造、功能配套完善,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
全力提升乡村魅力。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持续优化调整镇村布局,稳步推进特色小城市、特色城镇、特色乡村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五年行动计划,加大老旧农家乐整治提升力度,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努力打造“河湖平安、水绿岸碧、形神兼备、烟火气息浓郁”的乡村水乡。
全力改善生态质量。坚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地保卫战,系统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探索蓝天碧水、美味佳肴、美景转化为资产、资本、资金的路径,搞好“以风景生钱、以绿生财”,不断开拓“两山”理论的新实践、新境界。
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擦亮“星好有你”民生系列品牌,用心、用情解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育儿、住房等群众“急、难、急”问题,以扎实的发展成果和人民满意的实绩走共同富裕之路。
新旧相推,日子永不停歇。未来五年,兴化将迎来绿色发展的黄金期、创新发展的机遇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沿着“办好省运会,创旅游典范,迎八方宾客;整合各要素,打造生态谷,建设低碳城;美化城市,走共同富裕之路,让水乡人民幸福”的工作主线,兴化也将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奋力前行、开拓进取、再奋进,向着“生态质量优良、生态经济活跃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小目标”奋勇前进!
通讯员石道志、吴俊祥
新华日报·交会电记者 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