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青海民宿第一县:搭起帐篷到云边漫步

尖扎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貌犹如“鸭掌”:海拔从1960米急剧上升到4614米,肥沃的河谷突然变成纵横交错的山脊沟壑,河流等景观截然不同。山谷、山脉、森林和草原。 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含着自然美景。

这里居住着藏、回、汉等多民族,其中藏族占68.2%。 青藏高原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贯穿南北的黄河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赋予了尖扎发展旅游业的特殊人才。 近年来,尖扎着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上下呼应、南北贯通、水陆相连的旅游线路,着力打造“青海民宿第一县”。 ”。

其中,德前村、来玉村、德吉村成为尖扎发展民宿经济的样板,成为网红打卡地。

德干村:搭起帐篷,在云端漫步

隐藏在深山里的德干村,由于交通不便,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然而尖扎和村里自建的自驾营地改变了这一状况。

随着游客的增多,一些村民开始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提供藏式饺子、水煮肉、糌粑、酸奶等特色美食。 但自驾营地、自建民宿一直因距离厕所较远、垃圾较多等问题而不尽如人意,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因此,德干村在村子西南的一块高地上建造了一座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舒适感的帐篷民宿。 站在这里,白雪皑皑的山峰、成片墨绿的杉树林、悠闲吃草的牛羊、若隐若现的薄雾尽收眼底。 70多平方米的帐篷配有木地板、电暖器和休闲沙发。 为了保持原生态,桌椅板凳全部采用木质。

2021年7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2021中国慈善村音乐会”抵达德干村。

草原为舞台,蓝天山谷为幕布,云朵和夕阳为灯光,天篷帐篷边缘挂着白色和绿色的气球,余辉给草地涂上一层淡淡的色彩。淡淡的金黄色,悠扬的歌声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 乡村音乐会的举办,让德干村初步具备了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潜力。

旅游线路百科_运城旅游攻略线路_尖扎旅游线路

一个月后,云边漫步帐篷家悬崖牧场度假园开始试运营。 公园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30个帐篷房试运营短短一周就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创造旅游收入3万多元。

图片

考虑到帐篷民宿对原有民宿的影响,德干村将分三期完成100间帐篷民宿的规划建设。 后两期将与村民自建民宿同步开发。 如果帐篷民宿订满了,就会推荐游客入住原来的民宿,并推荐他们到村子里购买牛羊肉、酸奶,用客流量拉动消费。

来玉村:打造黄河第一民宿村

来玉村位于昂拉乡河东地区,素有“高原小三亚”之称。

2019年之前,来峪村是一个“悬”在山腰、“嵌”在大山深处的村庄。 水资源严重短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 后来,99户380名藏族农牧民搬迁到黄河沿岸地势低洼、平坦的地区,过上了依山傍水的新生活。

图片

莱峪村依托黄河风光、气候、海拔等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99座藏式庭院沿着河岸缓坡错落分布。 四栋独立民宿和一个商务中心已竣工。 广场上的牌子醒目地写着“黄河第一民宿村”。

此外,还有10户农牧民将自家院落改造成农家乐。 比如冷措吉的民宿,是实木结构,庭院角落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饮料和零食。 据冷措吉介绍,尽管村里的民宿还没有正式开业,但仍有不少游客来村里参观。

旅游线路百科_运城旅游攻略线路_尖扎旅游线路

来峪村是尖扎“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成功范例。 相连的庭院、宽阔的河岸沙滩、别具特色的民宿,都融入了黄河的怀抱。

德吉村:最美乡村的藏式风情

河湾的对岸就是以风景秀丽而闻名的德吉村。

“德吉”藏语意为幸福。 2017年,尖扎在这里修建了251套住房,让30个村的贫困户搬进了新家。 次年,德吉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由于海拔低,气候宜人,藏式庭院错落有致,清澈的黄河蜿蜒流过,河滩、码头、木栈板整齐别致,亭台楼阁风景秀丽,还有游乐码头、黄河垂钓、海滨广场、农家乐等基本旅游设施,每年5月至10月都吸引着成群结队的游客。 短视频、微信朋友圈里,随处可见德吉乡村旅游的踪迹。

图片

统一规划的农舍里,每个院子前面都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床位数量、餐费等。

“村里的人忙着在旅游旺季开民宿,淡季出去打工,不再担心无事可做。” 村民大巴说,他经营的民宿是德吉村最好的“星级酒店”之一。 大多数来德吉村的游客都会尝试他家的自制饺子和自制红烧肉。 现在我不仅可以喝酥油茶,还可以喝咖啡。

但高档民宿和餐厅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吉村的发展。 2021年,尖扎投资铺设连接莱玉、德吉的景观大道。 游客可游德吉、住莱玉,打通完整的旅游链条。